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个人生目标吧,然后不遗余力实现它
一个工作5年的同事告诉我:不能当一个迷茫的工具人,否则一辈子都会迷茫。 说得太好了,不得不记录一下: 就叫他小贝好了, 毕业那年,小贝考上了医院编。他发现这里的同事各个年龄段的都有:有老到六七十、快要退休的人,也有四五十岁的中年人,还有二三十岁和自己一样的年轻人。这些年龄各异的人,仿佛是在向他说明一件事:在这个岗位上,你的一辈子已经一眼望到头了。 当时小贝还不知道人生还做啥,就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工作了第一年。 一年内,他通过各种渠道发现:在这个岗位上,无论事情处理得怎么样认真,无论怎么打理和上级、同事的关系,这份工作都不会有任何改变,一辈子不会有升迁,也不会辞退。除了两种特殊情况:1.你的实力达到了一眼能看出问题所在的水平,你会升职;2.别人有很硬的关系把你挤走了,你会被辞退。 他很疑惑,这样的工作值得干吗?“今天我是工作日按部就班工作,节假日休息,等到了五六十岁了,我还是工作日工作,节假日休息,几十年如一日。” 小贝仍然保持着迷茫,度过了医院的第二年。 在第二年,小贝发现:自己以前的同学、朋友都在不断进步和成长。而迷茫的他没有主动去学过什么,还和当初毕业的时候没什么两样。 虽然编制公积金高,但是工资低(和具体岗位有关,请理性看待),想要买得起房,有公积金不行,还得能付得起首付啊! 于是在这两个原因的刺激下,小贝毅然决然地选择了辞职,然后来到了现在这个公司(也就是我在的公司)。 有没有赚到首付,小贝没有透露,不过他的感悟是: 经过工作发现,公司其实也不喜欢喊你做啥你就做啥的工具人。他们最喜欢在入职期间和公司有共同目标、能提供公司一定利益、同时也能实现一部分个人目标的人。 为什么呢?因为后者有目标,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会不遗余力地完成,效率相比一个没有目标的人会高上很多。虽然知道他们有一天(其实是成功完成某个大项目以后)终究会离开这家公司去往下一家(然后重复这样的事直至完成目标),也会愿意让他们工作。(当然也有因为累了,留下的) 其次,对工具人个人而言,工作几年后,被辞退的风险也是很高的。因为工具人的工作只要有对应基础知识就能做。如果你是企业家,你是愿意让一个工作了几年、工资更高的人做一件事,还是愿意让一个差不多能干、听话的毕业生去做同一件事?在利益驱使下,没人会不好意思不辞退一个普通工具人。 被辞退后,工具人能干啥呢?要不就是找另一家公司,重复上述经历,要不就是换个行业重新发展。 工具人的命运就是这样,随波逐流,掌握不了命运。 做一时的工具人并不要紧、一时浑浑噩噩地工作也不要紧,要紧的是什么呢?是做一个不思进取的人。除非,你已经入编,且不介意对一眼望到头的人生。 不思进取的人没有人生目标,这里指的是自己真正愿意去干的目标,那些不想做的假目标不算。如果没有人生目标,人就会失去生活的方向,这叫迷茫,迷茫导致不思进取,不思进取导致知识水平没有进步,知识水平不进步,拿什么去改变命运? 谨记,各位 还在学校、还没工作 以及 还在工作的同胞们:找到人生目标,然后不遗余力地实现它!一定会有好结果的。 后续: 小贝学历并不高,赣州某学院,但是人生领悟确是我等985高校生难以在数年内获得的。就如某些网络大神所言,有的人非常了解生活,仿佛什么都懂,但他们不一定过得比一些傻瓜要好。这是为什么呢?大神们认为:是因为他们只精通生活,但是生活这门学科(假如能作为学科的话)并不能帮他们获取金钱和利益。 小贝如今变成了老贝,有了家庭、孩子。但他觉得自己的岗位(医学检验)注定是一个工具人,年龄大了思维固化也学不动,切换不了职业方向了。如今疫情风头已过,这个岗位没有任何业务了,他的地位也逐渐边缘化,看情况是不会续签的节奏了。他说:可能今年过完年,三年合同期结束,他就要离开这里,去创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