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听见那个时代的众声喧哗,探寻现代的两性关系

2023-06-30 11:01 作者:一根牛蒡  | 我要投稿


有人说这本书里面的文章旧,有人说里面的文章新。


我是这么看的——旧在时代,旧在思想观点,新在常读常新,新在思想深刻。


今天,在男女平等方面的社会光景,已不是蔡元培、鲁迅、张爱玲等所在的那个年代所能比的;今天的图书市场,女性主义的图书占据各大社会科学类图书榜单。那么,为什么我们还要回过头,拣拾起百年来的散文里有关男与女的文章,汇成《男男女女》呢?因为,这些思想观念受时代束缚的作家的文字,依然振聋发聩、常读常新。新在他们敢于在文章中剖析自己,剖析时代,且入木三分。


书中这些文章写就的时代,不论男男女女,都会认为那是不完美的时代。婚恋受“父母之言,媒妁之命”的束缚,两个将要同床共枕后半生的两人可能在新娘被掀起头帕的一瞬间才进行第一次的眼神交流。当然,每个时代都会有自己的时代病,今天依旧有许多可以改良的地方,时代在向前,时光不会停留。


木心先生经常引用尼采的话——“在自己的身上,克服这个时代”——来鼓励自己。是“自己”不是“别人”,是“克服”不是“战胜”。那个年代的男男女女,亦如这个时代的男男女女,前人的探索、洞察、批驳、反思,才有了今天的进步。黄子平先生说,历史并不重复,但总会押韵。试图逃离,总归是无效的。但并不意味着转而全心全意地拥抱。


细读的朋友,大概会注意到“娜拉”这个名字。话剧《玩偶之家》中的女主人公——娜拉,是鲁迅那个年代的新女性代表,成为女性解放的象征与旗帜,她的离家出走,构成和影响了一代人的行为方式。


昨日的娜拉,一如今天的上野千鹤子。除了本书所收录的鲁迅《娜拉走后怎样》、聂绀弩《谈〈娜拉〉》、丁玲《三八节有感》等谈到娜拉的出路问题,那个时代还有很多文人谈论娜拉,如李大钊的、周作人、叶绍钧等,冰心、冯沅君、凌叔华、石评梅、苏雪林等女性作家也开始诉说作为女性的困境和复杂心声。


“娜拉”如一颗石子,落入水潭,泛起的涟漪、引发的蝴蝶效应,在时代的催化下,最终引发了众声喧哗。


希望这本小书,也能给诸位读者一些启发与思考。


听见那个时代的众声喧哗,探寻现代的两性关系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