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我所知道的卢安克

2023-02-25 20:50 作者:Zima-Marshall  | 我要投稿

卢安克,1968年出生在德国一个中产家庭,大学时的他以交换生的身份来到中国,深入广西山区无偿支教了十八年,期间他与山区人民同吃同住,粗茶淡饭,粗布衣裳,在那时未经修缮的泥土路上一走就是半天的时间;他在夜里会译文写书,以此来维持生计,攒下的钱他就用来修缮教室,给孩子们买吃买喝,或是置办衣裳;他每周都会去留守儿童的家中去陪伴他们,围着火盆给他们补课、讲故事。

卢安克也是有家庭资产和家室的人,他的妻子也时时提及这件事,他在山区支教不仅毫无利益可图,这长久的分离甚至影响了两人的婚姻。可是卢安克并不后悔,他在接受采访时说:"我把我的一切都交给他们了,就连同我自己也都交给他们了,我的命好像和他们的命,连在一起……"在镜头下,令人难以忘怀的除了他那流利的中国话和其中的质朴辞藻,还有一双大手也遮掩不住的两行热泪。 卢安克在书中这样写到:"如果一个人为了自己的家,他的家人就是他的后代;如果一个人为了自己的学生,学生就是他的后代;如果一个人为了人类的发展,那么全人类就是他的后代。"他的胸襟,不可以说是不博大,,他的精神层次已然到达了一个高度。这让我想起了一个人,一位同样来自西方世界而为中国的发展做出贡献的伟人,毛主席曾经这样描述他:"……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他就是白求恩,一位为战时医疗工作牺牲的国际主义战士,如今我在卢安克身上看到了他的影子。我知道卢安克不是任何人的影子,他就是他自己,可是他的精神和所作所为和白求恩的一样伟大。

有人有媒体怀疑卢安克的动机,说他是间谍、是不怀好意,等等等等,可是我只看见了一个想要在异国他乡的不发达地区凭一己之力发展教育事业的人,一位满心想要孩子走出大山的人民教师。 我时常爱跟人说,我在卢安克的身上看到了资本主义世界中写在典籍中却几乎无人做到的价值观,简单的两个字:博爱,这样的精神已经超越了国家的意识形态,形成了一种近似神话人物的个人塑像。这样纯粹、博爱、对世界人民心存热忱的人,或许还有? 我今天写这样一篇文章,纯属长歌当哭。一个德国人在这片土地上挥洒青春,奉献自己,然而当今的我们,竟找不到原因。

我所知道的卢安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