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不走寻常路的掘贝者

2023-02-10 12:45 作者:事太多心也烦  | 我要投稿

灰鲸是东太平洋最常见的须鲸,也是世界第九大鲸类。成年雄性灰鲸体长在12-13米之间,雌性比雄性要大一些。成年灰鲸的体重一般约为20-25吨,但季节性变化明显,最大的灰鲸重达40吨。灰鲸有两个亚种:西部灰鲸和东部灰鲸。西部灰鲸因为过于的捕鲸活动而变得极其稀少,可能只有一百多头;东部灰鲸目前数量稳定,大约有21000头。

图1:跃身击浪的灰鲸

须鲸以长距离迁徙而著称,灰鲸更是其中的佼佼者,它们是迁徙距离最长的哺乳动物,从热带亚热带的下加利福尼亚半岛的繁殖地到白令海甚至楚科奇海的亚北极北极海域的迁徙往返路程高达16000千米,有的灰鲸在迁徙过程中可能行进了20000公里。不过也有一小部分灰鲸并没有长途迁徙,而是待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海域度过夏季。

图2:灰鲸迁徙路线以及越冬地和觅食区

作为一种迁徙哺乳动物,灰鲸需要不同的栖息地觅食和繁殖。灰鲸的冬季栖息地主要包括墨西哥下加利福尼亚半岛西海岸的潟湖,这些潟湖水深一般4米左右,温度大约20℃,是理想的繁殖场。而它们位于白令海的觅食地,水深也基本不超过60米,因为灰鲸主要以泥沙中的甲壳类动物为食,同时这也使得它们离岸的距离不能太远,一般在0.5-160千米之间。

图3:觅食的灰鲸

灰鲸的觅食行为在须鲸中独树一帜,被称作“Benthic suction”。觅食的时候灰鲸将嘴部贴到海床上,从中吸食含有甲壳类动物的泥沙,之后在鲸须的帮助下把水和泥沙全部从嘴里过滤掉。一个有趣的现象是,生物学家发现,绝大多数灰鲸都是右撇子,习惯将嘴巴右侧贴在海底滤食,这也导致它们右侧的鲸须要比左侧的短,而且磨损也更严重。

图4:灰鲸觅食示意图

每年的十二月底到次年的一月,雌性灰鲸们便会来到温暖的潟湖产仔,它们一次仅生一头幼鲸,1月中旬和下旬是幼崽出生的高峰期。紧随而来的是寻找配偶的雌鲸以及雄鲸和亚成年鲸,到2月初基本所有的灰鲸都抵达了繁殖场。没有怀孕的雌灰鲸和雄灰鲸很快就会离开繁殖地前往白令海觅食,怀孕的雌灰鲸晚一些,最后离开的是有幼崽的雌灰鲸,它们可能3月下旬才开始北上的路程。刚出生时灰鲸幼崽就有将近5米长,7个月的哺乳期以后幼鲸能长到7米,一岁时大约8米长,9-10吨重。在繁殖地大快朵颐以后,灰鲸们差不多在9月开始南下。南下过程比北上过程要更加远离海岸,原因未知。对于西部灰鲸的迁徙情况科学家尚不了解,库页岛似乎是它们夏季的觅食场所之一。冬季的潜在繁殖场可能位于中国南部,台湾,日本南部等地。

图5:迁徙的灰鲸母子

灰鲸对于海洋生态系统来说有重要意义。作为底栖捕食者,它们维持着底栖无脊椎动物群落的结构和多样性。灰鲸的底栖觅食行为在搅动海底淤泥的过程中,重新排列了沉积物,从而使淤泥中的营养物质得以释放出来,有助于浮游生物的繁殖。此外,灰鲸的鲸须较粗糙,因此它们还能过滤出较大的底栖无脊椎动物,而较小的猎物则被灰鲸驱赶到了靠近海面的地方,成为海鸟和鱼类的食物。所以,保护灰鲸有重要的生态意义。

不走寻常路的掘贝者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