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一定要做出3A游戏大作?(转自知乎)

(已经同意转载)
今天看到一个关于中国游戏想做出3a还差些什么的问题里面,有答主说其实国产游戏可以走自己的路,比如手游和交互性网游,没必要一味追捧3a。那么为什么大家觉得我们为什么一定要做出3a大作呢?有什么现实或是其它什么的好处么?

为什么《长江七号》《未来警察》还有《疯狂的外星人》虽然都是科幻,但只有《流浪地球》被冠以“中国科幻起点”,“原来我们也能拍大片”。
为什么我们的追星族前几年(如果不是禁韩令现在照样是)的主要目标都是日韩的艺人组合还有演员。
为什么看动画和漫画的主要都是日本的,而国创年年崛起年年断腿,这么多年大浪淘沙下来2d的一个拿不出手,3d的勉强算个秦时明月。日本一年优秀3d2d的动画顶你好几年的产量。
这就是工业化,软实力的工业化。
就好比你费尽心血手工制布,珍妮纺织机一天顶你一个月的产量。
就好比你费力蹬自行车走了40公里,内燃机半小时顶你半天的距离。
工业化,就像生产汽车一样,这就是我对他们的评价,就像日本的动画产业,像韩国的造星公司,像美国的好莱坞。
日本的动画一个季度三四十部,韩国的二线的新团一年能推十几个,美国的好莱坞一年每种类型的六七部。
你想照葫芦画瓢造个内燃机,看起来容易,但里面的内部结构你清楚吗?一个造内燃机背后有怎样的知识,有多少零件的配套厂家,有多少自动化和动力学还有物理学的专家教授,还有工艺水平和精度的硬指标。
就像流浪地球:原著达标,剧本达标,分镜达标,特效渲染达标,动作设计达标,导演情怀达标,演员演技达标,作曲和配乐团队达标。
所以3a是一定要有的,是必须要有的。能产3a游戏是我们国家崛起中,软实力对外输出方面,不能忽视的部分。
你想做3a,做一个3a对整个社会环境的要求可不比造055大驱低:一个3a的背后是一整套完整的工业体系,那些工作室负责开发引擎,开发好了引擎再交给哪些工作室,工作室里哪些项目组负责文本原案,哪些项目组负责建模,哪些项目组负责游戏流程制作,哪些联系外包特效渲染,哪些负责联系作曲家和音乐团配乐,哪些负责宣发,哪些负责维护。
游戏制作方面,我们不说《鬼泣五》,《尼尔机械纪元》,不说《血源诅咒》,不说《巫师三》,不说《GTA5》,甚至不说《刺客信条》。
我们现在可能连能全方面压制《上古卷轴4》的游戏都做不出来。
是的就算是十几年前的游戏我们都做不出来。
我们在软实力方面根本没有完整的产业链和工业流水线。
而这更主要原因是思想和文化上的包容:不把游戏当洪水猛兽的环境,让制作游戏也是被人们所正视的职业。可惜的是:思想开化上我们起步已经晚了。这些可能要等80甚至90后成为国家发展的决策者们时才有可能会到来。
作者:李士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14413897/answer/628125259
来源:知乎

虽然已经回答数量已经爆炸,但我觉得还有一点很关键的没有说到:只有3A,才是有真正文化输出能力的产品。
说到这里我想绝大多数人会不服气——比如说to the moon很震撼,baba is you设计精巧,the messenger搞笑之余令人思考,许多轻量级的游戏都可以是好游戏。是的,但好游戏与主力游戏是区别甚远的。就像目前为止只有巫师系列可以最大意义上代表波兰游戏一样(此处不接受抬杠),如果中国没有3A作品,我们就没有一个足够强大的载体向世界播种我们的文化,进而很难产生国际性的深远影响。
或许氪金游戏具有上瘾性,galgame有剧情的沉迷性,但只有3A可以给人从头到脚的震撼,才能将价值观种植在人脑袋里的保险箱中。作用类似的产品还有“大片”,“年度番”等等。就好比我们说,虽然可以用几百万发洲际导弹将一个国家夷为平地,但它们就是没有核武器的威胁力,因为单一产品的深度太浅,不足以突破人心中的文化极限。 我必须坦诚的说,如果认为追求画面和制作质量是没有的意义的,请设想如果底特律是个galgame,是否还能有现在的影响力?毫无疑问,文化输出产品对体量的要求是相当大的,就像我们哪怕有上百部好的文艺片,依然不如日本每年几部的爆款动漫。一个3A作品对一个人甚至一个群体来说,一旦接受了就可能从一个想法发展成一个定义,从一个定义变成一种观念,这种影响是小制作极难达到的;虽然你可以说小成本游戏依然有震撼人心的功效,但因为趣味的原因太难推广进大众。
或者说,3A之所以必要,是因为人人都可能玩,而别的类型并不一定有这个效果。近年以来典型有毒的3A系列,就是魂系列。横向对比E胖的以撒和食肉男孩等几部优良的独立游戏,尽管后者设计精妙趣味横生,但没有画面音乐表现力的加持便不能被大众所认可,只能成为小圈子的宠物。而且3A更为可怕一点的是文化衍生能力,一旦获得成功,小说,翻拍,漫画,周边等等将会扑面而来,这种IP价值才是真正的地震操作。
如果想要让中国的游戏文化冲出亚洲,3A是绝对的刚需。20年前我们也认为大片没有必要,但是今天呢?
作者:jixed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14413897/answer/640642821
来源:知乎

