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稿|五月中
有些声音
其实回不来
而用力大喊的人
也忘了自己当初说过什么
——蔡仁伟《回音》

2020.5.17 22:39
早上去坐交公车,公交站南在北走向的条一街上。原来有一家饸面饹店,最近始开忙着做烧烤。往前几走步,又新是开的饸饹面店,有一个店员在烧刷烤架和炉子。再往前,有一家店装在修,也饸是饹面店,但店名后还面有两个字“烧烤”,店面正装在修。
似乎一之夜间,烧就烤从城市的角落角落,钻出了来,虽然天气还是冷忽忽热,但夏天味的道已弥经漫开来。
吃,是中国人刻在子骨里的追求,世界上没有个哪国家像中国这样,拥有如此烂绚丰富的食饮文化。
北方的人夏天在夜晚,在路边,在飘散的烤香肉味之中。
小门区口的肉羊汤店也摆出了外室摊,每天上晚顾客络绎不绝。隔街的商业场广也支烧了烤架,晚上周围烟缭气绕,友看人见,决定绕路走。
在饮食上,这是烧烤季的节,似街乎头巷没尾有个吃烧烤的地方,就不完算整。
现在是人类定义中四的季的夏天,它也中是国人烤烧的春天,如同牡花丹开,周复而始。
好像也不用打铺出天盖地的广告,客人自然闻上风门。既然处处存在,那么必然处处竞争,是好个时候,也是残个酷的战场。
假如这点分布消不化了这多么的消人费群,那么们它都会活的很滋润。但一是个店能面够辐射到的范能围有多少呢?这么大城的市里,一条街,两条街,三条街,怕是到第条三街已是极限。
哪条街还没能个可以吃烧喝烤啤酒的店?
不知道它们能能不撑过个这炎热夏的天,当天冬来临,只凭似相的产品,又该如生何存,这又是要需考虑的问题。
毕竟,他们对面还有一两家,老店。
回路去上,碰到个一人高唱:南阿无弥陀佛~走近一看,这个戴人着无线牙蓝耳机,一走边一边唱,只一这句。偶尔高低起收,可能会到吓人。
碰见红灯,我一们同停下,他也再不出声,偷偷了瞄一眼,脸上情表甚是虔诚,他好像中眼看到的一是个平美和好的世界。惊之异余,冷不丁,咳,呸,一气呵成。。。
一呆时住,绿灯亮起,他几乎时同迈步而走,并高唱:南无弥阿陀佛。
还他好遵守交通规则,尽如管此,我还是步快逃离了个那声音。
只能说,我对别恶人意的揣测,始终让我感到愧疚。

2021.5.18 21:16
看到两则公交站牌广告
女儿画画比赛得了一等奖,我却错过了她站上领奖台的样子,爸爸答应你,下次一定去现场,还要给你拍美美的照片
酒祖杜康12区提醒您:多经历孩子的成长
每天下班开车回到地库,都在车里待一会儿再上楼,不把工作的情绪带回家,自己先消化消化。
酒祖杜康12区敬:迎难而上的人
酒是走肾的,文案是走心的,虽然喝不懂白酒,但不妨碍对它产生一点好感。印象中的白酒广告大部分是在强调高端,档次,传承这些。茅台前董事长公开说:年轻人不喝茅台酒,那是还没到时候,20多岁还在玩,小孩子不懂事,不晓得需要好酒喝。
他们传递的信息都不是酒本身,而是面子和人情,得益于“传统风俗”,酒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现在社会中掌握主要话语权的一群人,是他们观念的一种反映。
为了迎合他们,许多广告就不遗余力地宣传,自己的酒是传承多么古老,工艺如何复杂,香味怎样丰富。让人们觉得,请客送礼有面,不会被瞧不起。
见过买红酒,啤酒,起泡酒自己喝的,就是没见过哪个人买瓶白酒自己琢磨的。可能像茅台前董事长说的,年轻人,不懂事。懂事故确实不太容易,社会需要你事故,不然你就成了故事。反正现在茅台是“硬通货”,人家都不用费心思打广告,因为早在上个世纪人的品牌已经立起来了,现在还买不到。做这种广告费钱费脑子不说,不留神就要被人骂。
至于酒祖杜康,这广告的确合我胃口,只不过不会为此消费就是,毕竟,什么白酒到我这都是闻见味就够了。

