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田丸》第三十七集——信之

作者:戯鬼君
这一集还挺符合个人之前的预期,有着意料之中的伤感,也有着意料之外的情节,看着下一回中几个主要角色都将有容貌的变化,也预示着剧中的时代将走向一个新的阶段。所用绘图均转自推上丸绘,文中如有明显的地方还望小伙伴们批评并指正!
侃剧:
或许,这一回会是《真田丸》“秋之章”中写法最为精妙的一回,几乎每一笔似乎都带着两层,乃至多层的意味去架构剧情,下面以“父弟命”与“离人泪”两个板块来分析这一回。

父弟命
这一回的开场是两对父子的戏。从两对父子的状态对比上来看,似乎可以成一个对角线的对等状态。作为败者的真田父子,信繁已知胜负已决,冷静处之,而昌幸面对不败而败的状况,心有不甘,满怀着恨与遗憾。作为胜者的德川父子,家康对没有攻下上田城一事不以为意,而不胜而胜的秀忠则对此事念念不忘。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昌幸父子的戏份。在《真田太平记》中,真田父子二人的状态其实也是昌幸不甘,信繁冷静,不过《真田丸》中此时昌幸的情绪则比《真田太平记》中的昌幸要更重上十分。昌幸这种恨与不甘也成为本回中重点塑造的一个点。
这种情绪上的加重也更好地解释了昌幸为何要攻击森忠政等人的军队(即本回所演昌幸出阵杀敌一段)。剧中,昌幸出阵的情节有两回。而两回出阵前,昌幸从情感上都受到了极大的刺激。第二回“决断”中,得知武田灭亡的消息,昌幸大悲,这也是本剧中昌幸第一次流泪的场景。那一回的出阵可以视为是武田灭亡后,昌幸一段新的开始。这一次则是昌幸不甘情绪的宣泄。
一方面是昌幸用战争来宣泄自身的情绪,另一方面则是信繁得悉了关原后的新动态。虽说鬼君也遗憾关原没有拍,并且连PR里的光荣地图也没有再演示,但是剧中这种真田家视角上的塑造,确实挺出彩的。比起本能寺之变时的情节,这一段情节反而更让人感受到当时时局无常,也是由于创作上的一些取舍所导致的,碍于篇幅,这里就先不展开说明了。
之后,信繁规劝昌幸胜负已决,昌幸以手捶地,场面实在让人顿觉悲恸。同时,镜头也通过四个特写镜头将高梨内记、小山田茂诚、信繁、昌幸的此时各自的表情展现了出来,高梨内记与小山田茂诚是忠义之泪,信繁是隐忍与不甘之泪,昌幸是不甘、是恨、亦是怒!个人觉得这个场景的结束,如果可以用昌幸之手捶地的特写镜头慢放来结束,可能从情感效果的处理上会更好。




在德川父子之间,从本多正信的表现来看,正信为协调父子二人关系而努力着。镜头没有直面表现秀忠忍耐的表情,而是以秀忠身后的视角来看秀忠以及德川和本多父子的动态,与此同时,推镜头亦有走入人物内心的效果。从秀忠的爆发来看,秀忠充满斗志、亦有悔恨与抱怨,这也让人更期待其之后的成长!另外,家康的台词中也引出了本回中的一条暗线——关原之战后的处理状况。这也是与三成之死相关的一个细节。
小山田茂诚,作为信繁战死前最后一封信的倾诉对象,这一回也再次将二人之间的互动戏份着重描写。先整理二人之间的互动,武田灭亡后,信繁救了逃亡而归的姐夫,并为其与其姐村松殿创造在一起的机会。本能寺之变后,村松殿坠崖,信繁安慰姐夫。北条灭亡前夕,信繁只身入城,被姐夫所救,并告知村松生还的状况。这一次依旧是信繁安慰姐夫。除此之外,信繁这一次台词中所提到的乌帽子岳是雅人叔之前参加节目时的梗,用得也确实恰到好处,更添悲情。