因为大部分核心玩家喜欢玩3A量级的游戏。
按照当前时代的玩家口味,一部3A量级足以撑起开放世界、高RPG元素、即时战斗、丰富剧情、深度内涵故事、多种玩法过任务、超高自由度...
这些加起来可以让大家轻则爽60小时+,重则爽到200小时+。
类似的例子,老滚、刺客、全境、巫师、黑魂、仁王、只狼...等等,都非常符合时代审美和需求。
然而,仔细看你会发现,这些国内核心玩家们纷纷追捧的游戏,题材基本上来自日本和风、欧美古代近代现代等,可以说这世界上占据广泛认知度的文化通过这些游戏让大家爽了一个遍。
那么中国玩家到底缺的是什么?是文化亲切感。
举个例子,全境封锁系列,1代纽约,2代华盛顿,时代背景为当代+近未来。设想一下,如果你是一个美国玩家,你就住在纽约/华盛顿,你在玩全境的时候,会不会特别特别有代入感?你甚至可能会在游戏场景中找到自己天天上下班的那条街道、自己每天路过的建筑,甚至你自己住的地方,这样玩起来,是不是代入感爆棚?再结合全境系列所说的division特工们平时潜藏在人群中,不为人知,一旦发生了灾难,就全部激活挺身而出,这个时候,你身为一个纽约/华盛顿常驻民,对你来说这就是最好无缝衔接进入游戏世界的一个故事了,在游戏中你几乎就是你,想想是不是很激动?
而作为一个国内玩家,我在玩全境系列的时候只觉得,发生事情了我穿越进了美国,或是我只是扮演游戏中的那个人罢了。。。
再比如,刺客信条系列,把几乎全部知名的民族文明和经典的人类历史时刻给呈现了个遍,在我们读书时候学习中国古代史近代史唐宋元明清的时候,法国玩家学的可能是法国大革命,美国玩家学的可能是独立战争和解放黑奴,希腊玩家学的可能是希腊城邦制,英国玩家学的可能是工业革命。。。诚然,我们也学了国际史,甚至初中就开始宏观的学习了这部分,但是,学这些不过是开阔眼界,毕竟不是我们自己的历史。
结果法国玩家玩大革命,美国玩家玩刺客3,意大利玩家玩刺客2,英国玩家玩辛迪加。。。他们的感动一定比我们强烈,因为我们没有一部刺客信条:中国。。。(除了编年史)
这份文化的亲切感,个人认为是每一个国内玩家都应该会向往的,如果是一个真实中国历史背景或是中国神话传说背景甚至中国当代近未来背景下,大家在游戏中看到某些元素或角色或情节时候的会心一笑,一定比玩欧美题材故事游戏中很多文化梗看不懂或笑不出来的时候要开心得多。
流浪地球是我们真正意义上的大制作科幻电影,其中大量的中国元素都取材自大家身边生活中耳熟能详的点,于是大家看到的时候就非常惊喜和感动,这份美好如果能够出现在游戏中,那么大家一定会很开心不是吗?
而目前为止涉及到中国文化题材的游戏确实不少,但是要么元素不够丰富,要么充满了海外人民对我大中华“神秘东方古国”的臆想和意淫。。。大家看到这些元素的时候,不仅很少会会心一笑,反而很多时候都觉得很可笑。。。因为我们和我们的文化不是那个样子。。。
今年就能见到三国全面战争了,然而它是英国产。。。诚然,制作组请了中国顾问参与了,目前看来也很符合史实背景,但这毕竟不是纯中国血统诞生的作品,如果国内有制作组拥有同等的制作实力和水平,我相信做出来的作品一定更加“原汁原味”吧。
再说句产业上的,我国文化一向历史悠久灿烂多彩,但是奈何输出力一直跟不上,也怪不得国外人yy。。。文化输出全很大程度上靠娱乐媒体传播,那么在电影产业开始变好的今天,作为另一个重要的文化输出阵地,大家一定对游戏产业更有期待。
至于网游端游页游手游,不是说它们不好,而是各类游戏各有所长各有偏向罢了,3A量级的以单人模式为主的游戏作品,往往在剧情故事的表现手法和游戏内容的挖掘上更具有表现力,毕竟节奏上完全可以让玩家个人掌控,在消灭敌人后我们可以闲庭漫步欣赏下游戏世界,而以多人为主的网游往往因为合作导致我们可能没有太多时间和精力去这样做,只能说大家互有侧重点罢了,毕竟文无第一。
所以,一个是为了大家的文化自信,一个是为了整体的文化输出,国产的中国文化背景的3A量级作品都是有其现实意义的。
作者:C2OLhottes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14413897/answer/645561933
来源:知乎

