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正涩反粘——樊振东alc——捷沃风暴53和中国光

2022-11-25 10:57 作者:马克聊乒乓-TheMatrix  | 我要投稿

       

        正涩反粘,这种配置以前是很少见的,一般来说正粘反涩比较多。不过现在明星球员有一些是在尝试正涩反粘的,比如前不久赢了王楚钦的林钟勋据说就是正手t05hard,反手d09c;还有林昀儒虽然尝试过双面粘,但后来换成了正手t05hard和反手d09c;松平健太签约挺拔之后,他尝试打反手k3,正手芯变革mxp。

        为什么现在是有正涩反粘的配置,似乎有点反常理,但其实很科学。国外的内能粘套,因为没有刷膨胀剂,所以它的胶面其实没刷油后的狂飚三那么裹球;当然了,外套粘套肯定比没刷油的狂飚三裹球。膨胀剂这个东西就是那么神奇!刷油之前的狂飚,那是没速度没力量只有旋转;但是刷油之后,狂飙三啥都有了,小球,速度,旋转和控制。不过市场版的狂飚刷油之后依然是不太容易打透的,其实对于不希望刷油的或者打不透狂飚的球友来说,外套粘套是挺好打的。凡是不能走极端,狂飚三刷油底劲更强,它就一切都强?当然不是。奥恰洛夫用d09c赢过樊振东的,弗朗西斯卡用09c赢过马龙,所以粘性外套不是某些人说的那么不堪用。有些人对器材的论断,是过于简单,是过于狭隘了。

        不过有一点还是得说,粘性外套虽然好,但毕竟是没使用膨胀剂,所以粘性外套其实还比较挑底板。刷油的狂飚三,除了配特别硬的szlc不好打之外,配纯木,配内置和外置其实都不错;而粘性外套毕竟没有使用膨胀剂,所以目前做不到如此广泛的底板适配性。

        为什么球星们会尝试正涩反粘,我以为主要是现在的内能外套粘套,它搭配外置纤维板的时候裹球感确实不是那么理想,而且发力档位的过渡还是没有涩套那么顺滑。涩套,它的胶面其实是做得更柔软的,海绵也容易裹住球;粘性外套,它的胶面因为做得更厚,而且有粘性的胶面都比较韧,所以不太容易形变,不太容易裹球。还有一种情况,有些外置底板,它本身是依赖涩套的弹性的,而粘性外套的弹性基本上都是弱于涩套的。

        樊振东alc,基本上可以定义为,它是为硬度高的D系套胶适配的,它是为中台相持设计的,它为d09c和t05hard应该是有优化的。以上就是樊振东alc有别于vis的地方,vis主要还是追求速度和底劲,中台相持其实没樊振东alc那么好控制。樊振东alc中台相持,你随便发力都能上台,只要配胶比较合适。

       樊振东alc我试了多款粘套,无机蓝省,c2,捷踏中国,中国光,d09c,在以上粘套当中,正手可以打无机蓝省,中国光和d09c。因为无机蓝省毕竟刷油了,所以胶面确实更裹球一些,但樊振东alc搭配39度狂飚底劲并不算突出,与外套拉不开差距。这一点和vis不同,vis配狂飚刷油底劲还是比配外套要强悍一些,而且旋转也更强。樊振东alc配无机蓝省,和配外套的底劲差距相当小。当然了,樊振东alc配狂飚的可控性和弧线饱满程度是明显超过vis的。

       中国光用在正手位,甚至比d09c更顺滑,但这两者都比狂飚难裹球一点,毕竟狂飚是刷油了;如果狂飙不刷油,那么当然就没法和中国光和d09c比。中国光用在正手,感觉发力超过了中等力量之后,它就难以加质量;我的分析是,中国光是碳素海绵,所以它很扎实,它需要的支撑力应该是比樊振东alc更高。如果主打中近台,中国光打樊振东alc正手是没问题的,但如果正手发力非常猛,确实会觉得发力到最大档位的时候,中国光让樊振东alc显得偏软了,支撑力不足。实际上,樊振东alc的刚性和支撑力是不如雨果hal和骄猛tmxi的。而相对的,中国光用在反手就更加顺滑,因为中等力量附近,中国光甚至比09c还更好控球,还更通透。

       d09c毕竟是自家的粘性外套,它用在正手会比中国光跟容易打出高质量一些,但高出来的质量也不太多,只是发力的沉重感确实要小一些。d09c和中国光,两者在中等发力附近差异不大,只是发力到最大档位的时候会觉得中国光的碳素海绵过于扎实,更吃发力。我之所以也没用d09c打正手,倒不是说它不适合樊振东alc正手,只是我更喜欢正手涩套的那种裹球感。而且樊振东alc本身就是比较裹球的,正手配涩套能提升一些速度和单板质量。如果正手必须打粘套,d09c和中国光都是可以打正手的,不敢说完美,但基本可以替代狂飚三。因为狂飙三依赖刷油,刷油的持效时间也不算太长。

       正涩反粘是靠谱的,这种配置我基本上也是第一次尝试,但确实可以,对于樊振东alc来说相当靠谱。捷沃毒液53因为有阿鲁纳代言,所以是声名远播,风暴53算是毒液53的前身。毒液53我也打过,它和风暴53基本上大同小异;毒液53算是风暴53的小幅度升级,整体差距不太明显。打个比方,风暴53可能像无机蓝省,而毒液53像无机蓝国。我正手换涩套,主要还是更喜欢涩套的裹球感,档位也更顺滑一些。因为樊振东alc本身就是弧线好的底板,用涩套更能突出速度,也能提升一些底劲。有意思的是,正手风暴53似乎比d09c和中国光都更好处理小球,搓球的时候,风暴53有更清晰的裹球感觉,摆短的时候手感也更清晰。从某些角度来说,比较硬的粘性外套可能还是更适合搭配内置纤维板。奥恰洛夫和弗朗西斯卡打的都是内置,他们都是d09c正手。之前我正手冲半出台下旋,总觉得d09c和中国光的上限不够高,虽然粘套正手很容易就拉出比较转的球,但球质感觉不够顶!我的分析是,对d09c和中国光这种55度的套胶来说,樊振东alc显得支撑略不足。换了风暴53之后,确实感觉到球质有明显提升了,而且拉冲下旋,冲上旋的时候裹球感更加的舒适,心中更有数。哪怕是09c配樊振东alc正手,它的裹球依然是一般般,不如涩套。而且正手爆冲的时候,风暴53明显是没有什么沉重感的,樊振东alc本身就比较脆透。虽然樊振东alc不是主打单板质量的底板,但正手爆冲,用风暴53这种涩套明显冲击力能提升,而且退台对拉的时候持球更稳定,裹球感更强。

       使用樊振东alc,如果配两面外套,我是建议正手涩套反手粘套,这样能充分发挥正手的冲击力,球质会更高;然后反手能提升旋转,对拧拉,对反撕有助益。至于毒液53和风暴53,差异其实不算太大,毒液53感觉裹球能力提升了一些,手感更温润了一些;但实际打起来差距其实不太明显。

      有意思的是,无论粘套还是涩套,顶级德套的某些特性和性能甚至是超过了蝴蝶套胶。但是,蝴蝶vis毕竟已经出了三十多年,蝴蝶在纤维板方面的积淀还是更强大!套胶方面,德套已经迎头赶上,底板方面别的大厂还得继续努力才行。


正涩反粘——樊振东alc——捷沃风暴53和中国光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