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1人作画能有多炫?来看作画MAD般的清华美院毕设 | AniOne专访

2019-07-09 13:16 作者:动画学术趴  | 我要投稿



“这个镜头我整整画了一个月,头发都掉了好多”


文/ 三口 编/ 彼方


今天小趴给大家带来的「AniOne线上展」专访是来自——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动画专业刘子涵的动画毕设作品——《水源》


水源

AQUA

刘子涵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水源》作品海报

话不多说!让我们快来先欣赏下作品吧!

《水源》完整版


— 故事简介 —

这个动画短片讲述了两个身高大约几厘米的水精灵,在雨天从云端降落到民居中的故事。她们被困在了里面,在经历了一番冒险后,最后成功从屋子里溜了出来。


— 作者介绍 —

刘子涵

导演、分镜、原画、场景

759072704@qq.com


— 角色设计 —


早期设定练习



— 场景设计 —


—故事板设计 —


— 作者专访 —

学术趴:刚开始看到片名《水源》还以为是个环保相关的主题,没想到是这么一个可爱的冒险故事,子涵最初是如何想到这个故事的?能和我们分享一下创作的灵感来源吗?

刘子涵:这个故事我一开始是想做个个头很小的主角。我们所接触到的生活环境在它们看来十分巨大,然后去思考怎么让角色和这样的场景去产生互动。

另外就是我平时研究日本原动画比较多,希望视觉上的运动能更加丰富,也更具表现力一些。然后就在想角色如何和这种表现力结合,最后就想到了两个小雨滴从天而降这个主意。当时大三时想到了这个点子,然后去找老师交流了一下,他也觉得挺有趣的。我就接着把思路完善下去并开始收集相关的资料。

  

学术趴:原来是这样~非常喜欢故事里小雨滴变身这个设定~

刘子涵:谢谢~这个我还是希望做出比较让人眼前一亮的效果,能被喜欢真是太好了。设定上是她们俩接触其他的水分来改变自己的体积(以及发生视觉上的年龄变化)。眯眯眼的妹妹的形态就一直发生着持续的变化。

 

学术趴:感觉故事的节奏和转折都安排得很好,一些细节上的设置非常有趣,像用酒来醉倒狗狗,以及海绵的细节铺垫等等….能和我们分享一些关于剧本创作的想法吗?

刘子涵:一开始还不是想用海绵,还考虑过用毛巾、地毯或者让她们掉到土壤里被植物吸收。但是因为篇幅有限,就决定用最简短的方式让观众留下印象。

我觉得海绵比其他的选项都更直观与合适。首先海绵就是能够吸水的(虽然我把吸水性做得很夸张),再加上海绵的视觉符号很明确,哪怕我做得很简略很卡通也容易被识别。因为大家都看过海绵宝宝。(但也被说过这个看着很像奶酪hhhhh)只能说它放在洗碗台会让人不那么容易去那样联想了ORZ。

学术趴:开始片头感觉有个海绵的小铺垫感觉还挺好的~

刘子涵:是的,作为一个关键物件能让它首尾联系起来,这也是我放弃了其他的idea的原因。关于把狗醉倒那里,狗狗在这里面可以作为一个外力阻碍,野外boss(中boss)一类的定位存在。它代表片中的一个小高潮。但作为对立面我也希望能把狗展现得很可爱,而不会被姐妹俩打得太惨,所以选了一个比较折中的手段,让它醉倒不省人事,这样退场。这个点子应该说是来源于猫和老鼠。猫和老鼠里有挺多角色在喝醉后性格转变,或者睡着了的桥段。让酒成为了一个剧情转变的符号。 


学术趴:在故事后面把狗狗醉倒以后 有一个妹妹被红酒吞噬的情节能和我们讲讲关于这和个设定的想法吗~

 然后被酒吞噬那里,我曾经一度想处理成妹妹解决了狗之后,酒劲上头发酒疯。不过那样会变成妹妹和姐姐直接冲突造成伤害,也不太符合这个比较偏向可爱的氛围。所以就处理成“酒”本身的暴走,这样可以把矛盾和仇恨从妹妹身上转移开。我一开始还想得挺中二的,把“酒”当成了一个“新的力量”的符号,但会付出代价2333333。


学术趴:hhh当酒从酒瓶里自动喷出来的时候真的很像什么神秘的力量。 

刘子涵:是的,我想把那里做出一点仪式感233333,把酒杯当做祭坛那样的感觉,然后就是献祭之后召唤仪式成功了(当时大概是抱着这个念头去画的。


学术趴:片中这段”狗狗追逐小水滴“片段的运动镜头真的完成的太棒了!想问下子涵是如何把控角色和大幅度的场景变化下的空间关系的呢?