一部游戏3A大作,比你拍出十部上好的连续剧还要提高国家软实力。
君不见在此时代,游戏的作用已经不仅仅关系到商业方面的意义,同样在于有着很浓厚的文化意义。一部3A作品能极大改善这一个国家被他国看待的程度。
波兰创作了《巫师》系列,波兰是大部分其他国家厌恶的多事者,但是就是因为这一部3A游戏,让波兰被喷得一无是处的时候,起码游戏方面还有一部《巫师》撑起台面。
同样的,土耳其也是业界的鬼见愁,政界几乎被欧洲和亚洲不待见,但凭借一部《骑马与砍杀》,土耳其仍旧在世界玩家的心目中占据一席之地。
日本是世界文化大国,强国,不仅仅在于它的动漫,也在于日本的游戏影响力深远而高明,日本之所以会被世界很多人喊着【酷日本】,游戏行业功不可没。
这一个世界是一个经济全球化,信息全球化的时代,走网游道路的国家不是没有,韩国就是一个例子,韩国甚至在网游的地位走到了世界前列位置,但是韩国的文化影响力仍旧差强人意,因为网络游戏圈钱快,但是底蕴低,这一个IP最终不到数年就会走向衰落,参考美国《守望先锋》,中国代理《穿越火线》,这些都是圈钱运动,本身不具备什么文化内涵,玩家爽过之后几乎跑个精光。
但是,单机3A游戏并不是这样。
例如日本的《生化危机》,《最终幻想》,美国的《战地》,《GTA》,《美国末日》,乌克兰的《地铁》,甚至连中国的《轩辕剑》系列,经过二十年都好,人们都会记住并且等待新作品诞生,不会因为时间而淡忘甚至兴趣消减,这便是单机3A作品的好处,只要你还拿着那一个IP,就算是公司快破产了,喊一句我要重置某一款经典游戏的冷饭,一堆人乖乖给你掏钱。
中国的网络游戏其实已经相当发达了,甚至连日本、韩国都充斥了中国网游游戏的影子,尤其是以《阴阳师》,《少女前线》,《碧蓝航线》这些游戏不少日韩人在玩,但是这一种游戏过气就过气,中国的软实力并不明显,因为几乎所有的手游都以日风作为卖点,邀请了日本的声优、画师完善这一部作品,这是很好的策略,但是无论你把网络游戏做出花来,也没办法改变人们的印象:这是一款网游,玩累了就不玩了,不会再玩了。
但是3A游戏不是单纯的游戏,而是一门艺术。
据统计,中国的《琅琊榜》和《甄嬛传》播放之后,台湾对大陆的印象分竟然提高了,显著的提高,这一点希望大家明白,港澳台人看你大陆,不是看你论语学得多好,也不是看你世界五百强大学多少,更不是看你重庆市,上海市,北京市多发达,而是看你软实力到底吸引不吸引人,你若是有一部3A大作,让他们一天不玩浑身难受,这一定会让他们的年轻人对大陆印象改善很多很多。
所以真的不要小看一部3A游戏作品。
作者:大玄武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14413897/answer/640527753
来源:知乎

