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无罪审判相关存稿

2023-06-30 02:26 作者:Victory_eRosA  | 我要投稿

1.林顿生物医学工程研究实验室(

Lynton Biomedical engineering Research Lab.)

创始人:

阿德里安·叶纳茨

总辖:

阿德里安·叶纳茨(前) 周池春(前) 伊罗莎·罗隆尼卡(现)

防卫科主任:

维克多·亚里斯托

生物化学研究科主任:

周池春

新型武器研究科主任:

林家景

「SaTaN」人体实验负责人员:

总负责人:周池春

实验体:伊罗莎·安德烈·罗隆尼卡(42.)

科员:

林家景(协助研究) 格奥金娜·萨鲁瓦 梅兰妮·哈格洛夫 科洛尔·雅克西里 金·纳特 维克多·亚里斯托(负责安全) (以及其他不知名但精英小科员,加上总负责人一共13人) 总人数: 防卫科203人+生化科34人+武研科41人+实验体13人+领导层1人=292人 (题外话:SaTaN实验是很受重视的,抽调去的基本上都是精英人才。生化科主任主导,武研科主任协助研究,防卫科主任负责安保,其余10人基本上都是生化科和武研科的精英,可想而知如果SaTaN真的研究成功了,那么将会是科学界的一次大地震。可惜,周池春路走偏了。) 有参考莱茵生命。 人物设定:

伊罗莎·安德烈·罗隆尼卡

性别:女 国籍:英国 生日:1987.12.08. 现居:中国江州市城南区雷家巷23号 职业:独立雇佣兵、私家侦探 身高:1.61m 体重:45.8kg 案史:无犯罪记录(或记录被抹去) 相关事迹: 1987年12月8日出生于英国,父亲德拉克·罗隆尼卡(Draco Ronnica)是罗隆尼卡家族家主,母亲李佳怀(Jiahuai Lee)是中国江州人。取名伊罗莎·安德烈·罗隆尼卡,中间名「安德烈」是家族上一任家主。 伊罗莎从小学习英语与中文,接受良好教育,也养成了理性思维。在其11岁生日时,家族遭遇世仇灭门,伊罗莎躲在暗角目睹双亲被杀,后侥幸出逃,流落异乡。此案便是震惊国际的「1998罗隆尼卡灭门案」。 此后,伊罗莎辗转数国,靠打黑工童工混饭吃。她看到了社会的无数暗面,在黑暗中,她残酷地成长着,背负着仇恨和绝望。她也曾想过一了百了,但最后都撑下来了。就这样过了三年,在欧洲4个国家过够了流离失所的生活之后,她登上了一艘黑货船,伪装货物来到了哥伦比亚,并在当地遭遇了一场政府和恐怖分子的交战火并。她不幸地被挟持,因身份不清而被政府抛弃,落入了恐怖分子手中。原本她毫无生还可能,但恐怖分子头目在询问了她的姓氏之后放了一条生路,让她加入了军团,成为一名雇佣兵。她抓住这最后的救命稻草,由此开始了长达四年的雇佣兵生涯。她在黑暗中绽放,为了将丢失的光明寻回,她身上的悔过与罪孽,如藤蔓缠绕挣扎,锐刺扎着她的灵魂,靠杀戮为生的她面不改色地站在瘆人炮火中央。伊罗莎的出色能力得到了国际上的认可,代号「蓝蜘蛛」如噩梦一般流传于暗网。 19岁时,头目召回了伊罗莎,让她前往美国,会见林顿生物医学工程研究实验室的「总辖」先生。到达得克萨斯州之后,她与总辖叶纳茨先生相认。「1998罗隆尼卡惨案」后,身为罗隆尼卡家主战友,叶纳茨一直在通过暗网人脉寻找生死未卜的伊罗莎。他一直没有忘记,德拉克将自己立为伊罗莎的教父,那自己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在参观完实验室之后,叶纳茨让伊罗莎留下,让她学习生物科学知识,弥补她过去缺失的教育。伊罗莎欣然答应,留在实验室中协助研究,并通过其可怖的学习能力速通课程,成为了一位科员。 2007年,叶纳茨属下生物化学研究科主任周池春,提出要让伊罗莎作为实验体实验新型强化药剂(实际是作人体改造实验)。伊罗莎并未考虑清楚,但叶纳茨在权衡利弊之下批准了。由此伊罗莎标名「实验体42号」,开始了人体实验,实验名『SaTaN』,寓意让士兵能够通过药剂强化变成战场上的恶魔。伊罗莎扛过了惨绝人寰的实验,如愿地通过改造,强化了躯体,代价是细胞极速衰竭,难以活过30岁。这一结果刺激到了周池春,他试图隐瞒叶纳茨,篡改数据,好像一切照旧。但叶纳茨在实验室服务器后端查到了原本的实验数据,喝令让周池春研究缓释解药,并且通过一切手段屡次干涉周池春的人体实验,限制实验器材的使用和药品的用量,使得周池春无法得出正确的实验数据,侵害了周池春的利益,也无法测试解药。二人矛盾不断激化,最后于2009年引发内斗。死伤人数达百人,最终叶纳茨死去,周池春成为总辖,伊罗莎带着实验室机密出逃至中国江州市,成为一名私家侦探,匿名与中国警方合作至今,破获大案数十件。

