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江苏省考公务员申论冲刺突破 写作题出题趋势与难点解析

这次我讲解一下江苏省考的申论写作题的精巧逻辑体现在哪里?知道难在哪里,你才能准确突破。
购买课程的同学会获得详细视频解析,今日更新。2018年江苏省公务员考试申论课程及冲刺划重点
江苏省考写作最大的特点就是
论证思路限定明确直接
比如2017年真题
(四)请围绕给定资料7中的基层文化供给侧改革的要求,以“激发群众参与热情,创新文化服务方式”为主题,联系实际,自拟标题,写一篇议论文。(40分)
改革要求+激发群众参与热情,创新文化服务方式,这篇文章的论证思路基本上已经一目了然。
甚至可以说,如果你的理解能力比较强,你就应该知道这篇文章从哪个角度写,侧重点是什么,以谁为主体,应该如何去做。
近5年都是这样的具体限定。
思路限定明确,好处就是如果你理清了这个思路,只要有意识地照方抓药,按图索骥,就可以顺理成章了。
比如17年的题,看完题设基本上就应该有基本的论证框架,论证构思也就应该完成了。后续我会专门就构思论证框架做讲解。
但是这种严格限定必然意味着
如果任何一个限定环节出错,文章论证就会出问题
论证思路牵一发动全身,一招不慎满盘皆输
比如16年的真题
(四)“给定资料8”提到“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请根据对这句话的理解,结合社会现实和自己的感受,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家国关系你如何理解?有哪些逻辑环节?是直接从家到国么?如果不是,还有什么环节?如果是,你怎么写?
具体的逻辑限定理解不准确,你就写不出来,写不出来,逻辑就断裂,文章就不可能高分。你拿着模版和范文都没有用。
我提醒你,这么严肃的考试,你不要天真地寄希望于阅卷人看不到,也不要以你的水平衡量阅卷人。
同时,你需要注意的是
从16年的写作题开始出现了更多隐含的逻辑限定
比如16年的真题
(四)“给定资料8”提到“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请根据对这句话的理解,结合社会现实和自己的感受,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家国的中间论证环节是什么?
比如2017年真题
(四)请围绕给定资料7中的基层文化供给侧改革的要求,以“激发群众参与热情,创新文化服务方式”为主题,联系实际,自拟标题,写一篇议论文。(40分)
如何理解点菜和端菜的关系?怎么才能点菜?前提是什么?包办到主导,和点菜与端菜什么关系?对文章论证有什么影响?
要写群众如何创新么?如果写,怎么写?如果不写,为什么不写?根据主题和改革要求限定,你的对策应该从哪个角度,如何写?
这都是坑!你没意识到,不代表它不存在,你的老师没给你讲到,是你的隐患。
先知先觉,才能有所突破,难,也无所谓,你想清楚了,就是唾手可得的机会。
本篇文章系 柳夫子讲道理 原创
柳夫子讲道理 系今日头条签约作者
柳夫子讲道理 @微信订阅号
欢迎转发,转载需署名授权,已委托维权骑士,全网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