刘子涵:这个啊,这个镜头我整整画了一个月,头发都掉了好多!

 

学术趴:哇!

刘子涵:首先我要感谢一下我的同班同学莫非,我在片尾的3D协力有写。因为这个故事发生的空间比较具象,当时我还是画了些场景位置和大小布局。然后想角色怎么调度,但很多地方比例关系挺难控制的,而且静止的背景对调度限制也比较大。我就请莫非帮我建了一个3Dlayout,一个粗略的房间模型。

 

学术趴:最后呈现出的空间感真的非常好~

刘子涵:我让他把里面几个镜头(狗追小精灵的镜头和它前面三个)的摄影机调度做出来。但因为他自己一个人做3D毕设也很忙,所以我就对着他输出的几个3Dlayout视频来抽帧,然后在里面画角色表演。最后背景我又自己勾了一遍线,做成了背景动画。就没让莫非帮我渲染。

首先这个还是挺难画的,画错一点都很明显。不过有了这个背景动画后,我对角色的调度自由度高了很多。当时另一个比较难的问题就是想做出狗或者长发的精灵姐姐在一边跑时一边和场景的互动感吧。我也参考了挺多追逐戏的表现,发现横向追逐还是比较多的,因为比较好表现。但是那样的紧迫感比较弱,喜剧感倒还不错。

这里我还是比较想表现一些紧迫感,所以用了偏向纵深的调度这里还是参考了一下日本动画人博览会第6集里的一些构图layout。因为确实纵深调度效果很好。

《西荻窪駅徒歩20分2LDK敷礼2ヶ月ペット不可》片段

学术趴:的确感觉这样纵向的效果会更好~狗狗在后面就像怪兽一样

刘子涵:对,你会时刻感觉到它马上就追上你了。关于这个怪兽的感觉,我还做了一个处理,就是背景动画和姐姐的运动,我都是一拍二,一秒十二张的去画。但狗的动画,大部分是一拍三,一秒八张,只有它扑上来那两次用了拍一拍二。

这个还是看特摄片想到的,表现巨大的物体一般来说它的运动会比较慢,为了表现偏慢的动作,所以用的动画张数会更少一点,观感上你会稍微觉得狗比姐姐跑得慢一拍。不过因为是个紧迫感强的镜头,这个动作快慢我也没区分得很开。

学术趴:嗯嗯~但我们可能想不到在后面还有这么微妙的处理~怪不得最后呈现的效果这么好

刘子涵:关于狗的动作描绘,我得感谢曾悦佳给我提供了她家的巴哥犬(巧克力)的很多图片和视频素材。这个镜头另一个处理就是把整个镜头的时间分成了大约三段吧。

 学术趴:分成了三段是指?

刘子涵:狗第一次扑上来姐姐翻滚躲过,第二次扑上来后姐姐从柜子底下滑过去,两次扑空之后狗依然迅速的追上来,姐姐只能绝望尽量拉开他们的差距。大概处理成这样三个节奏点,也是让观众在看追逐时不会觉得太平均,有一些紧张舒缓的起伏。追逐戏也会显得有变化一些。

 

学术趴:感觉大家看完片子的大家一定都会感慨“这个作画太厉害了吧”,哈哈想问一下子涵在平时是如何练习原动画的?有什么好的学习方法和心得可以给学弟学妹们的吗?

