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浅谈何为孝

2023-08-18 20:50 作者:发福-蝶  | 我要投稿

最近一直在思考孝道是什么 以及怎么做才是尽孝 也去搜索了一些资料 因为我之前从未认真细想过“孝”于我而言究竟是怎么样的 我看到《礼记》有句话说“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 最广泛流传的翻译似乎是孝子的奉养,是要使他们从心里感到愉悦和快乐,不违背他们的意志。也即孝顺 但我觉得是说孝子对父母的奉养,会让祂们自己感到快乐,也不会违背祂们自己的心意/意志 我看到的是父母与子女对彼此双方的付出。父母与子女也不是上下级关系,他们是对等的 一方面,父母爱子女,所以子女才会爱父母(这其实没有必然的先后顺序,很多时候是同时发生的),虽然结果不一定如此,但是父母如果想要获得子女对自己的敬爱一定得去爱自己的子女。正所谓想要被别人敬爱首先要如此这般待人,虽然别人不一定如此这般回敬你,但你不这么待人别人一定不会这般友善待你。 另一方面,子女应该向自己的父母尽孝,在和睦的家庭里子女爱父母是自然而然的,然而,在某些不和的家庭里,若要子女爱父母是极为困难的,此时谈及孝道,于他们而言这就是去做令自己不快的事,是违逆自己本心的事。 几天前,我在贴吧偶尔看到一对兄妹和他们父母的故事,他们生于一个物质条件较为富裕的家庭,他们的父母吃穿用度都不曾欠缺过他们,但我发现他对于自己的父亲是极为不满的,因为他发现了他父亲的虚伪,他的父亲总是装作一个好父亲好丈夫,在外面却长期偷情,也发现了自己的父亲对自己的不爱。 对具体情况感兴趣的可以自己去贴吧找,我有些细节记不清。 所以说,为何孝?在当代,血缘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我也不觉得子女尽孝一定要事事顺着父母,曾仕强也这么说过 他的意思倾向于对待父母要敬爱,要常联系父母,多多咨询父母意见,言外之意在于因为父母行过的路比自己多,经验也比自己多,所以向他们多取经是有意义的,会帮自己理清思路,也会让他们觉得自己被重视,从而令大家都快乐,但具体怎么行事还是自己下决定拿主意,我认为这是有道理的 但我感觉这种方式不适合所有的家庭 私以为曾老师的父母与他的关系一定特别好,但这种和谐的家庭关系不是所有人都有的,我看到有人因为父母的关系产生很多内心创伤,也有人因为父母的疏忽不幸死于意外,也有人因为盲从父母的教诲害了自己 意外或者不幸似乎每年都有,最近鄙人的身边就有人因为家长沉迷手机,没看到孩子玩耍深入大河,错过了拯救自己孩子的时机,结果是她的孩子被河水冲走 这是父母的失职,当然这种事也不是普遍性的现象 或许,不结婚生子就不必去思考这种事。但身为人子,没人能脱离这个“孝”字,哪怕是一出生就被亲生父母抛弃。因为人之幼儿的成长离不开其他人,必然要承受别人教养之恩 对于父母溺爱子女,不去教养子女之类的情况我不想去说,那是父母的失职。对于父母良好行使职责的家庭其实少有子女弃养的情况,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古言百善孝为先,夫孝,德之本也,为什么不是明白爱是什么为先?伦理纲常,孝道,是否被放在了一个过高的位置呢?我想了很久,但我不知道答案的对错,或许是我庸人自扰之,或许本没有最标准最正确的答案 但我依旧认为,和睦的家庭关系是需要看父母子女共同构筑的,或许当父母犯错的时候身为人子也应当及时指出,哪怕这会令其不快 我也认为,无论是给孝定何等标准,都会是错的,都难以避免形式主义 言尽于此,希望大家理性看待传统的文化思想以及此文

浅谈何为孝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