当你在学习音乐史和美术史的时候,你想到历史上伟大的作曲家,伟大的画家,你想到的是贝多芬,是肖邦,是达芬奇,是梵高。
与贝多芬、肖邦同时代的,也有非常多的民间音乐家,他们乐器技艺精湛,各种小曲儿信手拈来,在酒馆里吹拉弹唱,深受百姓喜爱。
与达芬奇、梵高同时代的,也有无数的街头艺人,吆喝着给路过的路人画速写,或是画一些风景照,挂在千家万户餐厅客厅的墙上。
而我们也知道,有不少名垂青史的艺术家,到了去世之后,其作品才被人们所欣赏,他们一辈子过得穷困潦倒。从当时的赚钱能力来说,还不如那些酒馆乐手和速写画师。
那么,几百年过去了,有几个酒馆乐手和速写画师的名字,被写进了艺术史与教科书,让今天的人仍然铭记?
中国到目前为止,没有一款游戏,能够有价值到被记载在游戏艺术发展的史册上面。这就是我们一定要做3A游戏的意义。
作者:赛勃朋氪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14413897/answer/641305271
来源:知乎

黑暗中,你作为一个朝鲜战场上的新兵和部队一起潜伏。这时,敌人的部队出现并进入了包围圈,谢尔曼坦克的排气声甚至美国大兵的抱怨听得清清楚楚。我方信号弹打上天,照得地上发光。你身旁的司号兵刚吹几下就被敌人爆头了,弥留之际你接过他的喇叭....
按下F键盘,按照提示上下上下左右左右吹响了冲锋号,bgm起,自己部队冲下山然后快速分割打扫战场,这才是第一幕。接着你还扮演张桃芳完成传奇狙击战役,作为新中国志愿军的第一批空中勇士与F86进行作战等等。
听上去挺好玩儿是吧?可这样的游戏暴雪EA或者卡普空育碧又不会给你做。
非常期待中国游戏市场上也出现一个吴京式的人物,出一部流浪地球这样的现象级作品。
作者:谁弄的名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14413897/answer/646736113
来源:知乎

2020年8月回答:
最近黑神话:悟空的视频出来爆款了,大家开始讨论5年能否上市了。
评论区讨论的各位,是否仍然认为10年以内中国都出不了3A呢?
现在看来5年出来的可能性都很大咯。
------------------------------------------------------------
2019年回答:
在此立下flag,未来10年内,中国必出1-3部3A大作游戏。
分析过程如下:
1。所有问题都是经济问题。中国军事不强,因为经济不行。中国科技偏弱,因为经济不行。中国电视电影不行,因为经济太弱。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啊同学们别睡了看看黑板。
之后呢?经济超过日本,航母下水J20上天,没钱谁下饺子?
科研投入越来越多,已经对美帝望其项背了,个别领域甚至领先,没钱哪来科研投入?
人民有钱了,资本也多了,最开始资本瞎炒一切东西,什么核桃打算房地产,但那都是暴富后的补偿心态。资本成熟了,政府监管引导到位了,资本也会进入互联网,科技,汽车和影视。
看看10年前都是什么电视电影,再看看现在不入流网剧的投资成本和收益,没钱没市场谁做?现在我们有战狼有流浪地球,都是巨大的市场和经济基础撑起来的。
某些人当年说电影不行因为有监管,烂片太多因为观众审美差。2019年彻底打了他们的脸,人民的审美从来不差,区别只是头一次被骗第二次长记性了而已。流浪地球爆款了,怎么不见审美差的那些观众去给烂片刷票房呢?
怪环境怪市场怪监管其实都是甩锅,欣赏美,追求高水平娱乐,思想从来部落后,区别只是有没有经济基础。
2。回到游戏。中国没3a,总有人甩锅玩家,说玩家不行天天盗版。后来盗版也少了,又甩锅说游戏品味差,只会给辣鸡网游充钱。
我认为,游戏玩家的品味从不差,你看lol,吃鸡,dota的火爆,证明中国玩家一样有品味有。
那么为什么还没有3a?
因为现在经济基础还不足。游戏需要大量基础投入和技术积累。之后则需要审美和概念设定等等的创新。目前这部分顶尖人才要么是程序猿,要么是电影行业,要么是嫌游戏行业钱少还没入行。
一旦经济发展了,基础牢靠了,产业吸引力自然把优秀人才聚集起来,去完成3a大作。
可以参考电竞领域,当年小打小闹奖金几千块,那是什么竞技水平和转播水平。看看经济基础牢固了以后,高薪养出了什么样水平的职业选手。讲真,没有经济发展是不会有游资过来投入电竞的。
3a大作也一样,目前经济基础没到,所以还是0分。但就这份群众呼声,和中国飞速的gdp增量,未来10年一点会有这份闲钱来投入3a大作。
国产游戏积累的已经足够了,只差一个标杆引爆,将游资和人才吸引过来。所以短则5年,长则10年,必有3a。
没有你就喷我两句而已,我也不亏。
作者:胖腿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14413897/answer/616571584
来源:知乎

