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衣阿华级“密苏里”号

制作不易,如果您觉得不错,请您点个赞和关注让更多的人能够看见,up主在此谢谢各位读者老爷了!
正文
“密苏里”号战列舰是美国海军依阿华级战列舰的三号舰,建成于1944年,同年服役,1945年一月,密苏里号作为第三舰队旗舰,正式加入美国太平洋舰队,1945年2月至7月,先后参加硫磺岛战役,冲绳岛战役和对日本本土的攻击作战。该舰服役后不久,就因在1945年9月2日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无条件投降的签字地点而声名大震。这也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该舰于1955年正式成为预备役封存的战列舰,曾经曾多次复出,直到1992年正式退役。
设计特点
这艘1944年6月11日服役的新型战列舰,最初装有三座三联装406毫米主炮和149门各式口径的副炮和高炮,还载有三架水上飞机,舰上动力装置由八座锅炉和四台蒸汽轮机组成,采用四轴推进方式,总功率为15.6万千瓦,最大航速35节。
全舰通体有装甲防护,舰艇一般部位厚150毫米,重要部位达400毫米。这也是战后世界上中甲最厚的水面战舰。
海湾之旅
“密苏里”号最后一次现代化改装完成于1986年次年5月10日重新加入美国海军服役,1990年8月2日,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海湾危机爆发,密苏里号和威斯康星号战列舰迅速驶向海湾。沙漠风暴战斗打响后,密苏里号和威斯康辛号战列舰先后向伊拉克发射了“战斧”巡航导弹。

1991年2月4日凌晨,密苏里号战列舰在装备高级水雷规避声呐的柯茨号护卫舰的护航下,通过水雷区到达指定攻击阵位,用九门406毫米大炮队,对伊拉克军队的指挥中枢、弹药库、炮阵地,导弹阵地和雷达站等目标予以破坏。给地面进攻部队以强有力的火力支撑,这些舰炮在舰上“先锋”式无人机的引导下,攻击非常准确,1992年3月31日,在热烈的礼炮和号角声中,密苏里号缓缓的驶回美国洛杉矶码头,结束了它辉煌的一生。

役后生涯
1998年5月4日,美国海军部长John•H•Dalton签署了捐赠协议,将这艘历史名舰转交给位于夏威夷的美国密苏里号战列舰纪念协会,6月22日,密苏里号战列舰从华盛顿州的布雷默顿转移到珍珠港停泊,在福特岛旁边,距离一千米处就是珍珠港事件中亚利桑那号战列舰的沉没的地方———美国亚利桑那号战列舰纪念馆。1999年1月密苏里号正式向公众开放。
密苏里号于2009年十月离开珍珠港进行维修工作,这艘有着65年历史的战列舰状况良好,不过因为漆面剥落的大片区域锈迹斑斑,柚木甲板早已弯曲,所以需要在珍珠港海军船厂进行维修,2010年1月7日,密苏里号经过三个月的维修保养后,自夏威夷珍珠港的干船坞驶回到原来的展览位置,于当年1月15日重新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