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极园地⋯⋯也谈杨露禅时代的太极拳
在太极园地⋯⋯也谈杨露禅时代的太极拳
杨露禅的太极拳渊源自陈家沟,经杨氏父子精心研发。在拳术方面,分别有九段功和八段锦等基础站椿等功法,这个阶段,是丹田与任督二脉的养成功夫。以后有高级的劲功,分开强化手足三阴、三阳经脉的运行。学者在这个阶段是撑骨拔筋,重点是要松开强化全身每一大大小小的骨节筋脉。就是站桩而已,也要四五年的养成教育。
以后再开始学习拳架,始初是学习低架,彻彻底底地把腰胯再次撑开了。历经中架的学习阶段,以后在学习高架等节奏紧凑的技击架。民初太极大师吴图南曾演绎这套拳架。
时间又经历了两三年也就是七八年以后,才学习完整的体用架。太极拳十年不出门大概是强调他的养成教育的确是很扎实的。
以后才学习揉手,也就是实战的技撃功夫,原始的太极拳应该是没有所谓的推手。
现在大陆跟台湾所推广的杨氏太极拳,是杨澄甫宗师所教授下来的,当时他便于流传推广,许多具有跳跃等困难的动作通通是省略掉了杨氏太极拳在这个阶段有了很大的分水岭。现在经由大陆中央官方的极力推广,改为十八式、二十四式,方便于养生但是完全没有实战的技击意义了。
因为我的老师还在教,基于尊师重道,即使连八段锦等养气的普通功夫我也不敢有所提及。
杨氏太极拳是真的具有实战技击的实力,甚至心力的养成,而有离身劲,我有縁接触这种上乘功夫,分享给大家。一不为名、二不为利,却経常被妖魔化,只希望在太极拳的康庄大道上,能有更多的知己相惺相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