陈庭榆

性别:男 国籍:中国 生日:1986.08.30. 现居:中国江州市城南区卢家巷58号 身高:1.78m 体重:65.2kg 案史:无犯罪记录

刘圣杰

性别:男 国籍:中国 生日:1986.05.27. 现居:中国江州市城南区雷家巷23号 职业:私家侦探、江州市良好市民 身高:1.81m 体重:67.4kg 案史:无犯罪记录

一些联系,可能会被推翻,待定。

在《沉渊》中,安妮塔·陈所工作的实验室名为「林顿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而它的前身正是无罪审判中伊罗莎曾经工作过的「林顿生物医学工程实验室」。 值得一提的是,《沉渊》的时间线是2026年,无罪审判的时间线是2011年,中间相隔15年。 《沉渊》和《无罪审判》是一个世界观,而在落日线的结局中,伊罗莎最后接管林顿,对其内部进行改造。由此不难推断出安妮塔工作的就是经伊罗莎改革过的林顿。 但伊罗莎的解药林家景并没有突破性进展,伊罗莎按照原本寿命上限来看,可能在2022年就已经去世了,总辖又换了人,所以后来林顿又开始嵌合体实验等突破道德下限的实验,最后酿成恶果。 在《沉渊》中,导师威尔特介绍林顿时,有说过这么一句话: “林顿能发展到今天离不开两位伟大科学家。一位创立了林顿,定下了林顿的发展方向;一位改革了它,立下了新的制度,增大规模,拓宽了发展渠道,广纳研究人才,致力于推动科技进步。” 前面有提到,伊罗莎接管了林顿之后,开始大刀阔斧的改革。从时间线上来看,这位新任总辖花了整整十年的时间力挽狂澜,将林顿改造成推动科技进步的主力研究所,甚至一度成为各顶尖大学推荐人才的主要机构。这一时期的林顿无疑是顶峰。

主旨:

