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两场学术讲座
自从院长升任学校副校长后,好像学术报告的频率变得很多了,开学两周,就听了两场。估计是行业内的学者来访学和祝贺,顺便被建议给同学老师们做报告。


第一场由天津南开大学孙教授讲述。之前本科时学术讲座请了新晋院士李劲松,他同时也是校书记黄路生院士以前的学生。提起这个例子,就想表示大科学家都挺谦虚,开场第一句话都说,把实验室的工作给大家汇报一下。
孙教授的报告主题是新型污染物,有点听不懂,方向跨了太远。印象深刻的是最后孙教授说最近接了一个微生物降解全多氟化合物的项目,但是没有研究头绪,想要和周校长交流下。周校长立刻就结合之前做过的含氯化合物阐述了他的想法,同时给出最近南土所xxx研究员的相关观点。
给我感觉周校长的水平层次都如此高了,仍然保持跟踪学术前沿,去看论文的习惯。用上最近学的英文:
lifetime learning and on-the-job training
第二场由北京大学周教授讲述,因为后面要上课,所以只听了约四十分钟。研究方向和我这边有点类似,氮元素的空间分异,后续可以找到论文来研读。
周教授讲到他和加拿大统计学家发邮件交流目前还没有见面和电话的例子,鼓励我们发邮件交流,因为邮件没办法拒收。还提到研究结果被国际组织引用的事情,自己发表了论文后就发邮件给他在组织里的朋友,把这幽默的比喻成递折子,鼓励我们去做。
所以,主动才有故事。
听了大牛的报告,自己也对科研充满了热情,但是评估周围的环境,还是搞比赛吧。

原发布时间:2023-02-20 1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