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林肯访华,三个细节,美国“实力外交”彻底没戏

周末刚结束,不知道大家过得怎么样,但布林肯肯定是不好过。
我们都知道,在刚过去的这个周末,拿到机票的布林肯如约抵达北京,同秦刚外长举行会晤。从官方发布的消息来看,布林肯这趟来得还算值,至少中美双方实现了“坦诚、深入、建设性沟通”。不过要从布林肯的待遇来说,恐怕和秦刚外长对中美关系的判断一样,同样处于最低谷。
而对于布林肯所遭受的“冷遇”,不止布林肯尴尬,美国方面两个反应也暴露出了他们的心虚和尴尬。就在布林肯抵达北京当日,美国驻华大使馆更新了一条微博。微博内容倒是没什么稀奇的,就是转载了一下美国国务院发言人的的推特,说了点儿软话、客套话罢了。但配的一张近景图就有意思了。

这张近景图有多近呢?从咱们国内新闻媒体发出的现场照片来看,拍摄到的是包括在场接机人员在内的全貌。而美国驻华大使馆放出来的照片,则是裁了再裁,让画面上只留下了我外交部美大司司长杨涛、美国驻华大使伯恩斯和布林肯三人。
当然,美国驻华大使馆这么煞费苦心的截图,我们也能够理解。毕竟对于一向认为自己是世界中心的美国来说,中国给布林肯的接机规格实在称得上冷清二字。我们从现场画面就能看出,布林肯作为美国的二把手,不仅没有受到军乐、鲜花等接机仪式,没有秦刚外长的接待,就连红毯都没有了。到场的接机人员,更是寥寥无几,以至于下飞机热情挥手的布林肯,都没得到什么回应。
对比早早就把中国街景图放上了网站首页的美国国务院,以及热炒布林肯访华的美国媒体,这样的冷场显然是难以接受。不过当然了,他们也没闲着,毫不意外地又玩起了惯用伎俩——上滤镜。

可能是北京的蓝天刺痛了西方媒体的玻璃心,BBC和华盛顿邮报又一次给现场实图加上了阴间滤镜。尤其是美国媒体华盛顿邮报,为了表现中国天气的糟糕,也不知道加了多少层滤镜,完全不顾滤镜下的布林肯都脸色发黑了。
说起来,一向自信的美国,对于森林火染黄了美国半边天是充耳不闻,却如此费心在中国的天气上做文章,还真是可悲可叹啊。一时之间,实在是很难想象,这是那个声称要从实力角度出发同中国谈话的美国。而就是这个要搞实力外交的美国,在会场外还闹了个笑话。
对于外媒那些记者,我们实在是太了解了。于是没等中美外长会晤开始,刚拍了拍照,就把他们清出了会议室门外。而门外的外媒记者又在干什么呢。比如布林肯随行的彭博社记者,就在酒店大堂拍起了酒店的服务机器人,俨然一副没见过什么世面的样子。要说这帮人,一边想方设法把中国拍成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样子,一边却对着一个普普通通的机器人感到大惊小怪,我们真是不知道该说可笑,还是可悲呢。
从截图,到滤镜,再到给机器人拍照,美国的种种反应,不仅替布林肯旁证了这个周末不太好过,更是暴露了美国一众的扭曲、阴暗的心理。这种心理,让他们不仅无法直视自己的衰退,还妄图从实力地位出发同中国对话。可惜他们还没意识到,美国所谓的“实力外交”早就没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