信幸为昌幸、信繁奔走及求情的戏码无疑是本回的重要情节之一,甚至鬼君在想是否就是因为战后的这么一段事,所以让三谷想到了由信幸提出分家策略的这一点。对于本多忠胜的性格特点,鬼君在上一篇剧评中已经提过,重情重义的性格特点是从本多忠胜登场时便开始塑造的,情节也逐渐将这点由暗至明地显现出来。
值得一提的是本多忠胜立刻启程的细节,剧中曾经有两回提到本多忠胜旺盛的精力,第一次是本能寺之变后的整兵再战,第二次则是稻姬出嫁后,本多忠胜快速往返地看女儿。除了情节上的推动与性格、关系的塑造外,也都起到了不错的喜剧效果,而这一次则是用这个细节来烘托出本多忠胜被信幸所打动的程度。
话分两头,德川前来接收昌幸与信繁的物品,无意间发现了暗门,这也对应了之前第11回“祝言”中暗杀室贺正武的情节。村松殿也来到上田,安慰昌幸与信繁。这一回中,大部分女性角色的台词都是在为剧中深陷政治漩涡中的男性角色做补充,或者说是道出他们内心所想的。这一点在昌幸与村松身上体现得最为明显。至于大井政吉的梗,算是典型的三谷式写作桥段,而大井政吉当时也确实身在上田处理事务。
信幸求情的场景,跟我之前所设想的场景倒是有极大的不同,本来鬼君预想会跟《真田太平记》中一样有激烈的言辞对答,然后家康被迫地同意了忠胜和信幸的请求。《真田丸》中的这一场,从场面上看还是一个颇为温情且痛心的场景,明面上也写出了信幸的隐忍、心酸与忠胜的情义,而联系之后的情节来看,这里也暗写家康的城府之深及其内心的狠毒。
信幸向昌幸、信繁汇报处理状况的情节,对比之后加藤的行为,真田家本身的弱小与无奈是不言而喻的。这一段中,昌幸再一次发怒,又一次体现其对于不败而败的态度以及内心中对于处罚结果的不满。但是,昌幸与信繁必须接受这个决定,真田一族又到了别离的时刻。附一张关原战后处理图。

离人泪
首先是对下属等人的安排,小山田跟随信幸、堀田返回乡间、高梨则自行判断,高梨内记的一段慷慨陈词,想起其将在大坂之阵战死的遭遇,不禁让人动容。之后,出浦再次登场,而这里出浦让佐助转述的对话内容,与第22回“裁定”中的台词异曲同工,甚至连二人的细节动作都与当时的情景相仿,比如出浦说完话语之后的微微一笑。同样的不甘心,那一次算是情绪的宣泄,这一次则是贴心的安慰。彼此知心的二人就此永别,再无相见。

之后,阿菊再次登场,已是十六岁的少女,但是对于信繁这位失职的父亲来说,阿菊对自己的舅舅堀田作兵卫显得更为亲近。这样的感情其实也是理所当然,但是信繁与阿菊之间的感情塑造,个人觉得可以再细致一些。毕竟对于堀田梅,信繁是有感情的,但是堀田梅死后,情节上除了去大坂的路上问了下阿菊的状况之外,几乎没有表现出信繁的关切,似乎一段感情就这么戛然而止,还是挺不妥的。其实,当时茶茶在问信繁对女儿的状况时,信繁台词里加一句“时常写信问候”的话语交代一下,可以更圆满一些。
尽管信幸改名一事着墨不多,但是已经基本传递出了信幸的信念。“音同字异”象征着信幸的执着,以及其作为真田家当主的勇气!不知之后的剧情会对信之着墨多少,但希望剧情可以拍到信之松代移藩吧。而这几回中大泉洋精湛的演技也确实惹人注目,尤其这一回在答应改名之后,对泪水的驾驭,尺寸掌控得真是非常出色!
家康与昌幸的最终会面,则是这一回中最为精彩的一个场面。内野家康的城府与狠辣在这一时刻正式展现出来,激发昌幸的不甘情绪,让其痛苦而死。真田父子二人之怒在处理上则有不同,堺信繁是一如既往地由内而外传递情绪,草刈昌幸则抓住了咬嘴角这个点,来传达出昌幸此时敢怒而不能言的痛苦心境。最后,这一段中也用仰角镜头很直观地体现出家康的高高在上与真田父子的弱小。

