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脸也要卖货:捂住口鼻就可以了

花爸说:
如果没什么新发生的情况,花爸本来不准备针对老爸评测再说什么了。
可当粉丝发给我他最近发的视频,花爸实在忍不住了!





5月25日,老爸评测在抖音号发布了视频,推荐、销售日本Aucuz防晒喷雾,还建议往脸上喷补防晒(说《闭上眼睛、捂住口鼻就可以了》就可以了):

截至本文发布,这条视频有1.4万赞、卖了9896瓶:


良心点的博主都不会推荐防晒喷雾,更别说往脸上喷。
“为人民检测”的良心评测,再一次刷新了花爸的认知。

关于防晒喷雾,花爸早就发了文章和视频拔草:
防晒喷雾拔草:性价比太低,用防晒霜不香吗?
主要观点是:
1.喷脸有害!且没用!
要让防晒剂形成喷雾,必须加入大量丁烷、丙烷、异丁烷这些推进剂,它们会把防晒喷雾里的防晒剂、防腐剂、乳化剂等等,雾化成极小的微粒喷射出来,对着脸喷很容易吸入肺部、进入肺泡,最后进入血液。
同样的防晒剂、防腐剂、乳化剂,涂在脸上和吸进肺里,危害完全不是一个等级!
所以几乎所有防晒喷雾说明书都会写:“禁止对面部喷射,应该先喷到手上,再涂抹到脸上”。

▲禁止喷脸
可这样,带妆补防晒的作用也就没有了!
2.性价比极低!
按说明书规定的距离皮肤10-15cm喷射,花爸做了试验,最多只有18%喷在皮肤上(还要扣除推进剂的分量),82%都弥漫到空气里了。要达到每平方厘米皮肤2mg的有效防晒用量,脸、手、脖子一次就要用掉半瓶(90g/瓶)。
所以,防晒喷雾对化了妆的脸部即没用又有害,对不化妆的地方更没有必要,涂防晒霜不香吗?
捂住口鼻有用吗?
82%的极细微粒弥漫在空气中,除非你憋到空气中的微粒消散,或者捏住口鼻迅速逃离现场。

防晒喷雾的其他安全隐患还有很多:
易燃易爆,不能带上地铁、高铁、飞机
放在车内、包里,温度升高会有爆炸风险
局部喷射3秒以上,会有冻伤风险
老爸评测2020年6月在公众号防晒喷雾测评文章里,也明确写了“喷脸建议先喷在手上,再涂到脸上,不建议直接往脸上喷……”

可一到自己卖货,就变成“捂住口鼻就可以了”?

这个日本Aucuz防晒喷雾还算良心,在详情页写了:
“当用于脸部时,先将其喷在手心,然后一点一点地涂抹于脸部”;
“请注意不要弄到眼睛里,如果不慎入眼,请不要揉擦,立即用清水或温水冲洗”;
“请不要再同一部位连续喷射3秒以上”;
“请注意不要吸入喷雾”。

老爸评测为什么要把产品详情页的警告事项,在视频里改成 《闭上眼睛、捂住口鼻就可以了》呢?!
最后说一下带妆补防晒的正确姿势:
使用有防晒功能的粉饼或气垫!

往期回顾:
1、配方奶粉、有机奶粉横评
2、婴儿、孕妇藻油、鱼油测评
3纸尿裤拉拉裤测评
4、驱蚊止痒产品测评
5、儿童、成人防晒系列测评
6、婴儿米粉、面条辅食类测评
7、婴儿益生菌测评
8、婴儿面霜、身体乳、润肤霜保湿系列测评
小红花测评简介:
我们是中国第一批从事商品对比测评的人士,成立“小红花测评”的宗旨,是通过进行独立、客观、专业的对比测评,向父母推荐更安全、性价比更高的儿童和家庭用品。
“小红花测评”坚持三大原则:不接受企业提供的测试样品、不接受试图影响检测结果的广告和赞助、独立付费委托国家认证检测机构进行检测。
如想获取更多婴童产品对比测评内容,可以在“小红花测评”哔哩哔哩主页查看,或关注“小红花测评”微信公众号(ID:xiaohonghuaceping),后台留言如下关键词即可查看详细测评内容。
往期回顾:
纸尿裤 / 牙膏 / 奶粉 / 电热蚊香液 / 床栏床围 / 坐便圈 /
电热辅食碗 / 滑板车 / 护脊书包 / 蜡笔 / 辅食锅 / 凉鞋 /
学饮杯 / 安全座椅 / 胶原蛋白 / 一次性内裤 / 蝴蝶面 /
益生菌 / 藻油 / 鱼油 / 补钙剂 / 补铁剂 / 补锌剂 / 鱼肝油 /
核桃油 / 洗衣皂 / 孕妇钙片 / 孕妇补铁 / 儿童餐椅 /
护臀膏 / 背带腰凳 / 洗衣液 / 爬行垫 / 防走丢绳 /
果泥 / 恒温睡袋 /润唇膏 / 浴桶 / 面霜 / 吸管杯 /
湿疹膏 / 鳕鱼 / 体温计 / 保温杯 / 可水洗隔尿垫 / 游戏围栏 /
智能机器人 / 复合补充剂 / 辅食重金属检测 / 取暖器 / 暖风机 /
面膜 / 叶酸 / 洗发沐浴露 / 湿纸巾 / 一次性隔尿垫 /
儿童防晒霜 / 沐浴露/ 拉拉裤 / 成人防晒霜 / 维生素D / 面条 /
洗手液 / 乳胶床垫 / 乳胶枕 / 水彩笔 / 米粉 /
猕猴桃 / 果泥 /体温计 / 补钙产品 / 坐便器 /
家用投影仪 / 退热贴 / 橡皮泥 / 儿童保暖内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