我发现知乎简直越来越离谱了,居然还有从业者在为3A竖牌匾,甚至称3A就是原子弹,没钱也要硬搞,这简直就是滑天下之大稽。
3A代表的是大投资、大制作、大收益,就如同今天动辄几亿元的电影大片,“大”和“好”并没有直接关联,但“大”一般不会很差,毕竟目的是赚钱,谁也不想赔钱出洋相。
为什么美国人把3A当成一个标杆?就像今天美国人把上亿美刀的好莱坞电影当成标杆一样,没有飞车追逐、大楼爆炸、粒子特效、CG合成,你都不敢做宣传,不敢说自己是大制作。
结果呢?挤兑得认真拍电影的电影人们节衣缩食,用电影学院的学生演员和粗劣的拍摄条件,尽可能的去别出心裁拍出一些特色来。
游戏亦是如此。即便在游戏市场如此发达的美国,小成本游戏也愈加生存艰难。
中国的单机游戏市场现在情况更加凶险,在以美国开发商们在steam这样的平台以低价策略倾销他们的3A大作时,你觉得中国的开发商怎么用几百万人民币的游戏去和几千万美刀的3A大作比较?
更可怕的是,几千万美刀的3A大作在家门口赚够了钱之后,还可以用几十块的价格在中国倾销——这是一个连几百万人民币做出的游戏都可能会赔本的价格。
人家在中国做的是没本钱的买卖,中国开发商拿什么模仿?
不做3A,一样可以做游戏。中国电子游戏起步晚,一步一个脚印,即便蹒跚,起码现在还没倒退,你为什么要求我们现在就去和博尔特比冲刺?
退一步说,中国开发商真做出上亿投资的3A大作,中国消费者肯掏3A价格的有多少?
按照国产游戏价格天花板78块人民币来说,卖到200万套以上有1亿5千万左右人民币的营业额。然而steam还要抽成30%,大公司发行再扣除宣发费用。还剩下不到1亿。
78块的价格卖200万套,难以回本。
那我们再回过头数一数,中国玩家买200万套的游戏,除了GTA5和绝地求生,你还能数出几个?
觉得自己有自信和这俩游戏竞争一下的,去做3A吧,我给你鼓个掌,至少你有梦想,我们连梦都不敢梦。
那么有的朋友说了,中国市场不行,你为什么不卖给外国呢?这就真幽默了,我还没见过几个游戏在主场惨的裤子都没了,还能在文化远隔重洋的客场大获全胜。你当洋人都是精中呢?
我也没见过哪个美国游戏在美国一败涂地,还能在异国他乡火起来啊。
再退一百步说,有朋友说做3A是中国玩家迫切的需求。真的是这样吗?3A真的是中国玩家的需求吗?很遗憾,从游戏售价和销量的比例我们就能看出,大部分中国玩家需求的不是3A,而是100块以下,甚至50块钱以下的小成本游戏,独立游戏也是有很大的市场需求的。
而这个价格和销量,不符合3A的标准。
steam中国区的价格终究是论外,哪个国家的主场你掏这个价钱也不可能买得到3A游戏。换位思考一下,中国游戏在中国市场卖300块人民币还能卖个二百万套以上,也能去美国卖15刀——也让美国人尝尝廉价区的滋味。
不开玩笑,坦诚的说,至少到目前为止,大部分中国玩家的主要消费定位,根本就不是3A。
你真投资上亿,卖便宜了你赔吐血,卖贵了你和玩家需求相悖,自绝于人民。不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就是眼下不该去做的。道理就这么简单。
3A游戏是游戏市场发展到一定规模后水到渠成的东西,或者说是必然出现的趋势。而产业的发展,每个阶段都有它的市场需求,不能逆势而为。
现阶段中国有中国的游戏市场需求,何况中国现在并不是拿不出好玩的游戏,每年都有优秀的作品出现,中国玩家们也在期待每年能淘几个值得一买的好国产游戏玩。多少兄弟姐妹每天点灯熬油的工作,要是不爱游戏,赖着这行不走是玩自杀不成。
你偏要来泼一瓢冷水,说只有3A才能救中国?
去年在TGA的年度游戏提名里还有蔚蓝,美国人都不敢说只有3A是好游戏标准,怎么我们就得砸锅卖铁做3A原子弹?
能拿来保家卫国吗?
作者:马大炮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14413897/answer/640702260
来源:知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