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古迹 | 董其昌 《仿古山水图册》 第二开 “仿唐卢鸿草堂笔”



是册为董其昌于明(天启元年,1621年)游武林(今杭州)时作,时年67岁。分别仿杨昇、卢鸿、惠崇、米芾、李公麟、吴镇、倪瓒、王蒙诸家各一册。每册均有对题,综述其所师名迹、画法、流传及心得。
第二开 "仿唐卢鸿草堂笔"


自题:
“ 鸿乙①草堂,明皇尝令人就图之。鸿乙画入神品,与右丞伯仲。《嵩山十志》各有楚词。至宋时,李伯时②作图令诸名公书其诗,人各一景。秦少游、僧参寥、米元章皆与焉。余见之项氏者③亦十体,不显名姓。谢时臣④亦临一本,第得其位置耳。唐人用墨高简,意到而笔不到,所以妙绝。”
释文:
① “鸿乙”,卢鸿。《宣和画谱》记卢浩然“山林之士也,隐嵩山”,“畫《草堂图》,世传以比王维《辋川》”,“颇喜写山水平远之趣”。
② 李公麟作图,让诸名公题写诗文,人各一景,秦观,僧参寥,米芾等皆有参与。此作品失传,后世摹本可见图(一)、图(二)、图(三)。分别为故宫博物院、大阪市立美术馆、台北故宫博物院各藏一卷。
③项氏者,应是项元汴家族。此卷现为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如图(三)。
④ 谢时臣,1524年所作草堂十景,今沈阳博物馆藏。如图(四至十三)。
转动屏幕阅览~



故宫卷(图一)绢本,笔墨相较从容、肯定,字法朴素。卷尾题“祥符乙夘翰林待诏”。缺损处疑似“燕文贵”字样。





大阪卷(图二)纸本,十景自成一段,于每幅右上方题写景名,隔水处无题文。布景与故宫卷(图一)基本接近,应是同出一源。






图片唐 卢鸿(传) 《草堂十志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台博卷(图三)纸本,卷中树木、建筑力求形质古朴,笔墨则略显僵化、紧张。全幅短笔勾斫,并作局部烘染。题文与景致贴近。


三卷中,台博卷与故宫卷中间隔水处均有题文。只不过两卷中图与文的前后顺序不同。第一幅“草堂”与最后一幅”金碧潭”顺序一致,其它顺序都不相同。台博卷与故宫卷中,题文中间一曰“词曰”,—曰“歌曰”。两卷似有间接关联。


大阪卷与故宫卷,前三幅与后两幅位置相同,中间五幅顺序不一。且布景一致,应属同源。


谢时臣,十景图,位置与台北卷十分接近,应属同宗。










宋元以降,以“嵩山草堂图”为母题的书、画、诗词作品记录许多,如宋代李公麟、苏轼、苏辙,元代赵孟頫、王蒙、黄公望,明代文徵明、唐寅、董其昌、项圣谟,清代王翚、王原祁、杨晋、张若霭、翟大坤、方士庶、秦祖永及近代金城、吴湖帆、陆恢、朱梅村等。如王原祁《卢鸿草堂十志图》。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公众号后台。
文中使用高清图片,请耐心加载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