正义应该程序还是结果,科学与伦理的距离。 周池春罪大恶极,他在林顿期间负责包括伊罗莎在内的诸多残忍的人体实验,是受到叶纳茨早期思想影响最深的一个,极度偏执的统治派,还杀害了很多反对自己的人。但是正义在得到伸张的同时,也要找出背后的成因,从而去遏制犯罪几率,维护程序正义。而这正是陈庭榆所追求的。程序正义必须存在,如果让感性去干涉法律,让本可以找到真相的案件草草了结,那么社会正义的源头就脏了。最后,周池春对自己的罪行供认不讳,叶纳茨的科学观影响了他,让他不择手段地去追求所谓的科学。背后的成因也找到了,周池春做出了最后的忏悔,然后从容走向刑场,迎来枪决。 伊罗莎追求结果正义。在她颠沛流离的前半生中,她的观念被塑造为“不顾一切手段达成目的”,这也和结果正义相符,即“不顾一切手段达成正义的结果”。她眼中的正义很欧美个人英雄,就是力求个人改变一切,绕过程序去直接制裁邪恶,哪怕手段不光明。她知道鲨人解决不了问题,但在前期她眼里只有她自己和周围的利益安危。解决这个人,能改变处境,这就是她的方法。到后面陈庭榆和刘圣杰改变了她的观念,让她真正看到到问题背后的问题,并且思考解决问题的合适方法,也算偏程序正义。 那有人就问了,刘圣杰追求的是什么样的正义?刘圣杰其实是一个很现实的人。他不是理想主义者,他心中认为的正义很复杂,也很简单。道德方面他会保持理性,深挖出道德背后隐藏的东西,去探寻人性的本源。正义在他看来其实没有真相重要,真相被知晓了,人被抓了,被审判了,得到了应有的惩罚,这就是他想要的正义。他看似很冷血,对真相背后的人情世故不闻不问不予关心,实际上那根本不重要。侦探能做到的就只有帮助警方探寻真相,真相之后就不是他能改变的了。他曾经也和方洁一样,发了疯似的探寻真相背后的真相,但他发现了自己面对现实的无力后,就冷静下来,只做自己本分的事情。和陈庭榆合作六年,他也逐渐改变了很多。正义的定义每个人都不一样,你不能指望别人认同你的想法。陈庭榆从来没有去干涉过刘圣杰的思想,因为他很清晰地认识到二人对待正义定义的差分,他知道刘圣杰在做正确的事情,对查案有帮助,这就够了。 而第二个就是科学与伦理的距离。这个需要探讨的就比较多了,体现在林顿的两个学派:科学伦理派与科学统治派。伦理派很明显的代表人物就是伊罗莎和后期的叶纳茨,他们认为科学应当受到规则道德的束缚,在社会的限制之下为人类作贡献。他们不支持激进的科学实验(例如人体实验),认为科学必须受到人为控制。而统治派就是完全相反,代表人物就是周池春。他们认为科学必须前进,为此付出的一切代价都不值得一提,他们都会不择手段地前进,以此推动科学发展。这种理念不被现代社会所认可,但是在科学界中相当一部分人会认同这个观念。也是因为这些人的存在,历史上就会发生那些惨绝人寰的实验。这种观念的冲突导致了林顿内部的分裂,最终引发内战,结果就是伦理派损失惨重,林顿在残忍的不顾后果的违法实验路上越走越远,最终濒临绝境。 写下这个立意,有一部分原因是我曾经是一位坚定的统治派,但是后来读了很多人文哲学的文章书籍之后改变了想法,走向伦理派的道路。这个转变我把它写进了叶纳茨的思想转变中。前期他创办了林顿,他的错误思想影响了诸如周池春等人,到老年时期回顾往事时就转变成了保守的伦理派。周池春无法理解叶纳茨的思想转变,而且晚年的叶纳茨出于规则和道德的束缚去屡次干涉周池春的人体实验,限制实验器材的使用和药品的用量,使得周池春无法得出正确的实验数据,侵害了周池春的利益。于是周池春以此反抗叶纳茨并最终取得胜利。其实想表达的有很多,因为这个项目经历过一次重生大改,后来想想写太多了把握不住,就保留了最中心的两个主旨。关于科学,我希望大家都能站在伦理的一方,但有关于正义,我希望你们能够自主思考,并不要求大家站队,也不是说一定要站在哪一方。如果我的作品能够让人自主思考、自主剖析,那么我的目的就达到了。 以上,感谢。

无罪审判相关存稿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