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为何道理都懂,却做不到?

《情绪运算》
定理:快乐和痛苦是一回事情

求证:马老师为什么退学
条件:①建议A,厦大情绪3,心理学情绪0。
②建议B,厦大情绪3,心理学情绪0,梦想动力3。
③马思A,厦大情绪2,心理学情绪3∽5,
梦想动力5。
理性证明:①建议A,无法理解心理学情绪,情绪3+0=3,x+y=z(x=z),没有达到理解马思A情绪的条件。
②建议B,将马思A心理学情绪理解为梦想,但梦想动力只可用于驱动一项情绪,建议B思想3+3存疑(画大饼),情绪3+0=3,x+y=z(x=z),没有达到理解马思A情绪的条件。
③马思A,建议A和B带给马思A的情绪反馈均为不理解,无法影响马思A的情绪因此建议无效。马思A,梦想动力5,思想3+2,情绪3∽5,厦大情绪2<心理学情绪3∽5。(写到这儿我产生了一种疑惑,好像人的思想和情绪都容易画大饼,但思想画的大饼往往会给情绪带来负面影响,而情绪画的大饼却能给思想带来正面影响,我好像突然理解内耗的本质了)
④∵没人能提供给马老师认可的建议且厦大的存在渐渐影响马老师的心理学情绪
∴马老师在情绪的压力上决然的选择了退学来遵从内心的情绪
感性推证:马老师提到的给建议的同学很有意思,看似边混文凭边学心理学是双倍的快乐,说的很有道理,实际这仅仅只是他的思想判断出来的,甚至他可能都没有把学心理学代入情绪思考,学心理学对于他来说是0分的情绪,于是3+0=3,x+y=z(x=z),看似有道理的建议就是像这样毫无用处。
若他真心想给有帮助的建议,就会先问问为什么非退学不可呀,为什么对学心理学如此狂热呀,真心的朋友是会进行情绪交互的。经过了解后,这位同学就可能站在马老师的角度用自己的思想思考得到2分的混文凭情绪,1分的学心理学情绪。会劝马老师起码混个文凭有保障,学心理学可以不用那么着急,毕竟俺们还年轻。2+1=3,x+y=z(x≠z),虽然结果可能还是一样的,但至少条件不等于结果,能让人感觉到这位同学有带情绪思考,至少会考虑考虑不会完全当耳边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