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我如何139分高分稳稳拿下清美艺术管理专业第一?

2023-06-08 17:08 作者:梦想清华清美考研高考  | 我要投稿


M学姐

录取院校|清华大学

录取专业|艺术管理


初试   |384

政治   |59

英语   |63

专业一|123

专业二|139


“回想到当时决定报考的情景依然觉得很戏剧化,这是我人生中做过的重大决定之一,这段备考经历也是我人生中的宝贵时光,成长的不光是知识,还有心态。整个人似乎沉淀下来了,内核更稳了。” 

——M学姐


首先,我自身非常热爱艺术,且在我大学学习期间和近5年的工作中,始终与艺术保持着联系。随着对艺术的了解逐渐增多,我意识到我的知识储备还存在着巨大的成长空间,想在拼搏的年纪不遗余力的去奋斗,去最高艺术殿堂学习提升自己,向业内大牛学习(当然了顶级院校的影响力和含金量也是不言而喻~)。

其次,我现在的工作很稳定,因此非全日制理所应当的成为我的首选。在面对顶级985院校的时候,内心在衡量自己本科并非985、211,也没有科研经历,是否真的可以考上这所学校呢?随着近些年《只此青绿》、《会画少年的天空》等“艺术+传媒”的艺术类节目的热播,吸引了很多不同圈层受众关注到艺术,艺术市场多样表现化的可挖掘空间巨大。而我曾做过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艺术+传媒”方向的项目,我的优势是工作经验多,有平台、媒体和艺人资源,这些也是我学以致用的保障。

最后,基于以上考量,首先将院校地点定位于北京,将北京所有顶级院校相关专业摸排出来,了解教学方向、报录比、考试科目和真题、复习范围等等。在评估过自身的学习时间、工作强度后,确定足以支撑我完成备考和读研,基于此,确定了要报考清华大学艺术管理专业的想法!

首先,最好是可以请本专业的学长、学姐或有经验的研友推荐学习渠道,广泛吸取经验,从中遴选出适合自己的方向,并认真了解学习机构的课程安排和教学方法。以我来说,我是在朋友的推荐下选择在梦清学习621课程,在hhd学长和ljl、wsq学姐以及教务老师们的帮助下最终取得了专业一123分的成绩。



其次,在学习之初,因为许久未曾翻阅过书本,也未曾习写过论文,所以前几次作业完成的非常差,心态也崩过。如果以评级来可视化论文的成长空间,A+是最好,C是急需成长,从A+到C一共有7级。我最开始的论文只达到了倒数第二级的程度。沮丧过后就是跟自己较劲了,心中默默发誓在课程结束前一定要达到正数第二级(当时还是有点自知之明,不太敢想第一级哈哈哈)。我将我自身的诉求传递给老师,老师们得到信号后便开始在课上解决问题,自己开始逐步提升(一定要积极交流)。学长、学姐会告诉大家什么样的论文结构、行文风格是优秀的,也会教给大家如何去积累素材、突破瓶颈。 

最后,至学习后期,通过课程学习以及十多篇的论文写作与精修,论文水平达到了A+。第一次看到A+评分的时候,甚至怀疑过老师判错了哈哈哈。多请教,多看文献,多练习,跟上教学进度和作业频率,不要拖延,最好是反向push老师,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给自己加量练习,好处多多。

学习渠道推荐:

·专业书(机构会发的)

·知网期刊、论文(期刊阅读更节省时间)

·公众号(如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装饰等等,还有很多其他艺术类公众号内容运营的很好,观点也很新颖,可以启发思维)

·小红书、知乎(主要用于获取资料和信息)

·纪录片(《美术里的中国》《世界名画》等都是下饭菜,利用好碎片时间,视频的记忆比文字久)

“取法其上得其中,取法其中得其下”,说到底考研人数再多也只是靠前的几个人在竞争成长,摆正心态并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很重要。作为跨专业考生,基本相当于从艺术0基础学起,但我的工作环境很稳定,早起晚睡的话可以保证工作日8-10小时学习时间,周末15小时以上的学习时间。我是从3月开始备考的,一边上班一边学习,因此对于时间管理和学习效率的要求更加严格,为了争分夺秒不浪费时间的学习,制定了十个月的考研计划。在每个阶段完成对应的学习任务,从年计划-季计划-月计划-日计划由宏至微的拆分学习任务,便于监督自己学习,也可根据实际学习进度,随时把控和调整计划。

以下是我的621学习年计划分享:

 3-4月 

看完621五本书,并着手搭建知识框架。一是站在宏观角度了解艺术史发展脉络,也有利于后续背诵。二是随着近年来考试改革,考试题目越来越灵活,对考生的知识理解要求也愈来愈高;

 5-6月 

完成621五本书二刷,并开始形成自己的思维导图、笔记和名词解释,这一过程也是在加深自身的理解和记忆。ps:如果遇到不懂的知识要积极请教老师、学长学姐或者万能的互联网(多多关注艺术干货公众号、博主);(我自己整理的中美史和外美史思维导图)




 7-8月 

要完成五本书的1-2轮背诵。这一期间英语单词背诵的差不多了,开始专注背专业课内容。之前是侧重背诵工艺、设计这两本书,但23年真题中美史的比例增多,大家可能还是要牢牢记住五本书的内容。而且专业不能背的太早,也不能背的太晚。背的太早怕忘了,背的太晚后续背诵压力非常大;






 9-10月 

完成3-4轮背诵。跟上课程进度,在写+改论文中加强知识粘性和灵活度,多翻看期刊、论文和图文+视频资料,拓展书本外的知识。此时招生计划已发布,招生人数和你所在的学习群人数反差巨大,保持自己的节奏,继续努力;

 11-12月 

完成5-7/8轮背诵(这阶段背诵会变快很多),继续查漏补缺。专业课要背诵到考试前一秒,因为很有可能就是你多看了一个知识点,结果恰恰考到了这到题。能坚持到这个阶段已经很厉害了,要给自己打鸡血,胜利在望。

tips:怕自己控制不住玩手机,可以用手机桌面来提醒自己~ 

我愿将23年的考研称之为“魔幻”,有三点原因:

1. 考试改革变动大,以往621真题以工艺、设计为主,美术史为辅,而今年考试题目美术史的占比显著提高,如“风俗画”、“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之中”的名词解释,“以美育代宗教说”的简答,甚至于最后一道50分大题有两个小问,先画一幅现当代的艺术作品,再论述其作者、尺寸、材质等信息以及为何选择这幅作品。手绘艺术作品是我此前未曾复习过的,在考试仅剩30分钟的情况下,还是用了5分钟思考、5分钟草稿演练。考试时候遇到的题不一定是你都准备过的,稳住心态,整合自己过往学习到的知识,千万不能因为慌张就乱写哦;

2. 初试时,尤记得第一天第一场考试时,我路过考场看到了身穿“大白”考试的同学,震撼之余有些感动,很幸运能在求索知识的路上与这样的人并肩同行。复试时,又赶上了流感,为了保证自己最好的状态,那段时间真的是两点一线,绝不乱跑的闭关期,上班打车(尽量不坐公共交通),下班就往家跑;

3. 我在初试结束后开心的玩了两个月,所以复试复习的时候重新调整学习状态也花了点时间。如果大家考完初试的状态还不错的话,可以保持住自己的学习状态哦。

不要过分依赖毒鸡汤!

不要太容易被别人影响!

在备考之初,身边围绕着很多声音,有的是鼓励,有的是否定。不同的声音我都欣然接受,我相信自己付出努力肯定会有回报的。

总体来说,我的备考经历算很顺利的,所幸运气足够好遇到的人都很帮助我,虽然在过程中也有失误、愧疚的瞬间,但得到了支持、鼓励和理解。但长时间作战,总会有撑不下去的时候,压力大的时候失眠特别严重,依赖褪黑素睡觉。保证充足的睡眠是维持高学习效率的基本要求,一定要注意劳逸结合,给自己设置休息日,再强悍的大脑也需要休息哒!

行文至此,回想到当时决定报考的情景依然觉得很戏剧化,这是我人生中做过的重大决定之一,这段备考经历也是我人生中的宝贵时光,成长的不光是知识,还有心态。整个人似乎沉淀下来了,内核更稳了。也希望可以将我的经验分享给更多的考研人,吸引到更多的人关注到艺术管理专业,期冀着我们在清华园相遇的那天!

为者常成

行者常至

再高远的志向

终日仰望

亦只觉遥不可及

唯有迈出第一步

才能真切感到理想的炽热

才有到达终点的可能

考研就是这样的过程


M同学踏实坚韧

的努力与坚持

造就了能力的蜕变

梦清见证了她

一步又一步的成长

见证她凭借着强大而稳定的心态

成功达到了生活、学习与工作的平衡


愿你在今后的学术道路上

继续保持

对理想的热情 对梦想的坚持

卑迩之始达宏志

跬步之积致高远

---------------------    END    -----------------------

我如何139分高分稳稳拿下清美艺术管理专业第一?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