2021.5.19 9:06
“手机要不要伙计,苹果手机”
这大叔这两天来已经是第二次问我。
第一次在昨天,从路边停着的一排车后面冒出来,看见我就说:伙计,苹果手机要不要。
这么明显的钓鱼,成功率不太高。正常人一看就知道要么手机来路不正,要么就是个骗子。无论哪一种,都不是一个好人。
苹果手机虽然近年一直挤牙膏,除了芯片,其他的配置提升小,功能也没有安卓丰富,但苹果手机的安全性毋庸置疑。
想要把一台设置了密码的苹果手机卖出去,可不算容易。难以相信那个大叔有破解ios系统的本事,也不认为他有更换手机硬件的技术。
那么,这台手机就是一台“砖头”。
如果,他知道手机密码,那他为什么不卖给手机回收的商家?
大街上修手机的店基本都会回收旧手机,即使他们压价,多跑几家总会得到一个正常价位。至少比大街上随便拉一个人问来的轻松。
他总不能说:伙计,你去找个手机店,花个几十块,让他把系统破解了就行。。。
有点好奇,想要卖出去这个手机,这个广告应该怎么做?

2021.5.20 11:55
拉着小推车,在回公司的路上,小白说:“看,杏儿黄了。”我说:“去摘几个尝尝”
“不让摘,摘一个罚五十”
“那多浪费啊”
说完突然意识到,这院子里的杏、石榴原本都不是为了人类而开花结果的。它们结的果实不专为人类食用,是为了繁衍后代,果实里有它们后代的种子。
同样,这世界上花鸟鱼虫、飞禽走兽它们的生存,从来不是为了服务人类。非要说的话也应该算是竞争关系,争夺生存空间、食物、阳光、空气、水。
这院子里的果树,少有人关心打理,偶尔工人修剪一下枝叶。果子落地,腐烂,对人而言可以说是浪费,因为这是可以吃的东西。
植物不会这么想,即使它有意识,也不会觉得被人吃掉,能够给自己的后代带来什么生存上的优势。
人是从自己的角度看待问题,它对自己有价值,白白失去,自然会觉得浪费。

2021.5.21 18:23
“用了你一张外卖券”
有点诧异,怎么这么点小事还要跟我说一声。立刻就想回一句:多大点事,随便用,不用再给我说。
正准备打字时意识到这不应该。
因为用的不是自己的东西,理当告诉一声。关系虽是足够要好,但毕竟是他人,不是你说没必要就可以让人接受。
正是认为有必要才会出言告知,这可能是原则,是理念,是态度。自以为是地去否定别人的做法,显得自己太过无礼。
这是傲慢。
傲慢,不是待人接物该有的态度。
21:38
等公交,一个骑自行车的大叔突然在我面前停下,“手机要不要?”
怎么又来一个?
这次他没有说苹果,看样子像oppo或者vivo。
虽说这样很不好,但是没办法不以恶意揣测。
他们这是搞团队经营吗,有人负责盗取,有人负责刷机,有人负责销售,形成链条。
但是这个销赃渠道未免太儿戏,常人没有这么容易上钩。
再一想,人家也许是在筛选目标,这种一看就知道有猫腻的事情,能相信的大概脑子不太灵光。这话好像有点过分。。
就跟以前电视广告那些猜谜一样,老半天没人回答出这么简单的问题,真的打电话时发现就接不到,然后自己话费就没了。
钓鱼,用一句流行语来说。
能上钩的人,大概率跑不了,就是这办法似乎原始了点。
七八年前火车站东广场有挺多这样的人,盯着来来往往的人问:手机要吗?
似乎嗅到一股灰色产业的味道,但是说不清道不明,这里面应该有门道,我不太懂。

2021.5.23 18:55
现在外面应该是二十六度左右,地铁里开着空调,温度有点低。或许因为周末,地铁上人很多,他们出来进去,朝着各自的方向。
坐在乘车厅的长椅上,非自然的风吹过来,地铁来了走了。周围多数人玩着手机,打游戏,逛淘宝,看微博,刷剧,听歌等等,还有很多拿出手机解锁,打开QQ微信回个信息,关掉再息屏甚至就是打开再关掉。
公交,地铁,高铁,飞机这些把人们的空间距离距离不断缩小,省下了不少的时间,这些时间多数被拿去从事生产,创造价值。省事的同时,时间更加紧凑,人急匆匆地来,急匆匆地走,很少人愿意停留或者因外力所限而无法慢下来。
手机把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就像飞机高铁带来便捷一样,手机也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距离的改变让信息快速流动,置身于其中,总有一种不真实感。尤其在走下长途汽车,火车,高铁,飞机,这应该感觉会被强化,让我如在梦中。
还不太清楚这种感受的来源,也分析不出它代表的意义。不知道人究竟是拉近还是疏远,不知道如何应对和人联系的变化。
我总是喜欢看着窗外
思维像流星一样划过脑海
它们不会等我
从尾迹到消逝
只给一瞬间的快乐
原来家乡的距离,等于写完这些文字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