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天下至苦,不过情字;天下最难,不过理字 —— 流浪地球观后感

2023-01-23 18:31 作者:皓维说  | 我要投稿

这是看完流浪地球回家后我立刻下笔的一篇观后感,当然说影评也行,初稿大概12小时,总稿写了大概24小时。事先声明,对于科幻我是真的不懂,但是场面上确实满足了我的想象,所以有关科幻方面我就不扯皮了;而在悬疑方面,我只想说郭帆导演应该确实没有经验,我理解暗示,但是别暗示的如此频繁。接下来,我就从别的方面来讨论一下为什么我觉得这个电影好。

电影要成功,要讲好故事;成功的电影,不能光讲故事

——路德维希·欧德奈瑞


为什么《流浪地球2》好看?

这是个并没有标准化答案的问题,因为很多时候评价这个东西都是人自身情感萌发得到的感性因素和人自己学习得到的理性因素二者结合的答案,我们很难做到二者搭配的绝对公平,所以很多时候我们的意见看起来会南辕北辙。

豆瓣开分8.3的《流浪地球2》

而中国人想表达意见往往通常都会加两个前缀:从感情上讲、从原则上讲。而这两者恰恰说明了一个事实,这两样东西最能左右人的观点态度。

人都是感情的动物,物质虽然决定着时代的发展走向,但是人自己的感情也在反作用着物质,人类之所以能够成为这个星球的主人,绝不仅仅是生物教科书上那句使用工具就能概括的,感知情绪的能力让人类的群体越来越大,而对同一个目标,同一个方向的感知,又让我们能够发挥超越物质的力量。

然后呢?

随着科技和社会的发展,我们需要理性,因为超越物质的力量伴随着人的发展也在不断地发展,而这股力量也越来越可怕,所以我们希望通过理性的化身——规则来约束住人,让人的行为尽可能的可控,让人将更多的精力用在群体发展,为大多数人的未来考虑。

有问题吗?我不知道。

在电影里面,刘培强、图恒宇乃至许许多多的人都面临着感情和理性的选择,而他们无论做出什么样的选择,我们都很难恨得上他们,在联合大厦前抗议的数字生命支持者,混上太空电梯的反对者,希望用550C给予自己女儿更长电子人生的图恒宇,我们可以用规则,用人类这些大道理来论证他们的错误,但是我们讲得通他们所做的事儿吗?

你可以说数字生命的支持者不顾及人类大局,迷信永生,抛弃责任,但到了最后流浪地球计划依然要赌50%,如果有选择,谁会愿意做这个赌;你也可以说图恒宇对于女儿的执念导致了人工智能的失控,但是天底下的道理你对失去孩子的父母讲得通吗?

科学可以计算,但是感情不行

《流浪地球2》海报-主角们微微抬起头

所以,当550A演化出自主意识的时候,当550A一次又一次计算到人类无法计算到的感情的时候,人工智能就产生了自己的疑惑。

你不可能要求人工智能去理解勇气、爱情、希望、传承、责任这些东西,因为这些东西本质上说是违背他的运行逻辑的,当他一次又一次计算人类的未来并一次又一次被这些感性因素所阻碍的时候,他得出一个结论:

他无法得出一个准确的答案来印证人类到底是否可以到达这个计划的终点,所以他决定一方面给人类以考验,另一方面确保人类文明的遗产,那些感性因素可以为人所知。

人类在不断改进人工智能,人工智能也在不断考验人类

而人工智能给人类出的考题也很有意思,过去、当下和未来。

感情是历史的积累,理性是未来的方向。

550W或者说MOSS,亦或者说整个550系列的人工智能,他一次又一次布局,一次次将人类推到毁灭的边缘,并不是为了让人类做出一道二选一的选择题,而是他想知道人类在感性的加持下,到底能不能彻底突破他的计算。

他确实为人类失败做好了打算,但是他又是真的希望人类能够答出自己出的这张答卷。

既是对手,也是裁判

事实上在解决月球危机的过程中,每个人都在经历感情和理性的集合,周喆直需要压制自己感情,将300名身经百战久经生死的老宇航员送上绝路;刘培强需要理性,因为他不能辜负他师傅们牺牲带来的未来;马兆明白了只有有了人,文明才能被称作文明;而图恒宇则用自己的感情用事留下的成果,保住了人类得以理性发展的未来。

天底下最难讲的就是理字,因为站在博弈论的角度,没有人能讲出一个所有人都信服的道理,所有人都会从自己立场出发来考虑问题。

天下事,难就难在一个理上。

所以这时候我们需要感情的推动,来完成某些不太符合理性的操作,来让人类去突破那个计算的阈值。

这是一个很苦、很艰难、甚至可能失败的选择,但是当人类走当那个关键节点的时候,一切的选择都是赌,因为任何纯理性计算出来的结果都是输,你必须遵从本心,用难以计算的东西去博一个朗朗乾坤。

天底下的事儿要是都能算出来,人工智能吃拧了为人类服务?

但是保持理性又是最难的,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扯了三百年各种社科理论,到最后也都绕不开“理性人”这个堪比实验室的客观条件,所以当我们把《流浪地球2》,当我们把数字生命和流浪地球两个计划放在一起比较时,当讨论话题上升到现实和虚拟的技术高度、社会高度、伦理高度乃至于哲学高度之时我们才会发现,选择什么都是难。

但,这个难,绕不过去。

《流浪地球2》其实给出了一个方向,那就是将情与理结合,用有着人类感情的人工智能也就是数字生命去对抗纯粹理性的人工智能。

而这,就是当下的答案。

面对MOSS的考验,人类也好,数字生命也罢,他们都需要进行联合,都需要改变以往的固有想法,需要合作,需要变革,更需要放下成见。

当身穿中山装的李雪健老师在听到外国指令员对于北京先遣队的指责、抱怨以及极度的不信任之时,他摘下了同声传译器,手拄拐杖,站了起来对着调度员喊出点火的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了为什么《流浪地球2》能够取得成功。

他用最科幻的方式手法解读中国人最核心浪漫的梦想期冀;

他用困难复杂的预测展示了中国人痛苦煎熬后的梦想实现。

更是跳出了故事的维度来到了中国人共有社会哲学的层面。

只能看2D《流浪地球2》就够痛苦了,算明白就更难了。


电影票证据






天下至苦,不过情字;天下最难,不过理字 —— 流浪地球观后感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