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小提琴教学的新理念-1》

2020-09-23 09:51 作者:陈康洎新  | 我要投稿

小提琴的技术是有全部的技巧要素的联系综合构成的,换句话说就是把各个技巧点的要素集合、统一、协调、联接的整体运动。因此,按时代的发展就不适合、不应该按书本每本必练,每课必练,造成大量时间耗费,成果很小,学生也没搞清练习目标,只会练一课丢一课,不会把一课的内容的本质举一反三,融会贯通以达到熟能生巧之果。所以应与时俱进,灵活应对,教学随机,教学第一位,教材第二位,依据学生的情况而随时变化调整教学进度方式,不该用教材,更不要死扣一本书教到底!应随机应变来选择每本书的特点和精华来教学生。其次,应把小提琴技术分解成各个不同级的要素的初、中、高技点来练习把握,而后再把要素技术点联系统一来控制掌握,以此逐步推进,采取步步为营,环环相扣来提高把握小提琴的技术。因此学习和提升小提琴的技术一般分成三个阶段来完成掌握:第一,先分解、拆开,首先把技巧点的要素的动作理论概念搞清讲清。再用慢的速度和学过的或熟悉的内容也可以是很单一简单的题材练习,通过寻找途径来获得脑中清晰的图像轨迹意识。此阶段要求是少练课本教材,而多寻求思考来认识动作的正确规范概念的把握调整为主。第二,当把动作的概念意识建立起来后,应选择所适合的要素题材课本来加强、强化熟练,以达到动作们连贯、一致、统一,其要求获得动作的“下意识性”,从而形成动作肌肉记忆的本能即“童子功”。第三,建立技巧的各个要素点的联结把握。即通过选择课本所相关的练习曲和乐曲的综合训练,以此来再进一步提高技术点的作用和关联技术点的联系掌控,从而达到灵活运用,控制自如,化为自己身上的功夫,此第三步完成应属完全掌握技术的水平的飞跃阶段。而只为考级犹如做一份试卷,单练考级练习曲、乐曲一般只代表瞬间跳跃的高度,像一般普通的汽车的“峰值”顶端很快下落。而台阶的高度才是真正的高度。家长的急功近利性会造成孩子只为“跳高”拿证书,上不了台阶,也就上不了台面了。因为内心空虚,没有内在的技术的把握支撑,从而达不到持续发展的上升空间。

《小提琴教学的新理念-1》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