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第二届文物墨影 纸上春秋——经典馆藏书法(文物介绍一)

2022-09-08 09:38 作者:文化大观_B站  | 我要投稿

关于开展第二届“文物墨影 纸上春秋”

——行走的思政课山东博物馆经典馆藏书法文物志愿服务校园行活动作品征集的通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为让文物“活”起来,以经典书法文物引领美育,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回归生活,回归教育,将在全省组织开展第二届“文物墨影 纸上春秋”——行走的思政课山东博物馆经典馆藏书法文物志愿服务校园行作品征集活动。本次活动旨在为中小学生架起与博物馆沟通的桥梁,使神秘的经典书法文物更好发挥时代价值,从而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两创”在文化和教育中落地。



主办单位


主办单位:

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  

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济南市教育局


承办单位:

山东博物馆  

山东省博物馆学会 

山东省博物馆联盟  

文化大观杂志  

山东省新时代文明实践社科普及志愿服务总队  


协办单位:

莱商银行  


活动内容

对山东省各博物馆馆藏的经典书法文物作品进行书法临摹。


征集要求

(一)对象

全省中小学生

 

(二)数量

每位参赛者可选择1件作品作为参考,进行临摹和书写,最多不超过3件。

 

(三)作品要求:

1、用笔合法度,流畅;

2、结构准确;

3、整体章法统一;

4、能表达原贴韵味。

 

(四)规格

尺寸:不大于四尺整张宣纸

姓名、作品名称写至右下角

另附作者信息与书法作品封装在一起,备注好所选文物、姓名、地市、学校、组别、性别、年龄(周岁)、通讯地址及联系电话。

 

(五)提交方式

作品以邮寄形式,

将作品寄送到:

济南市历下区经十路11899号 山东博物馆

联系电话:13853181956 

杜老师

邮寄作品的同时将书法作品拍照,照片要求信息完整,照片大小不低于3M,将照片及作者信息发送至邮箱:sdsbwg@163.com文件名称为中学/小学++XX市+XX学校+小学/中学组+联系方式”。

以学校为单位统一邮寄时,填写作品汇总表(见附件2)


(六)投稿日期

即日起到2022年10月30日



奖项设置

(一)活动分为小学组与中学组

根据参赛作品质量,评选出每个小组的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

(二)获奖者均可获得荣誉证书

(三)获奖的部分优秀作品有机会参与在山东博物馆举办的活动成果展。




图片


 

图片


文物介绍


图片

汉张迁碑

馆藏地点:泰安岱庙历代碑刻陈列馆

《张迁碑》又名《张迁表颂》,全称《汉故谷城长荡阴令张君表颂》,是由东汉晚期佚名书法家书丹、东汉碑刻家孙兴刻石而成的一件隶书书法作品。此碑于东汉中平三年(186年)刻立,明代初年出土,现收藏于山东泰山岱庙碑廊。《张迁碑》高290厘米,宽107厘米。篆额题“汉故毂城长荡阴令张君表颂”12字,额字独呈扁形,书意在篆隶之间;碑阳正文15行,行42字;碑阴3列,上2列19行,下列3行碑文。此碑是谷城故吏韦萌等为追念张迁之功德而立,铭文着重宣扬张迁及其祖先张仲、张良、张释之和张骞的功绩,并涉及到黄巾起义军的有关情节,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图片
图片
图片

汉礼器碑

馆藏地点:曲阜汉魏碑刻陈列馆

《礼器碑》全称《汉鲁相韩勑造孔庙礼器碑》,汉永寿二年(156年)刻。礼器碑碑阳十六行,行三十六字,文后有韩勑等九人题名。《礼器碑》为圆首碑,碑身高173厘米,宽78.5厘米,厚20厘米。碑文记述了鲁相韩敕优免孔子舅族颜氏和妻族亓官氏邑中繇发、造作孔庙礼器、修饰孔子宅庙、制作两车的功绩。碑阳末3行及碑阴、两侧刻有104人姓名及捐款钱数,与《乙瑛碑》《史晨碑》合称孔庙三碑。《礼器碑》笔画瘦劲且有轻重变化,结体紧密又有开张舒展,捺角粗壮斜行,长波尾部尖挑,风格质朴淳厚。

图片
图片

汉乙瑛碑

馆藏地点:曲阜汉魏碑刻陈列馆

《乙瑛碑》是刊刻于东汉永兴元年(153年)的一方碑刻,又称“百石卒史碑”“孔龢碑”“孔和碑”等,无撰书人姓名,属隶书书法作品。《乙瑛碑》为方首碑,高198厘米,宽91.5厘米,厚22厘米,无额,碑文18行,每行40字,记录了鲁相乙瑛上书请求为孔庙设置百石卒史一人来执掌礼器庙祀之事,属于纪事性的祠庙碑,与《礼器碑》《史晨碑》合称“孔庙三碑”。《乙瑛碑》书体方整,结构严谨,笔势刚健,书法雄劲。


图片
图片

汉史晨碑

馆藏地点:曲阜汉魏碑刻陈列馆

《史晨碑》是刊刻于东汉建宁二年(169年)的一方碑刻,又称“史晨前后碑”,无撰书人姓名,属隶书书法作品,现存于汉魏碑刻陈列馆。《史晨碑》为圆首碑,有额,额高34厘米,无字,碑身高173.5厘米,宽85厘米,厚23.5厘米。碑两面刻,面向东为阳面,俗称“史晨前碑”,又称“鲁相史晨祀孔子奏铭”等,刊刻鲁相史晨关于祭祀孔子上呈朝廷的奏章,后附四言铭文12韵24句;面向西为阴面,俗称“史晨后碑”,又称“鲁相史晨飨孔子庙碑”等,记叙了史晨到任后谒庙拜孔、修墙饰屋、疏通沟渠、植行道树、设立会市等事迹,与《乙瑛碑》《礼器碑》合称“孔庙三碑”。《史晨碑》书法含蓄蕴藉,健劲遒逸。 


图片
图片

东晋王羲之黄庭经拓本

馆藏地点:山东博物馆

《黄庭经》,号称天下第一小楷,王羲之书。原本为黄素绢本,在宋代曾摹刻上石,有拓本流传。《黄庭经》是魏晋时期颇为流行的道家养生修炼之书。传王羲之所书小楷《黄庭经》系《外景经》。《黄庭经》拓本纵38.1横15.8厘米。此帖其法极严,其气亦逸,有秀美开朗之意态。关于《黄庭经》,有一段传说:山阴有一道士,欲得王羲之书法,因知其爱鹅成癖,所以特地准备了一笼又肥又大的白鹅,作为写经的报酬。王羲之见鹅欣然为道士写了半天的经文,高兴地“笼鹅而归”。原文载于南朝《论书表》,文中叙说王羲之所书为《道》《德》之经,后因传之再三,就变成了《黄庭经》了。因此,《黄庭经》又俗称《换鹅帖》,无款,末署“永和十二年(356年)五月”,现在留传的只是后世的摹刻本了。


“第二届文物墨影 纸上春秋——经典馆藏书法(文物介绍一)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