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赢卡贷:废旧物循环利用 防止隐私泄露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于3月4日开幕。全国人大代表、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雷军就推进绿色低碳和公益创新提出了四项建议,即《关于建设新能源汽车碳足迹会计体系的建议》、《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大功率快速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议》、《关于进一步加强电子废物回收的建议》和《关于促进民营企业深入参与社会公益慈善事业的建议》。
这四份建议涉及多个领域,既有建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创新发展,关注电子废旧物的循环利用,又呼吁国家鼓励和帮助民营企业深入参与公益事业,创新公益模式。
建设完整高效的电子废旧物循环利用体系,保障个人数据安全

我国是电子产品的制造大国和消费大国,也是电子产品的废弃大国。据《中国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及综合利用行业白皮书2020》,现阶段我国每年电子废旧物处理量已达到8000万台左右。另外一则数据显示,目前我国规范回收率不足20%,而欧洲已达到42.5%。
在《关于进一步加强电子废旧物循环利用的建议》中,雷军指出,加强电子废旧物循环利用体系建设,对于保障国家资源安全、推动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为此,雷军建议国家制定我国电子废旧物循环利用中长期发展规划,同时建议大力培育市场主体,加强协同规范发展。
据统计,2020年我国居民手机保有量已高达12.6亿台。当前,公众对信息泄露风险的担忧也不断加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电子废旧物回收率难以实现大幅提升。雷军建议,在电子废旧物循环利用各环节中,严格落实个人信息保护操作规范,打通个人信息安全的“最后一公里”,有效提升电子废旧物回收率。
此外,雷军还建议积极开展个人电子废旧物碳积分试点,便于查询个人电子废旧物流通信息,展示个人碳积分及排名信息等,适时向全国推广,提高公众参与度。
雷军表示,迫切需要建立和完善碳足迹核算体系,支撑碳足迹精确管理、核算、认证以及核查,助力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双碳”目标的实现。他提出四点建议:建立系统的碳足迹管理体系,全局指导新能源汽车产业低碳发展;制定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碳足迹核算标准及方法;建立新能源汽车碳足迹行业数据平台;完善碳足迹认证、评级及激励机制。
充电基础设施是新能源汽车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要持续增强我国新能源汽车国际竞争力,推进大功率快充发展将成为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内的重要发展方向。雷军在《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大功率快充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议》中指出,当前我国公共充电桩中快充占比仅为四成,且快充功率普遍较低,导致充电速度慢、排队时间长、周转效率低等问题依然突出,难以适应当前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
雷军提出三点建议:强化政策引领,统筹推进大功率快充网络规划布局;组建国家级创新合作平台,加强核心技术联合攻关;加强建设服务保障,推动大功率充电基础设施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