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分配学派]美丽的社区压迫

2023-02-19 13:24 作者:SimalsQuad  | 我要投稿

本文为代发

原作者:C325小麦

uid:1248971402

似乎我们的社区没有什么社会关系,似乎我们的社区一切完美,除了一些问题人群之外,似乎我们的社区一片祥和,处处合理。但是,不要用道德去证明道德本身,如果我们以绝对公平的视角来看待的话。

那只是一片废墟罢了。当创作的饱满热情受到内部制度的压迫,当市场的激励机制因为礼仪而遭到扭曲,当无耻的网暴者被人奉上神坛,当新人的自尊心被人踩在脚下,放眼望去,我们只能看到寥寥几个集体主义者还在想着如何让社区变好。其他的人,无非是在这片废墟上使它变得更加残破。长此以往,我们的社区怎能不崩溃,又怎能不停滞?

这个骇人听闻的宣言,来自于我自学两年半社会科学的感想,也来自于我几周前与其他志同道合的成员内部的交流与学习。


有些人看到我说出这样的结论都想问我是不是读书读太多,读傻了也许是吧。不过按照国际学术惯例咱们还是先来讲一下圈子的定义。

在我之前的人们是这样定义圈子的是有一群爱好者围绕着他们爱好的东西自发形成的但是定义过分笼统又无益于我们的研究。

我是这样认为的所谓圈子就是围绕一个中心物螺旋向上的,发展出经济文化社会关系的一个微型社会。我之所以要强调它是社会是因为它存在着社会关系这也是我认为前人没有抓住重点的原因

也许一提到社会关系大家脑中就充斥着负面的事物。实际上,有一种社会关系已被人们广泛的承认并且充分接纳这就是产权产权是一种社会关系,是一种由社会强制实施所实现的一种保护实际上,所有的权力都是社会关系。


不过还是来点大家想看的东西我们讨论一下社区是如何从零发展的。首先肯定要有最初的成员先聚集起来这样就实现了社会关系的原始积累。然后随着人数的不断增加社区逐渐形成了分级。此时的分级还是体现在一些较为无害的方面就比如说新人对老人的学习与崇拜。但也不知道是某些人的有意引导还是弄巧成拙人们逐渐形成了一些竞赛的标准,比如对原作的了解程度,或者是技术力,又或者是行话的使用礼仪在不断地竞赛和比较中,人们认为的依靠直接依据把人划分成三六九等。


咱们还是不讲历史了,免得有的同学睡着。现在来提问一下吧:请问权力是什么?我刚才讲过权力是社会关系了,但是社会关系这个词还是太抽象了点,有没有什么更具体的行为来表现呢?答案就是是人们的激励。物质的激励使我们健康成长;信任的激励使我们充满了安全感;他人的激励使我们不再孤独;社会的激励使我们的自尊心充分发展。来自于自身信仰的激励。使我们感受到了最伟大的光荣——成就自己。


竞争制度就是一场游戏,肯定会有赢家和loser。那些占据优势的人获得了他人更多的激励,当他们做出一些行动的时候,他人依据惯性还是鼓励着他,而反对他的人则遭到舆论的谴责。
权力便在无形之中产生。
但既然激励是那么美好的东西,权力应该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不过作为一个经济学学生,我还是得用经济学的两个重要标准——效率和公平来看待。
简单地说,评价竞争制度的效率就是观察成员在这个游戏当中的内卷有没有对他人带来好处。而评价是否公平则是观察向上晋升的机会是否苛刻,上下级之间相对特权如何。

但是作为一个唯物主义者,竞争制度能够活得下去,并不是因为他富有效率,也不是因为他能保障公平,它有它自己的活法,我等一下就会讲。实际上,他不但存活了下来,还蓬勃发展,渗透在我们社区生活的方方面面当中。
当讲到特权的时候,有一些人开始站出来,坚决反对我。然而当真正落到实处的时候,这些人却变成了这个教条的最大信徒。

咱们还是看两个有趣的例子吧。

凡勃伦,有闲阶级论的作者,研究过一种现象。在原始掠夺时代,掠夺者经常将被掠夺部落的女子进行捆绑式的婚姻。但是在封建贵族时代,贵妇人的地位抬高,她们不用再进行生产性的劳动。凡勃伦说,这是一种炫耀似的包养,是为了体现家主足够有钱。
他又去调查了贵族们的宠物。结果发现狗、猫和马是最热门的,其他的诸如鸟类和鱼类还是其次。凡勃伦又说,这些动物的培育很难,所以他们的培育过程也是炫耀的一环,越是这种大型的动物体现的就越显著。


但是我们换个角度想一下,也许是那些贵族整天看着自己的妻子在进行繁忙的劳动,于心不忍想要赦免他们呢?或许是因为那些动物能和人互动的本领,更强,更能体现他们的情感才得到了青睐呢?似乎类似的例子都可以用美和爱来解释。
但是吧,奇怪得很。为什么我们觉得这是美,而另外一个就不是美?一个精辟且令人深思的结论就是,并不是因为他们的美使他能站在神坛接受人们的景仰,而是因为他能够身处优势地位,所以人们才认为他们是美的是好的。

听了我这番话,怀疑我的人还在怀疑,认可我的人已经开始疑神疑鬼了。但实际上吧,我们也要体谅这样的制度。倘若一个制度,没有办法践踏弱势成员的自尊心,没有办法让所有实施者都将其视为教条,没有办法让对弱势成员的批评和暴力变得合情合理。那他何来的作为制度的威信,何来的约束力去约束社会的所有成员,又何来的能力去纵容他庇护下的人们大四释放手中的特权?
我所讲述的,最终就是社会制度和文化。上文描述的,就是他们的歧视性和美化性只要这两者能够有机结合,这个文化就算不是那么的合理,也能生存在历史长河之中。
但问题就在于这两者之间并不一定能完美的有机融合,而是会时不时的出现冲突。当一个社会制度的合理性受到挑战,这个社会就离停滞和崩溃不远了。
当然,如果给予他们足够的时间修正,使他们的特权和压迫变得美丽且合理,仍然能使他苟活下去。但这是大家最不想看到的结果。

明确了这套辩论方法,我们就来看一下前人所酿成的错误观念。
首先就是第一个命题:技术力竞赛制度有局限性。
实际上,无论是拿技术力去比,还是拿流量,甚至可以是时间,又或者是头像作为画稿的价格来对比,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来看,其实没有差异。所依据的标准,也许一开始就是在可选的那几个选项中随便选的。但前人之所以选择了它,应该是参与的大部分成员认为他在文化上有一定的优越性。
就它的经济效率而论,也许在最开始的时候,技术力的上升能够带来视频,整体效用和流量的上涨。但是等他上涨到了一个病态的阶段,上涨到了普通的观众已经分辨不出区别的时候。
他的效率就开始越来越弱了。
而公平、公正方面,任何一个这样的竞争制度,只要是还能在这个社会里长足发展,那么两极分化就会越来越大。

第二个非常有意思的命题:小鬼的出现是圈子中的正常现象。
没有出现小鬼才是不正常现象,而一旦出现“警察”(弹幕类的),这个圈子就离衰亡不远了。

(未完)


[分配学派]美丽的社区压迫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