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经典B《第一哲学沉思集》写作分享 |董百威


笛卡尔的哲学沉思
一、 笛卡尔如何谈论心灵与肉体
笛卡尔首先是区分理智与想象的区别。举个例子,对于一个多边形,比如说一千边形,对于我们来说,我们可以很轻易地使用理智的方法去理解一千边形;然而对于我们而言,我们是很难用想象去想象一千边形的,我们只能想象出一个模糊的图案。但对于一个六边形而言,我们也可以轻松地想象出来,很好地使用理智去理解。在我看来,是我们的大脑cpu不能很好地处理这么大,这么复杂的图形,也就是大脑的能力有限。
然后笛卡尔讨论证明想象的东西可能是虚构的,他认为想象的物体只是可能存在,也可能不存在。
接着笛卡尔研究想象是怎么得来的,他认为想象是先前的感官的观念,酸、甜、苦、辣、咸,痛,喜、怒、哀、乐……我们能感觉这些感官给我们带来的感觉,而且这种感觉是十分强烈的,十分生动的。于是笛卡尔认为想象都是由之前的感觉得到的。
正是因为想象可能是虚假的,所以笛卡尔开始怀疑事物的存在性。我赞同笛卡尔的想法,确实在生活当中,有很多事物的想象是虚假的,比如海市蜃楼,还有一个我个人感触十分深刻的,那就是鬼神,通过影视形象,我看到了呈现出来的鬼神,生活中我有时也会想象出鬼神,但鬼神是否真实存在是十分可疑的,这也能充分地证明笛卡尔的观点——想象可能是虚假的。
于是笛卡尔开始怀疑。笛卡尔首先将心灵与肉体分离开来,认为”我“就是一团思维,没有任何广延。首先”我“能感受到外界这些食物给我的感觉,而且这种感觉不是我自愿接受的,是强制性的。所以这些事物的思维一定不是源于”我“的,也不可能是上帝的。如果这些事物不存在的话,那就是上帝在骗”我“,上帝是不可能骗人的。所以因为我能感觉到外界这些事物给我的感受,这些事物就是存在的。肉体也是存在的。
笛卡尔思考:”我“感觉到痛,而”肉体“也会不舒服。”我“感觉饿,”肉体“就会想要吃东西,所以”我“是和肉体紧密联系的。我对笛卡尔的这种思考不是很理解,因为我认为痛和不舒服都是我的感受,但我确实认可我和肉体是紧密联系的,因为外界对”我”是不可能造成伤害的,但外界能通过肉体使我产生感觉,产生一种不好的感觉,这也算是一种联系吧。
接着笛卡尔研究产生感觉的原因。他研究过后认为产生感觉的原因是身体和心灵的共同器官受到了外界的刺激。
第六沉思我读过好几次,其中的几点还是没搞明白逻辑,没弄清楚缘由。不过我对其中的一点很感兴趣,那就是疑梦论证。当我们认为眼前的一切感觉是如此的真实,如此的可靠时,我们怎么证明我们不是在梦中。有如庄子梦蝶,庄子不能分清他到底是梦到了蝴蝶,还是蝴蝶梦到了庄子他自己。有意思,这是一个有意思的想法。因为梦境的真实感,导致我们没法凭借可靠的例子去判断我们是在梦里还是在现实中。讲一个不好意思的例子,在我小时候,我印象十分深刻,我每次尿床的原因都是因为在我梦中我梦到我尿急,我找到了厕所,然后在上厕所,结果就尿床了。尿急的感受是真实地,梦到的厕所也是真实的,以至于我每次尿床都有一种被人深深地欺骗了的感觉,导致有的时候在现实生活上厕所时也会怀疑是不是有人想骗我上厕所害我尿床。所以我十分认可笛卡尔的观点——感觉是靠不住的,当然包括女人的第六感这种东西。所以一切也变得可疑起来,可惜我没有去深究,要不然我也有机会成为“笛卡尔”。
二、第六沉思与第二沉思的不同
在第二沉思中,笛卡尔提出:思想是不能怀疑自身的。也就是那著名的“我思故我在”。整个第二沉思是阐明证明心灵比形体更容易认识,也是为后面的沉思奠定一个基础。而第六沉思是具体证明外界事物,肉体的存在性。跟第二沉思有着明显的区别。
我对其中的“思想是不能怀疑自身的”这句话十分感兴趣。思索一番,这句话是没错的。再想一想,很多悖论就是这样的。比如:“世界上没有什么是绝对的”这句话本身就是绝对的,全能的上帝能不能造出他举不起的石头……这些想法让我看到了哲学有意思的一些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