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海军的那些装甲巡洋舰(下),最后的“布吕歇尔”
接上篇

当然,这次这篇在谈到布吕歇尔这艘德国装甲巡洋舰的末代之作前,先简单聊聊德、英、意的一些杂闻趣闻。
德皇威廉二世与“型号融合”
随着装甲巡洋舰成本的不断飙升(注:1902年开工的洛林号战列舰造价为2448万马克,同年及次年开工的罗恩和约克号装甲巡洋舰为1534.5--1624.1万马克),达到同时期战列舰的62.7%--66.3%;而往后的沙恩霍斯特级装甲巡洋舰更是达到同期德意志级战列舰造价的82%。

德皇威廉二世感到“心急如焚”,按捺不住的他于1904年1月在《海军评论》发表了文章,其认为装甲巡洋舰排水量和造价不断上涨将危及战列舰的发展,与其造这种“不可或缺的附庸”,不如建造所谓的“快速战列舰”,即成本不超过战列舰,航速相对于战列舰有3-4节的优势,既能承担主要任务侦查又能加入战列线作战的,装备240mm或210mm主炮以及150mm副炮,并能承受同类战舰的打击的军舰。

虽然这种思维本质上还是饱受马汉海权论的“荼毒”,希望建立一支所谓的纯粹“决战舰队”,但也确实有有其超前的意义。
当然提尔皮兹以技术和财力难以实现否决了,甚至还搞出了这种战舰需要三万吨的笑话。但在1905年德皇参观完意大利战列舰埃琳娜女王号(22节)后,“快速战列舰”要求被再次提及。

最终提尔皮兹还是以经济、政治、技术不良后果为由坚决反对大型巡洋舰具有加入战列线作战能力,“快速战列舰”再次被否决。
其只是在收到英国战列舰大型化的传闻后,单纯的将装巡吨位进行了一定放大。在德国设计师较低的吨位利用效率,和“成本”、政治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下,德国末代装甲巡洋舰布吕歇尔号最终出炉了。

讽刺的是,就在1906年5月31日,E号巡洋舰设计最终审定会议结束9天后,德国得到情报,英国新型无敌级巡洋舰将配备305mm火炮,固执而保守的提尔皮兹再一次被打脸。但为了成本和时间,德国最终还是不得不延续了基于E16的方案,出生即落后的造价高达2853.2万马克的装甲巡洋舰项目尘埃落定。

费舍尔的完美战舰
20世纪初,费舍尔(日后大英的第一海务大臣)心目中的“完美战舰”共分为两种。一种统一使用10英寸(254mm)主炮(注:即日后的无畏舰/战列舰),另一种则是统一使用9.2英寸(234mm)主炮(注:即日后的战列巡洋舰),而在1903年其设想的战列舰和战巡分别为20节航速、装备16门254mm舰炮和航速25节、装备16门234mm舰炮。

同年10月,费舍尔的专家委员会还提出了新的8门305mm,21节方案,当然此时的费舍尔对此表示了强烈的质疑,并对305mm舰炮缺乏信任。
但随着黄海海战305mm舰炮实战表现以及美日纷纷开始谋划采用全305mm舰炮,费舍尔最终接受了身边人的观点,并于1904年11月选择了 “all” 305mm,虽然他本人此时还对这颇有微词,但历史的车轮已经向前移动了。最终英国在1905年2月,确定了无畏级战列舰(21节)和无敌级快速装甲巡洋舰(25节)的相关布局,新的篇章正式开启。

维托里奥·库尼伯蒂的“”理想战舰”
在时任意大利海军大臣的要求下,维托里奥·库尼伯蒂从1893年便开始研究一种变革性的舰船,在20/21世纪之交,他已经有了建造一种统一主炮口径的全重型火炮(All-Big-Gun)战列舰设想方案,该类战列舰将装备12门305mm火炮,同时将采用革命性的蒸汽轮机作为动力系统,航速将达到23节+,巡航航程达15000海里,主装甲带达到300mm,排水量预计超过17000 吨。

当然,当时的意大利是无力建造这种所谓的“理想战舰”的,而其于1899年设计的埃琳娜级可以视作一种“折中方案”。虽然这种激进的方案没有被采纳,但维托里奥·库尼伯蒂并没有放弃,他转而在意大利和德国杂志上数次表达过自己的观点(注:其在1900年在德国Marine-Rundschau 上发表了“一种新型战舰”文章),而其于1903年在简式战舰发表的“英国海军的理想战舰”则是最为著名。
最终英国的无畏号战列舰和无敌号战列舰实现了其设想。

德国最后的装甲巡洋舰布吕歇尔号于1907年2月开工,于1909年服役。该舰舰长为161.8m,舰宽为24.5m,标准排水量15482吨、满载排水量17500吨。

在动力系统方面,该舰由18台水管锅炉(Schulze-Thornicroft型)和三台立式三胀往复式蒸汽机提供动力,每台驱动一根轴(三轴布局,外四叶螺旋桨直径为5.6m,中央三叶螺旋桨5.3m),设计最大推进功率为32000马力,设计最大航速为24.5节,在试航中则是达到38323马力和25.4节,该舰巡航航程为6600海里/12节或3250海里/18节,可以搭载41名军官和812名士兵。

在武备方面,该舰搭载6座双联210mm SK L/45,10座单门150mm SK L/45,16座单门88mm SK L/45舰炮和4门450mm鱼雷发射管。

在防护方面,主装甲带为80-180-80mm,主要用于覆盖保护弹药舱、轮机舱等“核心区”(两端削减至80mm),堡装甲为160mm,同时有部分35mm防鱼雷装甲舱壁参与到舷侧防护中。主水平甲板为70mm,穹甲为50mm。炮廓装甲装甲为140mm,210mm炮塔正面装甲为180mm、顶部80mm。前指挥塔则为250mm和80mm(正面/顶部),后指挥塔为140mm和30mm(正面/顶部)。

总的来说,布吕歇尔号本质上是用于对位英国所谓的16门234mm大型装巡的。但此前英国的战列舰已经从全254mm“升级”到305mm,纵使情报很难事先预测到其战巡从全234mm一跃到305mm,但其增大口径已经是不难推断的事实,德国对此没有反应,导致落后了大半怕也是比较让人遗憾。
布吕歇尔号可以视作是“装甲巡洋舰”的巅峰之作之一,但可惜的是其开工与服役时间已经太晚了,最终成了“时代的眼泪”,但也为日后我们留下了很多的架空空间。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