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陆军的支援武器(2250——2270)
2250年地球共和国爆发内战,分裂成了地球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和盖亚-塞勒涅工业联合体。地球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继承了旧共和国的大量新锐武器后重新建立了集海陆空为一体的全新陆军。
元年式模块化电磁炮系统
服役时间:2248年
口径:203毫米
炮管长度:11774毫米(气垫船),12586毫米(舰炮/岸防炮),21539毫米(列车炮)
最大射程(发射无增程弹药):200公里(58倍径身管),400公里(62倍径身管),800公里(106倍径身管)
最大射程(发射增程弹):240公里(58倍径身管),550公里(62倍径身管),2000公里(106倍径身管)
初速:200m/s——2000m/s可调(58倍径身管),366m/s——4000m/s(62倍径身管),760m/s——7000m/s(106倍径,其中7000m/s的初速需要外接更多电源才能达到)
射速:每分钟20发(62倍径在舰载或者岸防炮状态下的射速,初速1800m/s——2200m/s之间调整)每分钟12发(58倍径和62倍径,该射速下的炮口初速只有最大初速的一半),每分钟6发(58倍径和62倍径,该射速下可以使用最大初速),每分钟2发(106倍径在最大初速下的射速)
弹种:实心弹(通常作为训练弹用,但也可以凭借其优秀的抗过载能力和低廉的造价作为超远距离战术打击的弹药使用),高爆弹(常用弹种,但是发射初速必须限制在3马赫以内),远程对地制导弹药(最重的炮弹,通常用62倍径和106倍径型号发射,可增程且末端使用卫星制导,通常搭载核弹头或者集束弹药),主动雷达制导火箭增程弹(通常用58倍径或者62倍径型号发射,可用于反舰或对付地面机动目标,发射初速限制10马赫以内,以动能撞击杀伤目标),集束炮弹(常用弹种,但是发射初速必须限制在3马赫以内),核炮弹(常用弹种,但是发射初速必须限制在5马赫以内)
全系统重量:90吨(气垫平台)270吨(舰炮系统/岸炮炮塔)618吨(列车炮)
该电磁炮系统是用于取代末代火炮M707/m708/m709和M666/M667,具有高初速,大射程,适装性广的特点,该电磁炮系统广泛装备于陆军的自行支援炮,战舰,装甲列车。106倍径型号因为其最大炮口初速可达到约21马赫所以有“炮射弹道导弹”的美名。该电磁炮主要作为军一级压制炮
元年式模块化电磁弹射火箭弹系统
服役时间:2249年
弹射轨道长度:14400毫米、
打击模块:320毫米弹射轨道 x 12,600毫米弹射轨道x4(气垫平台)320毫米弹射轨道x6,600毫米弹射轨道x2(轮式、步行平台)
系统重量:49吨(气垫平台)35吨(轮式平台)41吨(步行平台)
最大射程:150公里(320毫米模块)600公里(510毫米模块)
弹种:320毫米模块可发射高爆火箭弹、集束火箭弹、激光制导导弹、燃烧弹、布雷弹
600毫米模块可发射短程弹道导弹、大型巡飞弹
该电磁弹射器主要用于取代M770模块化火箭炮系统,该系统虽然不像M770那样具有垂发能力,但是有着极佳的适装性,可以满足陆军不同部队的使用。气垫平台主要装备于重型部队,轮式平台和步行平台主要装备中型、轻型、山地部队
2年式旅用支援电磁炮系统
服役时间:2251年
口径:155毫米
炮管长度:8680毫米
最大射程:185公里(发射无增程弹药)220公里(发射增程弹)
炮口初速:180m/s——2000m/s
射速:每分钟12发(该射速下的炮口初速只有900m/s),每分钟6发(炮口初速最大)
弹种:实心弹、高爆弹、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激光制导核炮弹、集束炮弹
全系统重量:46吨(步行平台),42吨(轮式平台)
该炮主要用于山地部队和重型、中型旅一级的支援炮,虽然威力不如203毫米电磁炮系统但是胜在灵活快捷、可搭载于轮式和步行平台、气垫船。
3年式轻型电磁炮系统
口径:155毫米
炮管长度:8060毫米
最大射程:160公里
炮口初速:180m/s——1800m/s
射速:每分钟10发(初速970m/s,外接电源时可以最大初速急速射)
弹种:高爆弹(装药)、高爆弹(活性毁伤元)、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
全系统重量:30吨(轮式平台)
该炮主要作为M4A1自行迫榴炮的替代品,为了适应轻型部队的后勤能力和交战烈度,于是设计成类似FH-77BW那种装在卡车上的自行火炮,射速较低但是机动性较高
该炮的自动装弹机备弹20发,发射完毕后可由步兵手动补弹或者由专门的弹药运载车快速补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