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海战记》系列科普②——房屋与饮食篇

在上一篇文章(《冰海战记》系列科普①——梳洗与服饰篇)中,我们跟随剧中人物的脚步辅以现代学界的资料一起了解了维京人的梳洗习惯与衣着服饰,同时惊叹于原作者幸村诚老师与动画制作组对维京时代的考究之深与还原之实。而在这篇文章中,我将继续探索维京人日常生活衣食住行中的另外两项——住与食,从中一窥在丹麦与冰岛这两个纬度不同的地区上的环境对于维京人日常生活的影响。


维京人的房屋与饮食
房屋建造
与现代社会高速的经济发展带来高度的分工合作不同,在1000多年前的维京时代,那时的人们多是自行解决制衣、畜牧、种粮、锻造的问题,而房屋则是维京人进行这一系列生产活动的中心,通过大量的考古遗迹的发掘显示,城镇与农村的房屋在外观和规模上不尽相同。但两者基本上是建立在由围栏围起来的地方上,其他的建筑围绕着长屋均匀分布。

长屋正如其名,特点在房屋的长度较长,中等大小的维京长屋大约有12~15米长,而在丹麦和挪威和挪威发现的长屋则达到了50米甚至更长。长屋的宽度受限于横梁的长度,一般不超过5米。长屋的基本框架是由四根直接埋进土里的角柱,以及角柱连接并支撑着的纵向与横向的木架所构成,屋顶铺设在框架上。而在寒冷地区为了保暖,大多数长屋未配备窗户,只有一扇房门,建造在房屋一头的山形墙上。

如下图所示,长屋内部大体可分为三个房间,中间以帘子或木门分隔,居中的房间有一个用石头堆砌起来的长方形开放式大火炉,房间两侧还有结实的宽平台,维京人在这里进行交谈、烹饪、睡觉等日常活动。左侧的房间中有一个半球形的灶台,还有部分储物空间。而右侧的房间可能是做为工作间而使用。而墙壁是在木框架的基础上合以篱笆和胶泥砌成,支撑长墙的倾斜外柱承担着屋顶的重量。

维京人在建造自己的房屋时,十分依赖当地环境中所能提供的自然资源,在维京人的故乡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大部分地区如丹麦、挪威,有着十分丰富的林木资源,当地的维京人主要使用树木来建造房屋,而在挪威的极北部地区以及大西洋沿岸殖民地如冰岛,这些地区木材稀少,维京人则使用石头与泥炭作为建筑材料。
在高纬度的冰岛上,全年寒冷木材稀缺,人们使用泥炭作为外墙的建筑材料并且不开窗,这样做的是为了减少屋内热量的流失,使室内温暖。而在低纬度的丹麦,气候温和,人们使用木材作为建筑材料并且会在外墙上开窗,保持空气流通,虽然不同的环境下建造长屋所使用的材料以及房屋的外观不一样,但不管在什么地域,长屋内部的设计格局还是基本相似的。

饮食习惯
“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少”,这句生活谚语告诉我们三餐要规律,饮食要健康,而在维京时代,人们一天只吃两顿饭,一顿是早餐,一顿是晚餐,用餐时间取决于日照时间,因此会随着季节而变化。早餐必不可少的主食是面包,同时还会把粥、燕麦饼、奶、冷肉以及水果等作为配餐。

天黑以后,人们回到家里,聚集在长屋中享用一天里最重要的晚餐。有钱的农场主的厨房可以供应香肠、鱼、蛋、奶、肉、洋葱、蘑菇、奶酪、水果,十分丰盛。对于羊肉、猪肉、牛肉、鹿肉和家禽肉,维京人一般采用煮或者叉在烤肉叉上用火炉烤的方式进行烹饪,食物的调味料包括野韭菜、大蒜、芥末和各种草药——或者用盐,维京人用在火上蒸馏海水的方法制备盐。

谈到饮食就离不开酒,对于维京人来说,喝酒是一种保暖御寒保持健康的方法,在《冰海战记》第二季第一集中,奴隶贩子们让埃纳尔等人喝酒保持面色的红润。

维京人用麦芽和啤酒花酿制啤酒,这是一种深受所有阶层欢迎的饮料。喝的时候装在木杯或者有装饰的角杯里。不过,富人还可以用漂亮的时髦玻璃容器和银杯品味蜂蜜酒和进口的葡萄酒,而像斯文恩这样的一国之王则是使用金酒杯来彰显王权。
结语
此篇文章是《冰海战记》系列科普文集的第二章,本章简述了《冰海战记》中所体现的维京人的房屋与饮食,而这只是《冰海战记》及其背后的维京世界的冰山一角,而冰山下隐藏的部分吸引着我投身其中,去一探究竟,此系列也会持续更新,敬请期待。

参考文献
[1](加)勒内·沙特朗,(英)马克·哈里森,(英)基思·达勒姆等,夏国祥.译.维京人传奇:战斧和长船征服世界的历史[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9
[2](丹)埃尔塞·罗斯达尔.汪枫.译.维京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2
[3](英)菲利普·帕克.高万博,李达.译.维京人的世界[M]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