【科普向】《西游记》原著牛魔王相关

从长相、气质、武器、定位、来历、态度六个方面介绍原著里的牛魔王形象。

一、长相
行者在旁,见他那模样,与五百年前【又大不同】:头上戴一顶水磨银亮熟铁盔,身上贯一副绒穿锦绣黄金甲,足下踏一双卷尖粉底麂皮靴,腰间束一条攒丝三股狮蛮带。一双眼光如明镜,两道眉艳似红霓。【口若血盆,齿排铜板】。吼声响震山神怕,行动威风恶鬼慌。四海有名称混世,西方大力号魔王。——第六十回
b站站友@挺胸向前 有一个猜测:牛魔王五百年前是牛头形象,五百年后通过修行摆脱了动物脸,并画了以下这张图:

原著牛魔王并没有说长着牛角,反而明确说戴了头盔。不过我并不觉得三借芭蕉扇时期的牛魔王是完全的人脸,因为原著还有【口若血盆,齿排铜板】的描述,应该还有一些牛的特征,所以我认为李云中画的牛魔王最符合原著:

上美的定格动画《火焰山》AV15150717里的也很好:

而且要说修炼出人身也也不一定,原著妖怪化形后有没有人脸应该是个人喜好,和实力无关,比较典型的是女儿国的如意真仙:
头戴星冠飞彩艳,身穿金缕法衣红。
足下云鞋堆锦绣,腰间宝带绕玲珑。
一双纳锦凌波袜,半露裙襕闪绣绒。
手拿如意金钩子,鐏利杆长若蟒龙。
凤眼光明眉探竖,钢牙尖利口翻红。
额下髯飘如烈火,鬓边赤发短蓬松。
形容恶似温元帅,争奈衣冠不一同。
——第五十三回
他自称是牛魔王的兄弟,观众大都理解为是和孙悟空一样结拜的,实际应该是亲弟(原著以“家兄”相称),旁白也说“那晓真仙原是怪”,但他没有牛的形象,而实力还不如侄子红孩儿。
原著里有个很有意思的细节:悟空见到牛魔王后,发觉他的长相与五百年前大不相同,所以86版西游记里牛魔王有三种形象:

86版这里是悟空和牛魔王、独角鬼王和混世魔王结拜,与原著不符

原著红孩儿章悟空是按照五百年前的印象变的牛魔王——
他要请老大王吃我师父,老大王断是牛魔王。我老孙当年与他相会,真个意合情投,交游甚厚,至如今我归正道,他还是邪魔。虽则久别,还记得他模样,且等老孙变作牛魔王,哄他一哄,看是何如——第四十二回
——却还能骗过红孩儿,可见牛魔王已经多久没管过儿子了。

二、气质
此时又会了个七弟兄,乃牛魔王、蛟魔王、鹏魔王、狮驼王、猕猴王、犭禺狨王,连自家美猴王七个。日逐【讲文论武】,走斝传觞,弦歌吹舞,朝去暮回,无般儿不乐。——第三回
你以为七大圣相处的日常都是这样的(99动画第四集):

实际上他们有时也这样(作者张旺):

不清楚作者为何把鹏魔王画成人形:

虽然牛魔王不长这样:

而且在三借芭蕉扇部分,玉面公主替悟空叫牛魔王时,他还在那里看书:
且不言行者这里观看景致,却说那女子跑得粉汗淋淋,唬得兰心吸吸,径入书房里面。原来牛魔王正在那里静玩丹书。——第六十回

所以牛魔王虽然外表粗犷,却并非完全的武夫,就和悟空一样也是一个文化人。
原著悟空刚从菩提那里回来就会吟诗:
美猴王自知快乐,暗暗的自称道:
去时凡骨凡胎重,得道身轻体亦轻。
举世无人肯立志,立志修玄玄自明。
当时过海波难进,今日来回甚易行。
别语叮咛还在耳,何期顷刻见东溟。
——第二回
而且在西天路上也经常开导唐僧,佛学造诣甚至高于师父。
三、武器
我在这里问下没看过原著的读者,牛魔王拿的是什么武器?
在各个衍生作品里,牛魔王总是拿着重型兵器,比如大斧大刀狼牙棒之类:



