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梦女郎》用音乐致敬人生

人人都有梦想。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做梦容易追梦难。
如果想要达到梦想成真,那更是难上加难。
对于在流行乐坛苦苦打拼的大多数歌手来说, 成为明星是他们的终极梦想。
有的人为了梦想,在追梦路上,不惜一切,付出各种代价也在所不惜。

《Dreamgirls》作为一部以60年代美国流行乐坛盛及一时的女子组合-The Supremes为蓝本改编的歌舞电影,讲述的就是三个黑人女孩在美国流行乐坛追求自己音乐梦想的故事。剧情基本按照Motown唱片公司和The Supremes组合的发展史来,以底特律为舞台,穿插进了民权运动 (civil rights movement)相关内容。

The Supremes乐队是60年代在美国流行乐坛盛及一时的女子三重唱组合,是美国最著名最有影响力的乐队之一,在美国音乐发展历程上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
集歌唱外貌于一身的The Supremes,50年代中期成军之初,原名为Primettes,成员包含Diana Ross、Mary Wilson、Florence Ballard及Barbara Martin,60年在Lupine唱片发行一张单曲后,被Motown创始人Berry Gordy招揽旗下。在当时的白人和黑人中间有极高的人气,是少有的可以跨界的人气组合。

The Supremes
她们也成为了全球女子乐团的典范,也是最为畅销的单曲制造机,更是光荣进入名人摇滚殿堂、并成为黑人音乐大本营Motown唱片旗下最引以为傲的女子兵团。
从某种程度上讲,The Supremes的成员们都是名副其实的追梦女孩,在民权运动兴起,时代交替的大环境下,在美国乐坛闯出一片天,达成了自己的音乐梦想,成为全球倾慕的歌唱团体。

The Supremes
在《Dreamgirls》这部电影里,由美国流行歌坛天后Beyonce饰演唱功稍弱但因为外形靓丽而上位成主唱的蒂娜(影射的原型就是Diana Ross)。
据说Diana Ross本人非常不喜欢这个剧本改编的电影以及音乐剧,可能根本原因是一分版权费都没有收到,就莫名其妙被人偷走了自己的人生故事,甚至剧本被改编也没有过问过自己的意见。

Diana Ross
Jamie Foxx明显就演的是Motown的创始人Berry Gordy,在电影中通过买通电台等手段逐渐将被社会主流不齿的黑人音乐打入市场,让所谓"race record"逐渐成为主流。

Berry Gordy
从根本上讲, 最开始的流行音乐应该起始自19世纪的美国,而当时美国的流行音乐多来自于黑人音乐。
但直到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黑人的地位都仍然是极为低下的,当时黑人音乐那些所谓的成功,原来都仅限在黑人团体之内,根本进不了大雅之堂。
在这种大环境下,在60年代,Motown共有79支单曲打入美国总榜前十,这对于一家独立唱片公司来说可以说是奇迹了,当然这也与民权运动的蓬勃发展关系密切。

好莱坞盛传:“死亡容易,拍音乐歌舞片难”。《Dreamgirls》这部歌舞片作为美国黑人影史上投资最高的影片,全球票房1.5亿美金。Dreamgirls也不免存在有在叙事和歌舞情节的平衡问题。Dreamgirls从默默无闻到逐渐成名时用流水帐一般的交待方式,忽略了在一个由潜规则支配的娱乐圈想取得成功所要克服的艰辛和困难,因而也使影片宣传的“励志”主题内涵受到削弱。

事实上,影片绝大部分的笔墨是在讲克蒂斯如何利用明星吉米的影响力使Dreamgirls受到关注,又如何通过改变组合的主唱和歌唱风格进行商业化包装并最后达到事业顶峰的过程。

影片中涉及到主人公内心情感和现实矛盾的情节其实并不多,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也许是主唱埃菲在组合走大众化路线时的位置更替和退出,以及后来蒂娜等人在克蒂斯商业操作中对音乐创作和表达的反省。

虽然影片内的大量原声歌曲种类跨度之大,但没有留给主人公足够的用音乐表现真实情感的机会,以至于Jennifer Hudson在演唱"And I Am Telling You I'm Not Going"、"I Am Changing"等曲目时将情节展示变成了一场自己的个人秀,并博得观众们的阵阵掌声甚至是尖叫,有人甚至认为由Jennifer Hudson扮演的埃菲才是本片的灵魂。
从剧中胖丫头詹妮弗·哈德森的角度,《追梦女郎》无疑是一部典型的励志片了。

在剧中,她先是作为三人音乐组合“dreamgirls”主唱,然后又因为自己的体型及面孔被拿下,然后生活陷入困境,而后在自此崛起中还遭遇到被人剽窃作品的挫折,但最后还是凭借自己的能力,获得了认可。戏中戏外,都是经典的励志好戏。
Jennifer Hudson不仅仅在《追梦女郎》中是励志的,她本身的存在就是一个励志的经典。一个未经任何培训的原生态歌手,2002年第一次参加“美国偶像”全国海选,尝到失败滋味。随后的两年中,她都卷土重来,终于在2004年闯入福克斯选秀节目的前三名。虽然没有获得最终的冠军,但她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而到了《追梦女郎》里,更是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一举拿下了奥斯卡最佳女配角的金像奖。尽管Diana Ross本人非常反感本片,扬言将采取公关手段阻止影片获奖,但最终Hudson还是拿下当年电影界几乎所有的最佳女配角奖。而且在剧中的风头完全压住了同样由乐坛进军影坛的大姐大Beyonce,成为了整部片子中最为耀眼的一个。
我们很难讲谁才是这部电影的主角。
我们能看到的只是一个冷酷内敛、拥有敏锐的商业眼光和超人的策划能力的音乐经纪人;

一个声音缺乏“个性”、却有着符合大众审美情趣的外表的歌手;

或者一个有着独特舞台风格、却正在陨落的老牌歌星……

而这些人物在影片中永远被置于舞台的正前方,至于他们在台后的梦想、追求、自我、思考和转变我们则无从发现。也许对于情节,我们并不需要去追究太多。对大多数人而言,能够拥有一场豪华的音乐盛宴已经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