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 如何看待上海财经大学一女博士拿不到学位,学院称「论文不符要求」?本人不服

对此事件还不是很了解的,欢迎先点阅这篇文章:
科研 | 因论文没发对期刊,上海财大女Ph.D.被通知拿不到学位!本人不服发送多封申诉邮件
本文转自我在该知乎问题下的回答,同时引用了其他几个高赞回答。
剧透一下我的核心观点:支持校方,期刊论文满足学院、学校的标准,是拿到博士学位的前提。
hui我有几个师兄一篇paper没发,撰写博士论文通过答辩就获得Dr. title了~
01 我的回答

留德华叫兽
六分教育,四分科普,360°聚焦硕博--德国数学博士,斜杠青年一枚,主业大厂摸鱼,副业自媒体&三个社区
公众号
首先
故事的女主角有点不讲武德了
自己论文和毕业那点事,应该一码归一码,还把院长及应用统计研究中心主任“拉下水”,真是躺着也中枪!

其次
故事主人公认为学校不该“以刊评文”。
去年《关于破除高校研究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意见》出台时,我发过一个视频。
大致观点是:和高考一样,现阶段我国还是应该以论文为毕业要求
回到上财的博士毕业要求
授予博士学位需要完成多项指标,包括至少独立发表三篇学校认定的C级学术论文。若博士学位申请人合作发表一篇B级学术论文,以3.6为系数折算为C级学术论文。
而主人公偏偏不往上财认定的期刊投稿,而是投往国防科技大学新创办的英文国际期刊Advanc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AST”),而且一投就是6篇!
“混”学术圈的大抵对于期刊的“好坏”都有点数。
例如我去年投的一篇读博期间的文章被所在领域一区杂志收录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不知名”的期刊给我发邮件邀请赐稿:

刚开始我还会谷歌查一查该杂志,后来我放弃了。。
因为我发现这些期刊我基本都没听过名字,总之给我的感觉都是求paper若渴,我随便投、秒间都能中?
当然一本杂志都是从无到有、从默默无闻一点点办起来的,我也绝无半点贬低本土期刊“AST”的意思。
吴莫萱解释,AST为国防科技大学新创办期刊,投稿为了支持国家刊物,“6篇全部投给AST,因为它们是一个系列,做一个连载”。
吴莫萱坚持认为,自己的论文质量较高,学校不应该“以刊评文”。
现在吴莫萱的唯一希望,便是校科研处和统管学院等相关部门,对她的2篇期刊论文进行评议。
但是,上财博士毕业要求已经明确摆在那里,既然选择在上财攻读博士,就应该follow规则。
上财学术委员会列举的博士毕业认可的期刊,至少是正规的、接受过国际同行检验的期刊,在这些期刊上面发表的文章,至少是国际同行peer review过的、相对公平的。
而现在把文章随随便便投到一个新成立的期刊,将事情闹大,希望校科研处和统管学院等相关部门对论文进行评议,在我看来:
1 不是国际同行评议
2 校方可能会为了息事宁人放低评审要求
那么,这是不是给以后博士毕不了业的博士生开创了毕业的“新路子”?
所以,如果女主角觉得自己的论文质量过硬,正确的方式,难道不应该是将他们投往校方认可的期刊,接受国际同行的评议么?
这位刚结婚、孩子尚不足周岁的博士生已获得一份上海某高校的教职,8月拟签合同,若未能取得博士学位,不仅收入会降低,且无法凭借应届生身份落户上海。
在欧美,博士延毕是非常正常和普遍的事情。
在德国,也有很多没拿到博士学位就入职公司,边工作边继续撰写博士论文,或者发表小论文以满足博士毕业要求的。
未能取得博士学位导致的“收入降低”和“无法凭借应届生身份落户上海”
这个锅不应由学校和学院来背!
最后,感兴趣的可以看看去年我的这个视频
02 知乎用户@Vincent 的回答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71268212/answer/1993670310
03 知乎用户@恶少恶言 的回答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71268212/answer/1993610134
04 知乎用户@刘志泉 的回答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71268212/answer/1991926849

硕博、科研交流群
关注公众号

留德华叫兽
六分教育,四分科普,360°聚焦硕博--德国数学博士,斜杠青年一枚,主业大厂摸鱼,副业自媒体&三个社区

·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