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变强不秃,花费几何?

2020-09-30 03:06 作者:非人鬼SeanXu  | 我要投稿

 想拥有一头浓密的头发,到底要花多少钱?
拥有一头浓密乌发,已经成为当代年轻人的头等大事。根据卫健委2019年的调查数据,中国脱发人群已经超过2.5亿。头发的脱落也促进了植发产业的蓬勃。“上午植发,下午上班”的植发广告铺满了地铁,但传说中的昂贵价格,又让人有些望而却步。那么,想要获得一头茂密的头发,到底要付出多少成本?除了植发,当代年轻人为了缓解脱发焦虑,还做了多少努力?
 
*植发到底有多贵?
业内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大约做了50万台植发手术,手术金额超过100亿元。保守估计,做一个植发手术的平均花费超过2万元。目前,市面上有两种主流的植发方法——FUT“毛囊单位切取技术”和FUE“毛囊单位提取技术。植发手术的计价方式,正是按毛囊单位来计算。公开数据显示,目前植发的价格是每单位10元起。10块钱,看起来不多,但是有植发需求的朋友,可都是几千几千个毛囊单位的移植。这样算下来,随随便便就是五位数起步了。
 
*植发机构是不是很赚钱?
植发在国内的起步是在1997年。但在进入国内市场的近20年里,一直都是个比较小众的医疗项目。直到最近几年,植发行业才突然一跃成为明星项目。资本永远是理性的。与竞争饱和的医美项目相比,植发行业目前的利润率还是比较可观的。业内人士透露,公立医院植发科室的利润率能达到60-70%,私立医院达到35-40%。大型连锁植发机构,由于营销费用较高,利润率在20%左右。
 
而为了扩大市占率,头部连锁机构们需要在前期花费大量的推广成本。其中,营销费用一般占到总成本三成以上。其次,植发行业的人力成本也居高不下。植发手术技术并不复杂,但耗时较长,一名医生一天只能完成1-2个手术。除此之外,植发也算是个一锤子买卖,消费者的消费频次也比较低。所以,植发行业并不如我们想象的那么赚钱。
 
*不植发,我们在头发上花的钱就少了?
CBNData消费大数据显示,2017年至2019年购买防脱洗发护发产品的线上消费者中,90、95后的占比逐年提高。而且,人们愿意为防脱洗护用品花更多的钱。除了防脱,大家对头发养护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小红书上,搜索“头发”会出现高达200多万条的笔记。“头发长得快的方法”、“护发”、“头发颜色”、“头发蓬松”等相关笔记数量也都到了数十万条。艾瑞咨询总结过一份围绕护发、防脱的产业生态链:从基础的洗发水、食疗到专业防脱的按摩仪、药水再到专业护发机构,最后才是对付脱发的终极方法——植发以及假发。
 
脱发之所以能够引起互联网舆论环境中的广泛共鸣和关注,它折射的其实是越来越普遍化的外貌和健康焦虑。在媒体的描述下,脱发一方面等同于颜值下降,一方面又与“生活压力太大”、“身体被掏空”划上等号。因此有社会学研究者认为,脱发可能是一个由消费主义所建构的困扰。消费社会中,我们头发的浓密与否、美观程度,越来越与外表气质、自我认同产生联系,并受到消费文化的规训。不过遗憾的是,目前为止并没有什么消费品能够让我们的头发真正变得浓密。

变强不秃,花费几何?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