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川历历汉阳树】看汉阳-琴台篇

在汉阳龟山的斜对面,就是著名的古琴台了。据传说,这里就是钟子期和俞伯牙故事的发生地。
这里虽然叫做琴台,但是就大的范围来说,这里是属于月湖的范畴,琴台也是在月湖边上,周围则有月湖公园以及琴台剧院。
琴台剧院还是比较有特色的,至今我还没有在这里听过音乐会或者是看过戏剧。剧院建在月湖和汉江的中间,面江背湖,周围的风景还是挺不错的。其造型也仿古琴,有种流动的韵律在其中。




在通往剧院的一侧,沿着湖泊建有廊道,是赏湖色的好去处。看得出,夏天里这里会覆盖上一层碧绿的荷叶,点缀上粉红的莲花——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背着剧院沿着月湖走过去,则就是古琴台景区了。拍摄的时候时间已经晚了,景区关门了,所以只在外面的公园内转了转。相对来说,古琴台比起龟山的名气要大一些,或许更多的外地人会知道这里。说起来惭愧,琴台里面我作为当地人一次也没有进去过。下次有时间还是进去瞧瞧,发发感慨。











小贴士:
古琴台又名俞伯牙台,始建于北宋,重建于清嘉庆初年(公元1796年),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龟山西脚下的月湖之滨,东对龟山、北临月湖,是中国音乐文化古迹、国家AAA级景区 、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武汉市文物旅游景观之一,与黄鹤楼、晴川阁并称武汉三大名胜,有“天下知音第一台”之称。
相传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有位大臣俞伯牙极善鼓琴。一次伯牙受楚王外派公干,乘船沿江而下,途经汉阳江面,突遇狂风暴雨,停舟龟山脚下,不会雨过天晴,心旷神怡,于是乎,伯牙鼓琴咏志。抚琴小段弦即断,伯牙便知有人窃听,请出,此人正是樵夫钟子期。伯牙调好琴,沉思片刻,抚琴一首,志在高山。子期赞道:“美哉!巍巍乎志在高山。”伯牙又抚琴一首意在流水。子期又赞道:“美哉!荡荡乎意在流水。”伯牙大喜,得遇知音,拜交为挚友,约来年再会。第二年,本是伯牙会子期之时,不料子期却已不幸病故。伯牙悲痛万分,在子期墓前鼓琴“高山流水”。曲终后,伯牙失去知音更感孤寂,悲痛万分,顿感曲艺无意,便扯断琴弦,摔碎琴身,发誓今后永不鼓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