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军甲弹对抗:英国海军对德国战列舰巴登的射击实验(试读版)
本文作者海狼,全文长约9000字,是我号第一篇长篇幅海军文章,号主在此感谢大佬投稿!!
1918年11月15日夜晚,一艘德国轻巡洋舰科尼斯堡号驶入英国大舰队的基地福斯湾,几名德国海军的高级军官登上了英国大舰队的旗舰,伊丽莎白女王号战列舰。他们的目的是前来就停战问题谈判。在经过艰难的谈判之后,德国人终于接受了耻辱的要求:交出几乎全部的主力军舰,从最小的驱逐舰到最大的战列舰。
谈判结束之后,英国大舰队总司令贝蒂上将留德国人吃晚饭。德国人胃口很好,把肉吃的只剩骨头。一个军官临走时把一个东西偷偷塞进自己的口袋,被英国士兵阻止,原来那只是一块奶酪。
11月21日,战败投降的德国海军在拆除武器系统后几乎全部倾巢出动,在路德维希·冯·路透海军少将的指挥下横渡北海。他们在英国大舰队的监视下驶向英国的福斯湾,接受了解除武装的调查之后又前往斯卡帕湾。当德国舰队抛锚时,大舰队总司令贝蒂上将下达了又一道屈辱的命令:
德国海军旗将于日落之时必须降下,未经允许不得悬挂。

图1:驶向英国投降的赛得利兹号战列巡洋舰
由于最新式的德国战列巡洋舰马肯森号尚未完工,本来可以保留的巴登号战列舰作为代替被扣押在斯卡帕湾。她于1919年1月9日最后一个抵达斯卡帕湾。这些军舰是德意志帝国耗费数十亿马克打造的精华,包括最新式的战列舰巴伐利亚号和巴登号和装备305mm火炮的国王级战列舰。德国人以为至少可以把一部分军舰带回德国。
这段时间,德国水兵士气低落,纪律极差,不遵守长官命令。罗伊特称其旗舰腓特烈大帝号“宛如精神病院”。官兵不能上岸娱乐,食物和卫生状况也非常差。
1919年5月6日,当听到凡尔赛条约的消息后,罗伊特震惊了:德国海军只能保留15000名官兵,不得建造超过10000吨的舰艇,不得拥有潜艇……他决定反抗。在5月31日,日德兰海战胜利日,德国军舰放出了红白色的信号弹以庆祝,还悬挂了海军旗。
6月21日上午11点20分,罗伊特将军下达了自沉命令“第11节”。随后,所有74艘德国军舰集体悬挂禁止使用的德国海军旗,并打开了舷窗和通海阀。军舰很快开始倾斜。腓特烈大帝号在中午12点16分第一个沉入大海,兴登堡号战列巡洋舰在下午5点最后一个沉没。乱作一团的英国人试图阻止,还打死了9名德国官兵,到晚上,所有主力舰除巴登号搁浅外全部沉没,巡洋舰和驱逐舰也损失惨重。英德海军竞赛最终以帝国海军的灰飞烟灭告终。残存的舰艇也被战胜国进一步瓜分。

图2:1919年6月21日下午2:45,最终沉没前四分钟的德国战列巡洋舰德芙林格号。

图3:搁浅的巴登号战列舰
公海舰队的前任指挥官舍尔海军上将评价道:“我很高兴。德国舰队纹章上的投降污点已经被抹去。这些舰艇的沉没证明了舰队的精神并未消亡。最后的行动忠于德国海军的最佳传统。”
(下面正文开始)

图4:公海舰队旗舰巴登在海上航行
四艘巴伐利亚级战列舰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为德意志帝国海军设计的最后一级战列舰。只有巴伐利亚号(SMS Bayern)和巴登号(SMS Baden)加入了舰队,符腾堡号(SMS Württemberg)和萨克森号(SMS Sachsen)已经下水但从未完工。她们是一战时期最强大的战列舰之一,装备了8门380mm舰炮,拥有坚固的装甲防护,足以匹敌英国海军伊丽莎白女王级和复仇级。

图5:巴伐利亚级的基本性能参数

图6:德国海军官方档案中的巴登号战列舰装甲布局图,RM 3/23460。

图7:Die Schlachtschiffe der Bayern-Klasse书中的巴伐利亚级战列舰装甲布局图

图7:Die Schlachtschiffe der Bayern-Klasse书中的巴伐利亚级战列舰装甲布局图

图9:The Grand Fleet: Warship Design and Development, 1906-1922书中的巴登、宾夕法尼亚、君权和伊丽莎白女王四级战列舰的装甲防护对比
巴登号在一战中没有经历大的风波。1916年10月完工后,她从1917年3月起一直担任德国公海舰队旗舰,直至战争结束。她的姊妹舰巴伐利亚号确实参与了作战行动,并于1917年10月在波罗的海触雷。1918年11月11日停战协定签署后,巴登号是最后一艘被关押在斯卡帕湾的德国军舰(1919年1月9日),代替未完工的战列巡洋舰马肯森号。她也是6月21日最后一艘开始凿沉流程的船,因此英国人能够在她沉没之前将她搁浅。这是唯一一艘没有沉没的主力舰。
完整版请前往微信公众号“敲开地狱之门gwwn”阅读,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