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资格考试 病理生理学-呼吸功能不全

I型呼吸衰竭 间接导致二氧化碳分压降低,但不多;PaO2 < 60 mmHg;
II型呼吸衰竭 PaO2 < 60 mmHg + PaCO2>50mmHg
肺通气功能障碍--II型呼衰
限制性通气障碍--肺纤维化(胶原纤维多,硬,缺乏弹性)【呼气的时候,依靠肺的弹性回缩】
阻塞性通气障碍--慢支、肺气肿
- 中央性气道阻塞--吸气性呼吸困难
- 周围性气道阻塞--呼气性呼吸困难
肺换气功能障碍--I型呼衰(氧气扩散入血速度较慢,二氧化碳较快,常常只有缺氧)
- 肺水肿、肺泡透明膜形成、肺纤维化
- 肺泡膜面积减少/肺泡膜异常增厚/弥散时间缩短引起气体弥散障碍
肺泡通气与血流比例失调
VA/Q变小 -- 功能性分流=V血掺杂
VA/Q变大 -- 无效腔样通气 堵塞血管
解剖分流:肺A栓塞,DIC、肺A炎、肺血管收缩等
ARDS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 肺换气功能障碍ARDS——肺水肿、肺不张、无效腔
- 肺泡通气血流比例失调是ARDS患者呼吸衰竭的主要机制,常发生I型呼衰。
COPD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慢支和肺气肿 共同特征是观景小于2mm的小气到阻塞。小气道阻塞是慢性呼衰最常见的原因。
影响
酸碱平衡 I型呼衰 代谢型酸中毒+呼吸性碱中毒
II型呼衰 代谢型酸中毒+呼吸性碱中毒f
肺源性心脏病
发生机制:呼衰--肺血管阻力高--肺动脉高压--右心肥大和衰竭
肺性脑病
发生机制:高碳酸血症、酸中毒、缺氧--脑水肿--脑疝 脑血管内皮损伤--血管内凝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