片桐与信繁的相遇一节传递出了关原战后处理的结果,并传递出石田三成背负所有责任的结果。之前在读茂吕美耶女史所写的《败者的美学》中,鬼君看到过也有这么一段相似的说法。而这种结果在之前第三十三回“动乱”中亦曾出现过,石田三成愿意承担动乱的责任,而后慷慨赴死。回想一下,当时剧中的这个处理或许也是为了关原战后的状况而做的铺垫。
宁宁这一块的处理,有点微妙,情节上,首先是宁宁对秀吉之逝的哀痛,之后当信繁提到秀赖的时候,宁宁的反应很钝拙,以及当小早川出场时,宁宁也表达出差点把他给忘了的意思。个人感觉三谷似乎想传达出一种在秀吉逝后,宁宁逐渐苍老并衰朽的感觉。这里鬼君也只是有这个感觉,但是表述可能并不太准确,大家可以自己在细细体味一下。
小早川秀秋的出场,我们可以注意到扮相上小早川的头发已经略有凌乱。当片桐看到小早川的时候,片桐刻意回避,以体现出他对于小早川的不满情绪。另一边,宁宁的台词“虽说也不是个坏孩子”,也是这一回中女性角色台词对男性角色进行补充的特色,也影射小早川内心的想法。尽管如好友玛丽酱所言宁宁武家出身的身份并不太适合说这话,但是也确实除了宁宁之外没有其他角色更适合了。
小早川见到宇喜多、明石、毛利这一场是鬼君个人最喜欢的一段。这一段与其说是鬼戏,倒不如说是对小早川此时内心境况的具象化体现。毛利胜永和明石全登象征着跟随西军征战而遭处罚的人们,宇喜多秀家则象征着西军的领导层。大家都将仇怨对准小早川,欲除之而后快,也暗喻着小早川此时在众人心中的处境,如之前15回所述少年因自己犯下的深重罪孽,备受折磨而神秘死亡。

在日本推特上发现,日本民间似乎更推崇大坂五人众的说法,七将星之说提及者甚少。而这一回之后,大坂五人众已全部登场,这里鬼君将大坂五人众其余四位的出场逐个再分析一下。
首先是后藤又兵卫,在登场的几个角色中,后藤的首秀是最让人捉摸不透的,从打散将棋的表现来看,表面上看是后藤不按套路,但是否也隐喻着后藤无所畏惧的性格,留待日后情节来观察。另外,也是鬼君之前所提的后藤那句“这就回去”,或许也会是大坂之阵中的重要伏笔!
其次是毛利胜永,作为大坂之阵的重要人物,毛利胜永的出场,剧组没有打出名字,不知道是不是官方留扣子,纠结再三,鬼君还是加在考证里。情节上,毛利胜永为何会参加大坂之阵的原因已经明显地表达了出来。另外,单就这一段的表现来看,毛利应该会是一位冷峻果敢的武将形象。
接着是明石全登,从情节上来看,明石全登深受宇喜多秀家的倚重,性格方面给人一种十分谨慎的感觉。这一回中的出场,则是以明石全登和宇喜多秀家一同出场,也象征着主从之间的关系深厚。搭救宇喜多秀家也是他参加大坂之阵的重要原因之一。另外,明石全登的介绍中还有作为丰臣家的使者,前往九度山招揽信繁的设定。
最后是长宗我部盛亲,他是四位中写得最为直观的一位,或许也正应对着他本身的性格“快人快语”。另一方面,从台词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身为土佐大名的长宗我部盛亲对于家乡的那种自豪之感,光复土佐这一点或许也会是他之后行事的一个重要出发点。
无畏且不按套路的后藤又兵卫、冷峻果敢的毛利胜永、谨慎忠实的明石全登、直率坦诚的长宗我部盛亲将与信繁一道在终章擎起对抗德川的战旗,大家一同拭目以待。
关于薰夫人对于人质的态度,这是从第一回“船出”就表达出来的。出于对薰夫人的内疚和理解,昌幸和信繁让信幸接回了薰夫人。但是,没有成为人质的薰夫人,却失去了她的丈夫与儿子,甚至连一句道别都难再提及,这是一个何其心酸且讽刺的场景啊。

