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蓝田猿人头盖骨的发现和意义
陕西蓝田猿人头盖骨的发现和意义
《文物》 1965年01期 汤英俊 计宏祥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硏究所1964年和有关的科学硏究机构,大专院校与生产部门协作,在蓝田地区进行了综合性的地质考察工作,收获很大,各个单位都取得了可贵的成果。我们在此着重谈谈猿人头盖骨的发现和意义。
1963年这个硏究所的工作同志在离西安43公里的蓝田县满河右岸泄湖公社陈家窝村附近(图三),在第三纪晚始新——早渐新世的灰白色砂岩层之上,为华北各地常见的第四纪中更新世红色土(老黄土)中(图一),发现了一个猿人下领骨(图五下),经吴汝康的硏究,认为这个猿人下领骨和周口店"北京中国猿人”相比很类似,但又有所不同,因而把它定名为“蓝田中国猿人”(见《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8卷1期,1964年)。同时与“蓝田中国猿人”共生的哺乳动物化石,据周明鎭硏究,计有北豺、虎、葛氏斑鹿、李氏野猪、方氏黜鼠和象等,这些化石组合基本上都是森林性的动物,其时代与周口店第一地点大致属同一时期(见《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8卷3期,1964年)。
1964年这个硏究所又组织了规模较大的调查发掘队,除了塡制一部分新生代地质图外,又担负了古脊椎动物、古人类和古文化的调査发掘和硏究任务。今年的发掘,分为五个地点进行,其中有两个地点是发现过猿人化石的,一是1963年发现猿人下领骨的陈家窝村,另一处就是发现猿人头盖骨的公王岭(图四)。
公王岭位于西安东南六十多公里秦岭北麓,满河的左岸,公王村背后。公王岭的地层大致是如此(图二):下部为第三纪上新统的一套棕红色砂质泥岩与风化较深的砾石层,其上为一套厚约30余米的砾石层,再上即为带有褐红色条带的黄土状堆积物,猿人头盖骨即产于此层之中的下部。这里的哺乳动物化石很多,都是成堆的堆在一起。1964年5月22日发见了一颗猿人牙齿。由于这颗牙齿的发现,引起了全体工作人员的极大注意。在这颗牙齿的下面,还有一大堆化石,但是化石很密集、松软,难以一件一件地取出,而且又考虑到在这堆化石里面还可能有猿人化石发现,因此将含有化石的大块堆积物,整块的从地层中取出,装成一大箱运回北京修理。在同年10月上旬由这个化石堆中,又修理出一个猿人牙齿,到10月12日修出一个猿人头盖骨(图五上)。
和猿人头盖骨一起发现的哺乳动物化石,据杨钟健等的鉴定,计有前东方剑齿象、硕弥猴、直隶狼、小古熊、剑齿虎、三门马、蓝田大扁角鹿、中国古野牛和中国漠等17种哺乳动物化石。根据发现地点的地层层位和上述化石所表明,初步判断含猿人头盖骨的时代至少是第四纪中更新世的早期,或还有稍早的可能。这说明比周口店的“北京中国猿人”及陈家窝村的“蓝田中国猿人”下颔骨为早,估计离现在有50-60万年了。从发现的哺乳动物化石组合来看,这种猿人生活于附近有茂密的森林,水量也比较充沛的环境中。例如硕铺猴、豹等是生活于森林之中,而犀牛和象是表示当时的气候是比较温暖而湿润。当然附近也可能还有比较狭小的平原,三门马与大扁角鹿则适宜于这种环境中生活。
与猿人化石同时代的旧石器,尽管分布的相当广泛,但已采集的材料却不够典型,数量也不多。据贾兰坡等的硏究,在泄湖陈家窝村的“蓝田中国猿人”地层中及其附近,有石片(打制用的原料与“北京中囲猿人”相仿,主要用脉石英作为原料),小型砍斫器(原料为石英岩,在打制方法和大小上与周口店第十三地点及丁村遗址中相类似)等。在公王岭含猿人头盖骨化石地点没有找到石器。但是,在附近地表拾到几件石器,其中有一件是圆盘大型刮削器,其表面包有一层坚硬红黄色的钙质外壳,推测来自第四纪红色土中。
人们之所以重视人类化石,是因为它是说明人类起源与发展的眞凭实据。目前能够把人类的演化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猿人阶段、古人阶段和新人阶段,就是根据人类化石来划分的。这虽然还只能说是个大槪的轮廓,但已完全证实了恩格斯的“劳动创造人类”伟大学说的无比正确性。
为什么人们如此重视头盖骨呢?即是因为在头骨上所显示的特征最明显,最突出。脑壳的厚和薄,脑盖的高和低,脑量的大和小以及眉骨发达与否,等等,都是说明原始或进步的重要性质。举例来说,脑壳在人类演化过程中是由厚逐渐变薄的,爪哇猿人的脑壳的平均厚度是10毫米,北京中国猿人平均厚度为9.7毫米,尼安德特人平均为7.2毫米,现代人平均厚度为5.2毫米。这次由公王岭发现的猿人头盖骨按厚度来讲比爪哇猿人还厚得多。脑盖是由低向高发展的,爪哇猿人的脑盖低于北京中国猿人,而公王岭的头盖骨比爪哇猿人的还要低。人的脑量是从小增大的,爪哇猿人的平均脑量为860 C.C.(775—900 C.C.),小于北京中国猿人的平均脑量1 052 C.C,(850—1300 C.C.),古人(平均为1 400C.C.)又小于现代人的平均脑量为(1 500 C.C.)。从公王岭头盖骨的低平和厚度来看,至少也会小于北京中国猿人脑量的。
蓝田境内公王岭与陈家窝村两处的猿人化石的发现,不但增加了世界猿人化石产地,而且也扩大了猿人地理芬布范围。它标志着在我国境内埋藏着丰富的古老人类化石,我们可以推测在蓝田地区,以至沿秦岭北麓的关中盆地和我国北方广大地区内,可能是发现人类化石最有希望的地区。
蓝田的先后两次猿人化石的发现,在古人类的硏究中又提供了新的材料,塡补了人类进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特别是提供了比著名的“北京中国猿人”时代还早的猿人化石,更显示了它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