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第四十一章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多肽类抗生)
1.红霉素
【抗菌作用】
①抗菌谱较窄,主要对需氧 G+菌和 G-球菌、厌氧球菌有强大抗菌活性;
②对嗜肺军团菌、弯曲杆菌、非典型分枝杆菌、支原体、衣原体、弓形虫等也有良好作用;
③对产β-内酰胺酶的葡萄球菌和耐药金葡菌(MRSA)有一定的抗菌活性。
(作为β-内酰胺类替代药物)
通常为抑菌作用,高浓度时有杀菌作用。
【临床应用】宜用于轻、中度感染。
①主要用于耐青霉素 G 的金葡菌感染或对青霉素 G 过敏者;
②肺炎支原体、衣原体引起的呼吸道感染;
③军团病、弯曲杆菌所致败血症或肠炎;
④厌氧菌口腔感染;
⑤其他 G+球菌感染如大叶性肺炎、扁桃体炎等(疗效不及 PG);
⑥眼膏剂用于治疗沙眼、结膜炎及角膜炎。
【不良反应】
①口服可引起胃肠道反应;
②静脉滴注易引起静脉炎;
③酯化红霉素引起肝损害,停药可恢复,肝功能不良者禁用;
④过敏性药疹及药热;
⑤耳鸣、暂时性耳聋。
2.大环内脂类抗菌机制、抗菌谱、不良反应、代表药物
【抗菌机制】与核糖体 50s 亚单位相结合,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抗菌谱】抗菌谱较窄(G+及部分 G-)。
【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血栓性静脉炎。
【代表药物】罗红霉素、阿齐霉素、克拉霉素。
3.林可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骨髓炎为首选。
4.红霉素的抗菌机制是:与 50S 亚基结合,抑制蛋白质合成。
5.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①不易透过血脑屏障;
②酯化衍生物可增加口服吸收;
③抗菌谱窄,但比青霉素略广;
④口服主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
6.革兰氏阳性菌感染但对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红霉素。
7.军团菌感染应首选红霉素。
8.红霉素与林可霉素合用产生拮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