这些其实都是观众的固定思维,认为像牛魔王这样的彪悍形象一定拿的是这一类的重兵器(类似的还有白象,99动画里他拿的是双锤,原著里是长枪)。实际上书里牛魔王的武器和悟空一样是棍子(混铁棍):

混铁棍不在身旁时拿的是铁扇公主的青锋宝剑,并以此为武器与悟空打了一整天

四、定位
行者发狠道:“正是正是,呆子莫要胡谈!土地说得有理,我们正要与他赌输赢,弄手段,等我施为地煞变。自到西方无对头,牛王本是心猿变。今番正好会源流,断要相持借宝扇。趁清凉,息火焰,打破顽空参佛面。行满超升极乐天,大家同赴龙华宴!”——第六十一回
我在CV6391935的第十节说过,西行路上的妖怪寓意修行过程中遇到的障碍,比较典型的是二心(六耳猕猴)、三尸(白骨精)、六欲(六贼)、七情(蜘蛛精)。
“牛王本是心猿变”,和象征二心的六耳猕猴类似,牛魔王代表的是悟空的另一种可能——没有被镇压在五行山下的悟空的人生(从这个角度出发的话,同样与猴哥不相上下的二郎神也可能代表被招安后不惹事的悟空人生)。在《大闹天宫》里,悟空在砸完天庭后没有被如来降伏,而是回到了花果山继续当齐天大圣和猴子猴孙逍遥下去:

因此牛魔王和悟空有许多相似之处,比如上文所说的武器和文武双全,以及:
好魔王,他也有七十二变,武艺也与大圣一般。——第六十一回
原著牛魔王与悟空赌变化的精彩程度并不逊色于著名的悟空二郎神赌变化,但知名度远逊于后者。悟空在和二郎神比时先手所以每一次都被克制,等到和牛魔王比时就改为后手,所以可以占尽上风。原著他们变化流程如下:
牛魔王:天鹅→黄鹰→白鹤→香獐→大豹→人熊→本相白牛
悟空:海东青→乌凤→丹凤→饿虎→狻猊→赖象→法天象地
书里孙悟空和二郎神从头到尾都不曾变过走兽,而《大闹天宫》里赌变化的后半段就是改用了悟空与牛魔王的流程:



