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奸”李香兰:红遍全国的歌后,行刑前亮出真实身份,从容离开

1945年,日本投降,抗日战争宣告胜利。日本为侵略我国无所不用其极,甚至还曾尝试文化入侵,就是这举动使我国出现了一批令人不齿的“汉奸”。这些汉奸为了不切实际的富贵甘愿放弃祖国情怀,投奔日本成为其爪牙,可谓丧尽天良,所以在战争结束后我国便出现了一次针对汉奸的大清洗。

但凡事都有例外,一位在我国有着响当当名气的女汉奸,临判决时从上衣的内兜中掏出一张纸条。就是这张关键的纸条证明了她的真实身份是日本人,而使她最终无罪释放,日后还成为了中日友好大使,直到2014年以94岁高龄寿终正寝。这位女“汉奸”名叫李香兰,曾是当时在中国风靡一时的女星。
李香兰,原名山口淑子,于1920年2月12日出生于辽宁省灯塔市。生父名为山口文雄,旅居中国,当时因为被日方怀疑和中国抗日同胞有关联,为了保护自己的家人免遭日本人的迫害而选择举家离开沈阳。逃亡的途中,李香兰结识了一位俄罗斯少女,正是这位少女,李香兰在未来有幸能够拜师俄罗斯著名的歌剧演员,并凭借高超唱功成为歌星。

1933年十三岁的她在父亲的帮助下,认了山口的好友李际春为养父,从此拥有了她的中国姓名,李香兰。少女初长成,李香兰于成年时凭借美艳的相貌和甜美的歌声出道,很快便成为了红极一时的歌星,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渔家女》、《昭君怨》、《孟姜女》等一系列当时的流行歌曲都是她的知名作品,而一首至今我们都能哼唱几句的《夜来香》更是令她成为了上海“七大歌后”之一,红遍了大江南北。
李香兰的日本血统,中国人可能并不知情,但日本人一定知道。当时由日本人幕后操作的伪“满洲电影协会”看中多才多艺的她,一手包办了她的出道,并揽下了艺人后续的包装工作,李香兰后来“跨界”进入影视界也是他们的决定。这群人希望通过名气高涨的李香兰来达到文化入侵,“洗脑”中国人的目的,所以凡是李香兰参与演出的都是宣传日军,粉饰日军侵略罪行的电影。她的工作不仅是实现日本的文化殖民,还有鼓动她的中国粉丝为日本人效劳。

不得不说,明星带来的影响着实大,当时有不少人因为喜欢李香兰而改变了对日本侵华的看法。但邪不压正,始终有人能够保持理智而对她脱粉。1945年,日本天皇广播播放宣布无条件投降,成为战败国的那年,李香兰在她上海个人演唱会上以“汉奸罪”罪名被国民政府扣押逮捕。

这件事一经宣布便轰动一时,全国百姓都十分关注李香兰的庭审。当时被冠以“汉奸罪”的话,是难逃一死的,毕竟他们做的都是叛国的勾当,但确认其为汉奸的最重要的一个前提便是,受审人为中国人,女间谍川岛芳子就因为无法证明自己是日本国籍而被枪决。还原当时的庭审情况是,李香兰在被处死前,从上衣的内兜中掏出了一张字条,那是她朋友给她提供的能够证明自己是日本人的证据。

受审人的身份变化为日本人,便是另一套审问体系。按要求,只要不是日本最高司令官或屠杀过百姓的军官,一律是要释放回日本交予日方处理的。李香兰既然是日本人,那汉奸罪在她身上只能失效,她也因此捡回性命。
回到日本的李香兰以山口淑子的身份,在日本影坛中重新活跃了起来。38岁结识真爱并与之结婚,49岁成为当地电视节目的著名主持人,甚至因此和当时许多政治风云人物进行访谈,54岁更成为了日本参议院的一员。

李香兰还曾担任“亚洲女性基金”的副理事长,以此来代表日本政府向侵略战争的受害者、以及当时被掳掠去的从军“慰安妇”进行道歉赔偿。

在中国生活了二十多年的李香兰自然对中国还是有种别样的情怀,这种情怀促使她在55,58岁时先后两次重返中国进行访问。或许她其实十分憎恶战争,又或许她因当初所作所为愧对于中国,在平稳的年代里,她一直致力于中日友好合作和交流。2005年,已是85岁高龄老妪的李香兰曾在日本发表文章以示自己的立场,公开反对当时的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参拜靖国神社。信中“深深伤害中国人的心”这句话,可能李香兰不仅是写给首相看的,还是写给当年的自己看的吧。
2014年9月7日,李香兰逝世。她的故事如此,错对参半,终究只能留得后人来评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