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岁男孩爬山捡到怪石?竟是5亿年前古生物化石

5亿年,沧海桑田,地球一直存在着,孕育各种不同形态的生命,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化石就成为了历史生物在这个世界留下的印记。近日,在山东临沂的郎公寺附近的山上,一个5岁的小男孩发现了5亿年前的古生物化石,在灰色的石块上,扒掉石皮后露出了疑似化石的纹路,经临沂大学地质与古生物研究所的郭老师鉴定,这的确是古生物化石,发现的这个地方应该属于寒武纪或者是奥陶纪的地层,距今5亿多年前。超越时空的神奇化石,从此将会深深影响到这个5岁的孩子,关于化石,你又了解多少呢?

华北地区的“临沂动物群”
此次小男孩在这里发现的古生物化石,正是属于寒武纪或奥陶纪的地层,在临沂整个地区,包括周边的莱芜、济南、潍坊、日照等地,也曾有发现。早在2022年,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就系统性地研究了来自华北地区的一处距今约5.04亿年的寒武纪特异埋藏化石库,并命名为“临沂动物群”。在寒武纪时期,这里曾是一片四面环海的独立块体,具有不同于华南板块的独特历史,这里的寒武纪中期地层序列完整、化石丰富,前人已在此处的寒武纪地层中发现过软躯体化石的蛛丝马迹。

探寻化石奥秘,了解古生物的历史
在地球演化的漫长岁月里,曾生活着无数的生物,一部分在进化过程中延续了下来,还有一部分则被掩埋在地下,以化石的身份出现在了人们面前。化石是古生物遗体或痕迹在地质历史长期作用下所形成的石质遗存,化石记录了古生物的形态、生活习性、生存环境等信息,为我们揭示了史前生物的多样性和演化历程。而古生物化石作为史前生物的遗迹,它们的特征和形态被完好地保存下来,成为我们今天研究历史的珍贵资料。
根据保存方式和形态的不同,古生物化石还分为许多类型。例如,实体化石保存了古生物的完整或部分遗体;痕迹化石则记录了古生物的活动痕迹;模铸化石则是通过岩层中的空洞来推测古生物的形态,通过对不同类型的化石进行研究,有助于我们还原史前生物的真实面貌,揭示生命的起源、演化、分布和灭绝,以及地球的环境变化和生态系统的演替。同时,为了确保这些化石能够长期保存下来供后人研究,我们还需要加强对化石的保护,贯彻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执行。

360度全息展柜,重现立体化石影像
在探索历史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研究部分,但由于化石的珍贵性和特殊性,我们并不能随时见到实物。于是在不少展馆,全息展柜正好可以解决这个问题,通过制作精细的三维模型,可以还原出古生物的真实形态,配合360度的全息展柜进行展示,四面均能看到化石的图像,为研究者和游客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在未来,全息投影技术也将更加成熟,形式更加丰富,应用场景也会逐渐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