不过原著里取经路上的妖魔都是邪恶之辈,牛魔王也不例外,这点是亲儿子都承认的:
那妖王闻言心中暗想道:“我父王平日吃人为生,今活彀有一千余岁,怎么如今又吃起斋来了?想当初【作恶多端】,这三四日斋戒,那里就积得过来?此言有假,可疑!可疑!”——第四十二回
和“胎里素”(三十六回自称)的悟空不同,牛魔王却是吃人的(你一个食草动物开荤干啥),我怀疑悟空在白骨精那回骗唐僧自己引人来吃的说辞可能就是学自牛魔王。
而牛魔王的结局也和悟空一样归顺了佛家,一家三口(为玉面公主默哀)都修成了正果。
五、来历
众所周知,这年头已经不允许作者原创角色,菩提祖师非要是如来准提或老君所变,我就还看过有人说牛魔王是通天教主的坐骑夔牛。
首先封神晚于西游,是两部设定完全不同的作品,而且即便封神抄了很多西游诗词许仲琳也不是在帮吴承恩写前传。你可以把牛魔王视为最强BOSS,但他并不是主角,根本没必要去详写他的具体经历。
说正经的,有一种说法是牛魔王的原型是佛教中的圣者鸠摩罗什,“鸠摩”音近“牛魔”,“罗什”音近“罗刹”,鸠摩罗什是龟兹人,该名字在当地语意为“圣婴”,对应圣婴大王红孩儿,所以他们一家归顺西天是必然的结果。而玄奘在那烂陀寺学习的时候,也有一个国王叫鸠摩罗王。
虽然这种说法有待考证,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作者不喜欢花里胡哨,牛魔王作为西天路上的最强妖王名字却很普通——牛修成的魔王,对比下实力几乎垫底却敢称南山大王的艾叶花皮豹:
行者骂道:“这个大胆的毛团!你能有多少的年纪,敢称南山二字?李老君乃开天辟地之祖,尚坐于太清之右;佛如来是治世之尊,还坐于大鹏之下;孔圣人是儒教之尊,亦仅呼为夫子。你这个孽畜,敢称甚么南山大王,数百年之放荡!不要走!吃你外公老爷一棒!”——第八十六话
六、态度
最后我们来看下悟空对牛魔王一家的态度,看看到底是谁对不起谁:
一开始从樵夫处得知铁扇公主是牛魔王的妻子后,因为曾与红孩儿及如意真仙较量而担心:
行者闻言,大惊失色,心中暗想道:“又是冤家了!当年伏了红孩儿,说是这厮养的。前在那解阳山破儿洞遇他叔子,尚且不肯与水,要作报仇之意,今又遇他父母,怎生借得这扇子耶?”
于是去往芭蕉洞,面对愤怒的嫂子非常客气:
那罗刹出门,高叫道:“孙悟空何在?”行者上前,躬身施礼道:“嫂嫂,老孙在此奉揖。”
铁扇公主恼怒悟空让她们母子难以相见,悟空的回复也是只要肯借扇就把红孩儿带来:
行者满脸陪笑道:“嫂嫂原来不察理,错怪了老孙。你令郎因是捉了师父,要蒸要煮,幸亏了观音菩萨收他去,救出我师。他如今现在菩萨处做善财童子,实受了菩萨正果,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与天地同寿,日月同庚。你倒不谢老孙保命之恩,返怪老孙,是何道理!”罗刹道:“你这个巧嘴的泼猴!我那儿虽不伤命,再怎生得到我的跟前,几时能见一面?”行者笑道:“嫂嫂要见令郎,有何难处?你且把扇子借我,扇息了火,送我师父过去,我就到南海菩萨处请他来见你,就送扇子还你,有何不可!那时节,你看他可曾损伤一毫?如有些须之伤,你也怪得有理,如比旧时标致,还当谢我。”
但铁扇仍不依不饶,要求砍他几剑,能忍住就借,悟空挨了她十几下后她反悔逃离,悟空才火了与她对打,但仍手下留情:
行者虽然生狠怒,因师路阻让娥流。——以上出自第五十九回
最后被芭蕉扇扇飞到灵吉菩萨处,得了定风丹再来挑战,并混在铁扇的茶里上演名场景。铁扇交出假扇子坑了悟空一把。悟空从土地那里得知要得到真芭蕉扇需要找牛魔王,于是来到积雷山说是帮铁扇请牛魔王,玉面公主一听大怒:
