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银发浪潮已来,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养老?

2023-06-20 10:33 作者:NNRTS  | 我要投稿

人口发展是“国之大者”。近年来,党和国家根据我国人口发展变化形势,作出逐步调整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等重大决策,先后实施单独两孩政策、全面两孩政策、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同时需要看到,步入新时代,我国人口发展面临一些深刻变化:总人口增速明显放缓,生育水平持续走低,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

我国已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

老龄化社会就是指人口普遍老龄化,老年人口比例不断提高,同时生育率降低,人口增长率减缓。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截至2020年底,我国大陆人口为14.1178亿人。其中,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规模达2.55亿人,占总人口比例18.7%;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规模1.85亿人,占比13.5%;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规模4340万人,占比3.2%。根据预测,到2035年和2050年,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规模将分别达到3.46亿和4.49亿,老龄化率达到20.5%和37.3%。而随着少子化趋势的加剧,老年人口比例还将不断上升。这种老龄化现状给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保障带来了巨大挑战。

老龄化给社会带来的影响和挑战

专家指出,老龄化是人口变动的必然过程,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技术的发展以及各种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老龄化已经成为全球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老龄化给社会带来了广泛的影响和挑战。

一方面,老龄化社会的出现预示着社会的进步和成熟。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然伴随着社会的老龄化现象。随着人们寿命的延长,老年群体也更多地参与到社会生活中来,他们的智慧和经验对社会尤为宝贵。同时,老年人也是社会的一个重要力量,他们能够为社会做出贡献,为社会发展注入活力。

另一方面,老龄化社会也带来了不少挑战。首先是医疗保障问题。老年人的身体健康问题更加突出,医疗保障和养老服务的需求也大大增加。同时,老人们的经济来源也更加单一,社会福利保障体系尤为重要。其次,老龄化社会也给家庭带来了压力。家庭需要照顾老年人,对照顾者的时间和精力的消耗非常大。此外,时间长了,可能会导致照顾者疲惫不堪,容易产生情感上的负担。这些问题都需要通过政府和社会共同努力解决。

如何才能安心地老去?

专家预测,从2022年开始,中国将进入一个老年人口快速增长持续至少10年的时期,每年将新增大约2500万老年人。人人都会老,这是不争的事实。面对老龄化的冲击,我们该如何从当下开始未老先备?如何安心老去?这些问题不仅是渐入老年者的思考,也同样是80后、90后的焦虑。

“老是人生的必然阶段,关键是有没有为此做准备、做好准备?”盘古智库老龄社会研究院副院长李佳表示,老龄化不是麻烦,不是通过对症下药可以解决的问题,而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是一种发展趋势。因此,我们需要明势而行,应势而谋,因势而动,顺势而为。“家庭是解决一老一小问题的枢纽性的主体。”他表示,作为天然的养老单位,家庭对于老有所养有着独特的优势和现实价值。家庭也应当是养老、孝老、敬老、尊老文化传统和社会环境的最主要的实践者。

“在党的领导和政府主导下带动个体、家庭和社会联动以形成整体性的治理格局,形成‘身-家-群-国-世’相贯通的老龄社会治理中国方案。”李佳解释说,身即从老年人的“急难愁盼”到“人的全面发展”;家即从“家庭责任”到“家庭建设”;群即从“生活共同体”到“治理共同体”;国即从“老龄事业”到“老龄国家战略”;世即从积极参与全球化到“人类命运共同体”。“总而言之,通过全社会的广泛参与,满足老年人美好生活需要和经济社会的长期持续发展,是中国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长期目标。”李佳表示。

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措施

老龄化社会已来,那么应对老龄化的措施有哪些呢?从国家层面说,要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制定人口长期发展规划,优化生育政策,增强生育政策包容性,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提高人口素质。积极开发老龄人力资源,发展银发经济。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和互助性养老,支持家庭承担养老功能,培育养老新业态,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健全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制度。

从个体层面来说,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方法,就是要改变传统老龄观:即从“健康老龄化”向“积极老龄化”转变。“健康老龄化”是指个人进入老年期时在躯体、心理、智力、社会和经济五个方面的功能仍能保持良好状态。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老年人中若有较大比例属于健康老龄化,老年人的作用能够充分发挥,老龄化的负面影响得到制约或缓解,则其老龄化过程或现象就可能是健康的老龄化或成功的老龄化。健康老龄化是我们应对老龄化挑战的基本战略,但它还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如何使老年人群成为社会发展的建设性力量,这才是最重要的。因此,我们必须结合时代精神,超越健康老龄化这一较为传统的观念,实现向“积极老龄化”观念的转变。建立以家庭养老为主的多元化养老模式。

国家保障老年人依法享有的权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三条规定:国家保障老年人依法享有的权益。老年人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有享受社会服务和社会优待的权利,有参与社会发展和共享发展成果的权利。禁止歧视、侮辱、虐待或者遗弃老年人。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四条规定: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是国家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国家和社会应当采取措施,健全保障老年人权益的各项制度,逐步改善保障老年人生活、健康、安全以及参与社会发展的条件,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为了应对老龄化社会带来的诸多问题,我们应该积极的转变观念,采取多种措施,从制度、文化和社会环境等方面入手,共同助力老年人实现更加有尊严和幸福的晚年生活。例如,政府可以加大投入,优化公共服务,扩大老年人福利保障范围。社会各个部门应该加强宣传,关注老年人状况,改变对老年人的偏见,树立关怀老年人的社会氛围。此外,大家也应该从个人做起,从家庭、邻里、小区等方面做好老年人的照顾和关爱工作。

综合来看,老龄化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既带来了机会和挑战,又呈现出许多困扰和难题。对于个人,我们应当拥有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对老年人的尊重和关爱之心;对于社会,我们应该持续加大对老年人的认知和对老年服务的投入,努力解决老年人问题,推动社会进一步发展。多年之后,当我们自己也步入老年人的行列时,也希望得到社会的关注和支持,能够过上健康、幸福的晚年生活。

银发浪潮已来,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养老?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