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旧文摘录】我们戏曲教师的呼声(蔡英莲)

2022-12-02 01:16 作者:秋思听戏  | 我要投稿


图片
蔡英莲

发展戏曲事业必须大力培养新一代的戏曲演员。而要培养新一代高质量的戏曲演员,就应当重视戏曲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队伍的基本建设。但这个问题却未能引起有关部门的足够认识。


我是中国戏曲学院的一名青年教师,今年三十七岁。自1965年毕业以未,留院工作已达十六年之久。象我这样年龄的教师约有四、五十名,占全院京剧表演系授课教师的百分之四十。目前,我们担负的教戏课程约占总教戏工作量的百分之八十。我们当中,每周教课时数少的十八节,多达三十节,除此之外,学生排戏、实习演出、课外辅导等占的时间则是很难统计清楚的。


我们感到,在我们身上,不仅有着培养新一代演员的贵任,同时,也存在一个自身业务水平的提高问题。我们这一代的青年教师,曾经有幸得到既有多年舞台实践经验、又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前辈们的教益。然而,毕了业,就赶上了十年浩劫,学业遭到搁浅,还没来得及重温旧业,身上就压上了工作的重担,许多剧目的教课,往往是边学边教,自身业务水平的提高没有一个系统的计划安排。院领导虽想解决,但人力、物力都有困难。


最重要的是青年教师的实践问题。我们所教的剧目,很少能够经过自己的舞台实践之后再教的。通过教学我体会到,凡是我演过的戏,教学时心里就有底,如《春秋配》,经过舞台实践后,教学质量就有明显提高。再有就是戏曲教师队伍在政治上历来被重视得不够。譬如,历届由中国戏曲学校毕业出去的学生有的是名演员,有的做了人大代表,有的当上了政协常委,但查一查历届人大、政协的名单中,却很少有为戏曲教育事业操劳终生而做出了贡献的老领导、老教师。此外,在剧协会员名单中,戏曲教师所占的比例也是较小的。有的老教师辛苦了一辈子,连个会员都不是。再看戏曲教师的经济地位,以同期毕业而水平相当的戏校毕业生来讲,经过一段时期的工作,当演员的要比当教师的工资高,时间念久,悬殊就愈大,更不要说演员的福利要比教师的福利更多一些。我认为,作为个人,不应当斤斤计较个人的得失,但有关部门领导却应该正视这种现象,关心他们的政治生活,关心他们的学习提离及经济生活,这对于调动广大戏曲教师队伍的积被性是很有必要的。


冬去春来,日月如校,如果上述问题仍不被重视,老教师将愈来愈少,新的力量又补充不进来,现有的青年师资的业务又得不到应有的提高,那么,很难想象,戏曲教育事业会愈来愈兴旺。这怎能不使我们忧心仲呢?


【作者:蔡英莲 1981-11《人民戏剧》】

【旧文摘录】我们戏曲教师的呼声(蔡英莲)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