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梅伦复出担任英国外交大臣,能给中英关系带来转折吗?
前两天,退出政坛七年之久的英国前首相卡梅伦“火线返聘”,被任命为英国外交大臣,让舆论颇为意外。卡梅伦复出是英国国内政治斗争的结果,卡梅伦接替的是外交大臣的职务,而原来的外交大臣被重新任命为内政大臣。
英国政府的这两个职位相当于中国的外交部长和公安部长。在中国,外交部可是国务院的第一部。
原本担任外交大臣的克莱弗利是一位职业外交官,曾经在英国外交部担任过不同的职务,现在被任命为内政大臣,主管英国的内部安全,他完全没有司法和社会治安方面的实操经验。刚刚被解职的原内政大臣布瑞弗曼是司法专家,曾经担任过英国的总检察长。
很显然,作为首相的苏纳克对竟然敢公开顶撞自己的布瑞弗曼已经无法忍受。而且对克莱弗利这个外交大臣也不是很满意。否则他就会直接找一个人来担当内政大臣,而不是搞这个换人游戏了。
目前,英国的内政外交都可以用乏善可陈四个字来形容,虽然没有发生什么灾难性的政治事故,但也看不到什么振兴的希望。英国的经济随着北海油田的逐渐枯竭而走在下坡路上,无论是作为前沿产业的电子信息、航空航天,还是作为基础工业的汽车钢铁,都已经逐步衰退。
传统的汽车行业,如今英国本土只剩下劳斯莱斯和本特利这两个产量很小的顶级奢华汽车牌子,根本支撑不起英国的汽车行业。航空航天业的头牌企业英国宇航公司,如今已经更像一家美国企业,而不是英国企业。至于信息产业,英国基本上是空白。
在外交上,英国一如继往地追随美国,而且基本上是亦步亦趋。哪怕是勒紧裤腰带,也要紧跟美国步伐向乌克兰提供军事援助。这在外交上没有为英国迎得喝彩,还断绝了伦敦最赚钱的生意之一,给俄罗斯的富豪们洗钱。
其实苏纳克无论换谁来当自己的内阁大臣,意义都不大。之所以会把卡梅伦重新请出来,恐怕是因为自己的班底当中确实没有什么可用的人物了。
卡梅伦是当过首相的人,不但有终身待遇,还有男爵的身份。愿意出山屈就外交大臣这么个职务,很可能也是看到英国政局以及英国保守党的风雨飘摇,他再不伸手拉一把,下一届大选就一定会输给工党了。
卡梅伦出山当英国的这个外交大臣,能挽救英国内外交困、外交不振的局面吗?很不乐观。卡梅伦在2016年被迫辞去首相职务的主要原因,是英国脱欧公投结果未如预期,英国人民投票决定离开欧盟,而卡梅伦是不赞成脱欧的。他再次出山,恐怕也摆脱不了当年那场全民公投带来的影子。
至于怎么处理英国外交当中的两个热点问题,也就是乌克兰战争和巴以冲突,卡梅伦也没有什么发挥的空间。无论换谁当外交大臣,都必须跟在美国的屁股后面说话,美国不改变对乌克兰和以色列的政策,英国就不能改。
目前英国是公开支持以色列在加沙地区采取军事行动的,这个政策显然是首相苏纳克在权衡之后定下来的国策。卡梅伦无论想改还是不想改,都改不动。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卡梅伦不会掉进巴以冲突的大坑里。以大英帝国曾经在阿拉伯世界里建立起来的影响力,以及卡梅伦担任首相是建立起来的人脉,他要在特拉维夫和各个阿拉伯国家进行斡旋,将是不可避免的差事。
大英帝国到底站在哪一边呢?站在以色列一边,阿拉伯国家很可能会威胁抽走在英国的存款。站在巴勒斯坦一边,又违反了美国的意志。所以,国力衰退的英国哪怕派出卡梅伦这样的老练政客,也未必能在巴以局势当中发挥什么作用。
至于中英关系,卡梅伦可以发挥的空间恐怕就更小了。卡梅伦当政期间,曾经和中国达成了修建铁路以及核电站的合作协议。但是特朗普上台之后,由于中美关系的恶化,跟风反中的英国政府很快就废除了这些合作协议,让英国失去了一个大规模改善基础设施的好机会。即使现在中美关系向缓和的方向发展,但英国政府出尔反尔的前科,中国对落井下石者的厌恶,都会给中英合作蒙上阴影。
因此这位保守党的新任外交大臣,很有可能仅仅是为了挽救自己政党的局面而出来救个场。想要借助卡梅伦的力量,挽救大英帝国已是昨日黄花的国运,只怕是不可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