刘子涵:我在大二刚练习原动画的时候,当时是受了学姐黄黎婕(去年动画毕设《猫饭》的作者)的影响,会做一些有主题的小动画练习,每个练习就几秒,做成一个gif这样的。比如这个gif画跑步,下个gif画爆炸。

一边练习也会一边参考优秀的原动画,看他们怎么控制时间节奏,还有动态造型。像anitama的月作画MAD,还有sakugabooru,这些都提供了很多动画素材供我学习。越画会越觉得,不是把动画张数堆积多了,动画流畅了就厉害了,那些用最精简的pose和张数表现出最好的视觉效果,像矶光雄,本田雄,堀刚史我都觉得很厉害。

有针对性有目标的去对自己的动画基本功进行巩固练习吧,学生们学原动画一开始肯定都会画小球弹跳,画走路画跑步。但交完结课作业后这个练习不能停下来,要持续坚持下去。包括我大三做了一个短片作业《WAND》,其实也是针对角色耍棍表演,还有爆炸的一个阶段练习233333。

《WAND》爆炸片段


《WAND》耍棍片段

学术趴:之前有看过!对那段耍棍的片段印象很深~

刘子涵:那个片子20来个镜头我其实只想画耍棍和爆炸那三四个镜头,所以别的画得还挺敷衍。

 

学术趴:感觉子涵现在的作画是比较偏向日式,不知道在之前的练习的时有尝试过偏美式的风格吗? 

刘子涵:美式我也有在研究,不过我会觉得日式的动画里运动会更有主次关系。运动起来会有想强调的侧重点,这方面比美式明显,而且相对来说日本动画用的张数更少更省,那边的思路也更适合学生去学习,因为学生人少做全动画太难了23333,还是有限动画合适。美式我更多是看运动轨道和肢体表演,不过目前实践不多。


学术趴:哈哈有道理,刚说到子涵去年的作品《WAND》,当时看的时候对里面的动作表演印象尤为深刻,且在今年的毕设《水源》里角色表演也是相当出彩的一部分,想问下子涵一般是如何构思角色的动作表演的呢?有什么经验分享吗?

刘子涵:首先我比较喜欢画女孩子的动作表演我也不知道为什么相比画男性,我对女性表演更有思路。我现在构思角色表演的思路会觉得想牵一发而动全身。本来你只是想做一个局部的动作,但把全身其他部位都关联起来一起动,有层次的动。本来只是一个”位移“就会变得像”表演“了。

此外就是角色的运动除了运动本身,还要做出额外的情绪吧,有时候这些动作会显得比较多余,但是对情绪的表达是正确的。比如妹妹撞到背后酒杯的镜头,她头和手的多余动作就挺多,但很有必要。

除了运动本身外,我觉得一个还挺重要的一点是把摄影机也当成一个角色,让他参与到角色的表演中,甚至一起互动。《WAND》的耍棍镜头我就故意做得角色和摄影机互动很强烈。我目前画角色表演还是在运动中做加法比较多,先想着让角色动起来,再想着这个运动怎么正确,然后还要再思考这个角色的运动能不能更丰富,更有趣一些。处于一个得持续加把劲的过程。

还有一个思路就是尽量少做类似的重样的动作吧,时间节奏也是尽量保证不重复单调。保证运动的丰富度。总之就是从各方面思考观众怎样才会获得更好更有意思的视觉体验。

 

学术趴:就觉得子涵在动作接动作的转变上处理的很灵活~几乎没有卡顿和不自然的地方

刘子涵:因为动作与动作之间不能真的停下来,除非这样做很有必要。角色只是运动变缓,然后他准备着下个运动的预备动作。停下来会让观众会思考这个片子是不是卡顿了,会有这种感觉的话我就还会再修改。如果是角色不动的话那环境就需要在动。比如红酒妹妹和狗对峙的镜头虽然角色都没动,但旁边的小水泡一直在动。

 学术趴:原来还有这个小技巧

刘子涵:总之整个画面不能突然停下来,需要有一个元素保持运动的趋势。

 

学术趴:看片子的时候觉得音乐和画面的节奏配合的非常好~想问下在创作时关于声音和画面方面你是如何考量的呢?

刘子涵:声音我一开始给做音乐的同学列了一个密密麻麻的音效需求表。但是我跟他说音乐可以多跟动作合拍,有些音效不用做。就比较类似米高梅动画的感觉。然后他真的做到了用音乐代替了很多音效2333333,把音乐写得很满。这个过程还是持续了半个月,因为我们就在同一个教室作业,我听到他有哪段节奏表达的氛围不对马上就让他改了。最后的效果我觉得比我想得要好,特别感谢王三一同学。

学术趴:明白了!子涵一个人做毕设的工作量应该挺大的吧…你在创作过程中的各个阶段(前中后期)是如何进行时间规划的呢?