泼口骂道:“这贱婢,着实无知!牛王自到我家,未及二载,也不知送了他多少珠翠金银,绫罗缎匹。年供柴,月供米,自自在在受用,还不识羞,又来请他怎的!”大圣闻言,情知是玉面公主,故意子掣出铁棒大喝一声道:“你这泼贱,将家私买住牛王,诚然是陪钱嫁汉!你倒不羞,却敢骂谁!”
于是玉面去找牛魔王,两兄弟初见的情况是这样的:
这大圣整衣上前,深深的唱个大喏道:“长兄,还认得小弟么?”
牛王答礼道:“你是齐天大圣孙悟空么?”
大圣道:“正是,正是,一向久别未拜。适才到此问一女子,方得见兄,丰采果胜常,真可贺也!”
牛王喝道:“且休巧舌!我闻你闹了天宫,被佛祖降压在五行山下,近解脱天灾,保护唐僧西天见佛求经,怎么在号山枯松涧火云洞把我小儿牛圣婴害了?正在这里恼你,你却怎么又来寻我?”
大圣作礼道:“长兄勿得误怪小弟。当时令郎捉住吾师,要食其肉,小弟近他不得,幸观音菩萨欲救我师,劝他归正。现今做了善财童子,比兄长还高,享极乐之门堂,受逍遥之永寿,有何不可,返怪我耶?”
牛王骂道:“这个乖嘴的猢狲!害子之情,被你说过,你才欺我爱妾,打上我门何也?”
大圣笑道:“我因拜谒长兄不见,向那女子拜问,不知就是二嫂嫂;因他骂了我几句,是小弟一时粗卤,惊了嫂嫂。望长兄宽恕宽恕!”
牛王道:“既如此说,我看故旧之情,饶你去罢。”
大圣道:“既蒙宽恩,感谢不尽,但尚有一事奉渎,万望周济周济。”
牛王骂道:“这猢狲不识起倒!饶了你,倒还不走,反来缠我!甚么周济周济!”
悟空想求芭蕉扇,牛魔王猜到他肯定是先在铁扇那里碰了壁,于是以“朋友妻不可欺”为由要打他:
大圣道:“哥要说打,弟也不惧,但求宝贝,是我真心,万乞借我使使!”
牛王道:“你若三合敌得我,我着山妻借你;如敌不过,打死你,与我雪恨!”
大圣道:“哥说得是,小弟这一向疏懒,不曾与兄相会,不知这几年武艺比昔日如何,我兄弟们请演演棍看。”
这牛王那容分说,掣混铁棍劈头就打。这大圣持金箍棒,随手相迎。——以上出自第六十回
两兄弟斗经百十回合不分胜负,这时来了个使者请牛魔王去碧波潭喝酒,这才作罢。悟空偷了辟水金睛兽变成牛魔王回到芭蕉洞,从铁扇那里骗到了真芭蕉扇。牛魔王注意到坐骑没了,回到芭蕉洞得知真相,便拿着铁扇的双剑去追。这里有个小细节,牛魔王曾见过被收编前的八戒沙僧:
他二徒弟猪精,三徒弟沙流精,我当年做妖怪时,也曾会他,且变作猪精的模样,返骗他一场。
于是牛魔王再次取回芭蕉扇,与悟空以及后来赶到的八戒大战,最后在玉面公主手下的小妖帮助下得胜。
这时悟空和牛魔王已经彻底闹掰,与八戒一同打进摩云洞,与牛魔王再次大战多时。最后牛魔王变成天鹅逃走,悟空与他赌变化(流程见上),最终被牛魔王的本相大白牛逼出完全体法天象地与其打得“惊得那过往虚空一切神众与金头揭谛、六甲六丁、一十八位护教伽蓝都来围困魔王。”

八戒同时解决了玉面公主及其小妖。牛魔王逃回芭蕉洞,铁扇建议借出芭蕉扇息事宁人,牛魔王不同意,拿了宝剑再战一场:
这一场,又好杀哩:云迷世界,雾罩乾坤。飒飒阴风砂石滚,巍巍怒气海波浑。重磨剑二口,复挂甲全身。结冤深似海,怀恨越生嗔。你看齐天大圣因功绩,不讲当年老故人。八戒施威求扇子,众神护法捉牛君。牛王双手无停息,左遮右挡弄精神。只杀得那过鸟难飞皆敛翅,游鱼不跃尽潜鳞;鬼泣神嚎天地暗,龙愁虎怕日光昏!——以上出自第六十一回
最后牛魔王被众神降伏,铁扇交出了扇子,师徒四人成功过了火焰山。
从以上情节可以看出,悟空对牛魔王一家的初始态度都是彬彬有礼,反而是红孩儿抓唐僧、如意真仙霸占公共资源,铁扇牛魔不明事理才闹出之后的纷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