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经济学考研二级学科介绍----劳动经济学

2020-02-19 11:49 作者:郑炳经济学考研官方  | 我要投稿

一、专业介绍

 

劳动经济学是应用经济学的一个分支,研究在市场中雇佣劳动形成的动态变化过程。劳动经济学研究活劳动这一生产要素投入的经济效益以及与此有关的社会经济问题的经济学科。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劳资雇佣关系扩展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与此相联系,劳工问题(包括工资失业、劳动时间、劳动条件、工伤事故与职业病妇女与童工劳动、劳资谈判、罢工等)日益突出,劳工运动不断发展。这是劳动经济学赖以产生的社会背景。其核心是如何以最少的活劳动投入费用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包括微观经济效益和宏观经济效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劳动经济学在中国已得到了初步传播。1928年,日本北泽新次郎的《劳动经济论》译本在中国出版。1929年出版的陈达(1892~1975)的《中国劳工问题》一书,论述了中国劳工问题的历史、现状和解决途径。1931年,朱通九的《劳动经济》一书出版。朱通九认为,劳动经济学是研究劳动者的经济行为的科学。20世纪20年代以来,中国还出版了一批有关劳工问题的社会学著作与法学著作,在一定程度上充实了劳动经济学的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苏联的劳动经济学传入中国。50年代初期至60年代中期,劳动经济学在中国获得了明显的发展,有的高等院校建立了劳动经济专业,政府有关部门和中华全国总工会建立了研究劳动经济问题的机构。80年代以来,劳动经济学在中国进一步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就业前景

 

劳动经济学虽然不像经济史、经济思想史那么冷,但也热不到哪去。究其原由,可能是劳动两字作怪。多年以来同学们对劳动经济认知上存在误区,很多同学一上来看到劳动两字会误以为这是让自己去当工人干活。提到人力资源管理,大家都知道是一门很热门、实用的管理学,其实劳动经济学是一门与人力资源管理特别接近的学科。比如人大的劳动经济学就和人力资源管理一起设在劳动人事学院里。

劳动经济学研究活劳动这一生产要素投入的经济效益以及与此有关的社会经济问题的经济学科。其核心是如何以最少的活劳动投入费用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包括微观经济效益和宏观经济效益。也就是说,劳动经济主要是用经济学的方法来研究人力资源的分配问题。而人力资源管理,就是指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对与一定物力相结合的人力进行合理的培训、组织和调配,使人力、物力经常保持最佳比例,同时对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恰当的诱导、控制和协调,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尽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以实现组织目标。也就是说,人力资源管理主要是具体的管理实践活动。

在美国,劳动经济学是经济学最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在经济学20多个分支中,按社会重视程度、课题数量及发表文章数量、质量等指标排序,劳动经济学排在第二位,仅次于金融经济学。劳动经济学在理论基础、技术手段、方法论以及做研究的资料积累、数据库等方面,都属于经济学中比较前沿、先进、成熟的学科,内容丰富,涉及领域非常广泛,内部有各种分支、理论流派和各种与政策相关的长期讨论的问题。

在这个意义上,劳动经济学比人力资源管理还好。人力资源专业能去的,劳动经济能去。人力资源不能去的,劳动经济也能去。人力资源可以做HR、猎头、行政、或相关管理工作。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是好找,但是毕竟人事岗位并非主流岗位,是可替代性比较强的基础岗位。而且人管专业去外企的多,专做销售的也多,相对专业门槛低,职业通道也窄。而劳动经济是硕士专业,供给少但高端,劳经专业的可以做人管,也可应聘要求经济学背景的职位,比如经济分析、研究预测等工作,就业面宽很多。

 

三、就业方向

 

1、商业银行,包括四大行和股份制商行、城市商业银行、外资银行驻国内分支机构

2、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等政策性银行

3、证券公司(含基金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金融控股集团等风险性很大的金融公司

4、四大资产管理公司、金融租赁、担保公司

5、保险公司、保险经纪公司。社保基金管理中心或社保局

6、上市(欲上市)股份公司证券部、财务部、证券事务代表、董事会秘书处等

7、国家公务员序列的政府行政机构,如民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8、高等院校人力资源、劳动经济相关专业教师;研究机构研究人员

 

四、开设院校

 

京津冀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对外经贸大学、中国社科院、首都经贸大学

天津:南开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商业大学

河北:河北大学、河北经贸大学

江浙沪

上海:复旦大学、上海财大、上海社科院

江苏:南京理工、南京财大

浙江:浙江大学、浙江工商

西南地区

四川:四川大学、西南财经大学

云南:云南大学、云南财经大学

贵州:贵州财经大学

广西:广西大学

华南地区

广东:暨南大学、华南师大、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福建:厦门大学

华中地区

湖北:武汉大学、中南财大、华中师大

安徽:安徽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财大

河南: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河南财经政法

东北地区

黑农江:哈尔滨商业大学

吉林:东北师范大学

辽宁:辽宁大学、东北财大

山东: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山东财经大学

西北地区

陕西:陕西师范大学、西安财经

甘肃:兰州财经

新疆:新疆财经

青海:青海大学

 

五、院校推荐及考情分析

 

大家能看到,开设了劳动经济学的院校少之又少。其中劳动经济学厉害的学校有:人大、南开、央财、厦大。尤其是人大,人大也有一些冷门学院,就业对不起人大的收分。但劳动人事学院绝对是性价比逆天的存在,它收分不像经济学院,财政金融学院那么变态,但劳动经济学的硕士签约单位以中央部委、大型国企和地方党政机关为主,比本院的人资专业就业质量还高,吊打很多名校主流学院的“高端金融IT就业”。

上述院校考研难度大,在北京,有一所好考但劳动经济学非常不错的学校: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首都经贸之前的校名是北京经济学院,北京经济学院的前身是1956年成立的北京劳动干部学校和北京实验工人技术学校。它的劳动经济学院是由原劳动经济系和人口经济研究所合并组建而成的。劳动经济系的前身是由原国家劳动部部长李立三同志倡议,于1954年创立的中央劳动干部学校,1984年以前劳动经济系是为全国唯一劳动经济学科点。该系是我国最早建立劳动经济专业(1955年),人事管理专业(1984年),第一批建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1993),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1998年)的单位,也是最早(1981年)获得劳动经济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2000年获得了“劳动经济”专业博士学位授予权,2002年成为北京市首批重点学科单位之一。2011年开始招劳动经济学博士。总而言之,劳动经济学是首经贸倾尽全校之力打造的王牌专业,不介意双非,基础一般,想在北京读研的同学不妨一试。


经济学考研二级学科介绍----劳动经济学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