 刘子涵:我前期开始得比较早,在大三第一个学期就有了这个毕设的主意,当时我还没做《WAND》。得到老师的认可后我就一直在改剧本,添加idea,大三暑假实习的时候画了第一版分镜,总之先把分镜画出来了,虽然和现在成片的版本有一半都不一样。然后我就一边做《WAND》一边反复改分镜持续完善它。

 大四第一个学期要毕设开题时给老师看剧本和分镜就轻松了很多,就改了一些小片段,没有做很大的改动调整,大四寒假前我就开始中期画原画了。中期持续的时间还挺长的,我从去年12月份开始画原画,直到4月22号我才完成全部的第一原画工作。然后又花了整整一个月清线稿,到5月24号才把线稿也完成了。

其实时间一直来说还挺紧张的,最后也是刚好做完赶上了美院的展映和答辩。还是请我女朋友列了一个制片表来记录我的工作完成计划。才能比较有条不紊的做完。

 

学术趴: 原来这么早就开始准备了,在片子作画量这么很多的情况下最后能如期完成真的太好了~

刘子涵:毕竟作画还是我片子想表现的一个重点,要是不多花点功夫其实会等于白做。

 

学术趴:效果真的很棒~那子涵认为你为这次在创作中遇到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呢?

刘子涵:最大的困难啊,应该是场景氛围的表达了,这是我的短板,我整个大学期间大部分时间都在练习画角色和原动画,对场景表现我一直没有做多少练习,而且我直到5月25我原画画完才开始画场景,工期又很紧张,画的场景吧自己也不是很满意,但很难达到我想表现的效果,就很苦恼。这方面还是后期出了很多力帮我润色了一下场景氛围。

 另一个困难就是整个毕设进度管理。和《WAND》比,这个毕设的工作量是两倍甚至三倍,做《WAND》时我顺着画就画完了,但《水源》的工作量,我不专门建个网盘,弄一个制片表,再找个人来帮我安排和其他同学的工作交接,真的有些力不从心。


学术趴:哈哈,论制片的重要性~

刘子涵:制片真的太重要了,制片是爸爸,论宫森葵为什么是《白箱》的女主角。

 

学术趴:哈哈那和之前的作品相比,子涵认为这次毕设有什么进步和遗憾的地方吗? 

刘子涵:进步就是多尝试了很多东西吧,而且表现效果也还不错,像狗的表演,两个角色的互动,液体的表现,背景动画还有一些摄影机调度和光影氛围的表达。

遗憾就是这个片子还是受限于主创是我一个人,包括场景表现上有很多地方还是不如意。我还挺希望能够多位主创的合作做片子,很期待那种思想碰撞。不过在清美学动画的同学比较少,这点难以实现。一个人制作的话,有很多缺点是如果没人提醒自己是发现不了的,虽然导师可以充当这个提醒我的角色,不过果然还是时刻有人监督自己,有更多不同意见的好。

学术趴:最后给学弟学妹些做毕设的建议吧!

刘子涵:就是前期一定要提前开始做!大二大三开始想都不算早,你越早出了一个初步的剧本或分镜,你就有更多时间去填充和完善它。剧本和分镜都落实到纸上,别只放脑子里。

另一个就是片子在三分钟以上的话还是尽量去做制片表安排进度吧。毕设不是个一阵一阵爆肝的东西,比较推荐规律作息。从学期开始就每天保证画个8小时比最后再来爆肝要强得多。

做前期的时候多自己给自己提问题,多否定自己,就模拟被老师问你为什么要做这个题目,你为什么要用这个点子,然后自己先思考和解决了。这样在真正面对老师时,老师给你的阻力会小很多,主要还是这个。

学术趴:嗯嗯!非常感谢子涵耐心细致的解答,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创作上宝贵的经验和建议!这次的采访到这里就结束啦~非常期待之后您更多精彩有趣的作品!


本文来自「动画学术趴」,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我们需要 全职编辑、全职运营,有意者可以投稿至 babblers@163.com。

1人作画能有多炫?来看作画MAD般的清华美院毕设 | AniOne专访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