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字为什么从林——林字起源于神林崇拜
林字不是简单的树林之义,而是起源于神林崇拜,这就可以解释禁字为什么从林。
林字起源于神林崇拜。神林崇拜源于古人的地母神崇拜。土地上长出的最大植物莫过于树,所以许多民族都把树作为地母神的象征。而且,有些民族甚至把树作为自己的图腾祖先,于是有了神林观念。
例如,树崇拜盛行与中非洲、南埃及和撒哈拉。沿几内亚海岸几乎每村都有他们的神林。刚果人崇拜一种叫做“弭苍耳”的树,把它栽在房前屋后,北美的克里人曾经崇拜一棵神树,神树上挂着牛肉和布条。印第安人也崇拜神树,在墨西哥曾经有过一棵巨柏,在它的枝条上挂满了印第安人所贡献的祭品,包括黑发、牙齿、有色的布和布条等。古代波斯也有神树,上面挂满衣服、破布和法物等。在斯凯岛,有一株橡树,似乎特别具有神圣的性质,被人们崇拜祭祀,土人不敢动它一枝。
地母神在中国古代称为社神,许多民族都把树作为社木,也有一些民族崇拜神林。
例如,历史上神林是布朗族的信仰场所,云南勐海县的布朗族把村寨旁边茂密葱郁的树林当做神林,认为它是村寨的保护神。人们对这片神林由敬畏而崇拜,尽管神林中的树木粗大,质地优良,但其中一草一木都不许任何人触动。凡村寨的生产、生活中的重大活动,如建房、婚嫁、丧葬等,都要在此举行祭祀仪式。
历史上云南澄江和昆明等地的彝族举行的“祭松树”活动,也是一种神林崇拜。相传松树是该族的始祖,与他们有着血缘关系。当地彝村大都有一片松林,被视为神圣的“民址”,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村里的长者率领12岁以上的男性举行大祭,向松树祈福。祭祀者须抓一根松枝,插在大松树脚下,叩拜祈祷。“民址”及其附近的松树,严禁损坏和砍伐,犯禁者严惩。此外,德昂族、仡佬族、羌族等也有类似的风俗。
在欧洲雅利安人的宗教史上,对树神的崇拜占有重要位置。瑞典古老的宗教首府乌普萨拉有一片神圣树林,里边的每一棵树都被视为神灵。异教的斯拉夫人崇拜树神或树林之神,立陶宛人直到十四世纪才皈依基督教,此前他们崇奉的是树神。他们尤其崇奉高大的橡树和浓荫覆被的老树,向它们祈求神谕。还有人在自己的村庄或房舍前后保留着神树丛,哪怕是折断一根树枝也被看做是罪孽。
人们对神林的祭祀甚至比建庙祀神还要早,英文庙宇一词写做temple,原意就是树。那时的人类把森林当庙宇祀神,常常在森林里寻访神灵,用牺牲来供奉它们。
林字读音与凛同,取其凛然不可侵犯之意。林是神林,里边的神灵令人敬畏。凛也有敬畏的意思。而且凛字右下的示,本义是地祇,也由树木崇拜而来,与林字所反映的古人的原始宗教观完全一致。所以林由凛得声。
详见董来运《汉字的原型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