本回的大轴则留给了大谷与三成的最期,分别以阿春与宇多的口吻来传递。想起之前《天地人》里由小早川秀秋倒叙三成最期的设定,《真田丸》这里的处理还是不错的。首先,信繁由德川家臣的带领下见到了阿春,这也传递出真田父子此时的罪人身份。之后,信繁见到爱妻,拥抱抚慰。而在阿春准备讲述大谷最期的时候,阿春的几个动作都是在控制自己的情绪,让自己可以更坦然地讲述父亲最后的遭遇。
大谷去世前的最后句台词,并没有像以往的大河剧或者时代剧中一样说“三成,我先走一步了”这样的话,而是“治部,我很享受”。其实,这一句也是包含了之前“先走一步”的意味,但是却显得更加豪气。一方面体现出大谷对此生的无怨无悔,另一方面也是对二人友情的真实写照。而在失去父亲后,阿春将如何一步步地更加成熟坚强也将是日后剧情中这个人物的一大看点。

在讲述三成最期的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黄金的日子》中对于三成最期的描写,三谷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对此有所借鉴的。在《黄金的日子》中的最后一集,吕宋助左卫门讲述了三成、小西行长与安国寺惠琼的最期。场面上都是极具仪式感的,另外有一个老和尚想给三人超度的情节。而三人都以各自的态度拒绝了超度,也通过这一情节再次体现三人的底色,安国寺惠琼的枭气、小西行长的基督教信仰以及三成的慷慨赴死。
在给三成处刑时,行刑人以刀贴三成的脸,而三成面无惧色。之后,则是《黄金的日子》中的一个颇有代表性的镜头特色。镜头逐渐推进,定格在人物脸部的局部特写。这里也通过三成眼神的特写来诠释出其死前不屈且坚韧的决心。


《真田丸》中的三成最期是以三成之妻宇多之口来讲述的。首先,加藤清正的出场以及其对德川家臣的态度,我们可以看出加藤清正的强势且不畏德川的性格。之后,宇多则讲述了三成行刑前的经历。三成承担了所有的罪责后慨然赴死,而宇多病态化的表现,一方面说出了三成对丰臣家的忠心,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宇多与三成之间的夫妻之情。
尽管剧中对于宇多和三成的关系塑造不多,但是从仅有的几个场景中,我们可以看出这对夫妻是十分恩爱的。宇多在一旁一直支持着三成,可以说是三成最大的理解者。比如第二十回“前兆”中,信繁向三成抱怨,而宇多则将三成此时的心声告诉给了信繁。在第三十四回“举兵”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宇多其实也很希望能有夫妻共同闲暇的时光,但是她理解三成,正如三成为丰臣家付出所有,宇多也为三成付出了一切。

大谷之死,是名副其实的武士之死;三成之死,则是坦荡的忠义之死;虽然两位如师如友的故人逝去,但是其所留下的那种风骨,也将成为信繁日后人生的一个向导。前有景胜和信尹为了家族而各自舍弃,后有大谷与三成为了丰臣而捐弃生命。这四位的教诲与经历都将引导着信繁走向属于他自己的人生终点。


下一回看预告,剧情应该是以正叙的方式进行,那么二条城会面必然也将在下回上演。本多忠胜、加藤清正、板部冈江雪斋也都将迎来自己的谢幕时刻,期待将如何铺排三人的退场。其次,看剧照,鬼君很期待阿春在九度山的遭遇与成长以及她与信繁之间的感情发展。最后,昌幸最期的期待值是不言而喻的,日本网友甚至自发做了海报以迎接昌幸的最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