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基础学经济Ep150】《西方经济学》经济概念梳理P341: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完结)
第十一章 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
第四节 信息的不完全和不对称
a.信息、信息的不完全和不对称
信息:
定位:一种很有价值的资源;
作用;能够提高经济主体的效用和利润;
性质:
从质的方面看, 信息有点类似于我们讨论过的“公共物品”,不具有竞用性,在一定程度上也没有排他性;
从量的方面看,确定信息的价值大小也不像确定普通商品的价值那样简单;
作用:减少经济主体的决策风险和失误,从而提高他的预期收益;
影响:
完全竞争模型的一个重要假定是完全信息,即市场的供求双方对于所交换的商品具有充分的信息;
不同的经济主体缺乏信息的程度往往是不一样的。
b.信息与商品市场
“逆向选择”问题:
含义:当消费者掌握的市场信息不完全时,他们对商品的需求量就可能不随着价格的下降而增加,而是相反,随着价格的下降而减少;
弊端:对于市场机制来说,逆向选择的存在是一个麻烦,因为它意味着市场的低效率,意味着市场的失灵。
价格-质量曲线:
定义;描绘商品的价格与其平均质量之间的关系的图线;
特点:
向右上方倾斜:表示商品的平均质量将随着其价格的上升而上升;
向上凸出:尽管商品平均质量是随着价格的上升而上升的,而上升的“速度”却越来越慢;
与横轴的交点大于零:在价格下降到零之前,平均质量就已经下降到“零”;
价值:
定义:每单位价格上的质量;
几何表示:价格-质量曲线在相应价格水平上的点到原点的连线的斜率。
需求曲线:
异常:不再只是向右下方倾斜,而且包含一段向右上方倾斜的部分,需求曲线现在是向后弯的;
与供给曲线(供给曲线仍将向右上方倾斜)相交的情形:
情形一:与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部分相交时,结果就与以前一样;
情形二:与需求曲线向右上方倾斜的部分相交时,结果就与以前大不相同——均衡价格不是最优的价格,最优价格时生产者的供给将大于消费者的需求(需求价格超过了供给价格,社会的边际收益大于社会的边际成本)。
c.信息与保险市场
保险市场:
特点:保险公司的平均损失将随着保险价格的提高而提高;
保险价格与平均损失之间的关系:
如果保险价格过低,经营保险肯定亏损,保险公司也不再愿意提供保险;
如果保险价格过高,经营保险也会发生亏损,保险公司也不会愿意提供保险;
结论:存在一个对保险公司来说“最优”的保险价格。
投保人的“败德”行为:一旦购买了保险,这些投保人往往就变得“粗心大意”起来,不再像以前那样谨慎,因为此时出现风险的损失不再只由投保人自己来承担,而是要由保险公司承担一部分甚至全部——保险公司所面临的“道德风险”。
d.信息与劳动市场
工资策略:
工资水平与应聘者的平均效率之间存在着一个同方向变化的关系:平均效率随着工资水平的下降而下降,反之亦然;
上述关系特点:
当工资水平下降到一个很低的水平(但仍然大于零)时,平均效率可能已经下降到“零”——因为此时应聘者的数量将减少到零;
随着工资水平的不断提高,尽管应聘者的平均效率也在不断提高,但提高的“速度”却是越来越慢的,也就是说,工资增加对平均效率的影响是“递减”的;
工资效率:工资和效率的两个指标可以综合在一起构成一个新的指标,即每单位工资水平上的效率。
e.信息不完全和激励机制:委托-代理问题
委托-代理关系:委托人委托代理人处理与自己有关的一些事务,并支付相应的报酬。
委托-代理问题:
原因:由于代理人的利益往往与委托人的利益并不一致(有时甚至可能完全不同);
内容:如何确保代理人按照自己的要求行事?
对策:“木马计”,例子——
股东-经理:股票期权计划——公司给予他的经营者在一定的时间期限内按照某个既定的价格购买一定数量的本公司股票的权利;
两个激励作用:
报酬激励:在经营者购买股票之前发挥作用的——
在股票期权计划下,如果公司经营得好,公司股票的价格就能够不断地上涨,经营者就可以通过行使股票期权计划所赋予的权利而获得可观的收益;
如果公司经营得不好,股票价格就不能够上涨,有时甚至会下跌,在这种情况下,经营者就可以放弃股票期权计划所赋予的特权而避免遭受损失;
所有权激励:在经营者购买股票之后发挥作用的——一旦经营者购买了公司的股票,他们也就处于和普通股东同样的地位了:他们现在也成了企业的所有者,保证了经营者的行为与所有者的利益相一致;
雇主-官员:工资报酬计划,三种不同的激励机制——
固定工资:固定工资导致了低效率;
奖勤罚懒:雇主的预期利润比固定工资时大大增加;
利润分享:与“奖勤罚懒”相同的激励作用。
f.信誉和信息调控
信誉:
定义:消费者对企业行为的一种主观评价;
信誉机制的建立:
买卖关系相对固定时:容易建立——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只要欺骗某个消费者一次,就可能永远失去这一消费者,甚至有可能失去更多的消费者;
一次性、流动性的买卖:建立信誉比较困难——但是通过“标准化”,市场在一些“一锤子”买卖的场合也可以建立起信誉机制;
作用:
在解决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问题上所起的最重要作用就是“区分市场”;
使得”高质高价“成为可能。
信息调控:
必要性:市场机制并不能够解决所有的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就有必要在信息方面进行调控;
目的:提高市场的“透明度”;
手段(就保护消费者方说):
发行新股票或新债券的公司必须公布公司的有关情况;
产品广告上不得有不合乎实际的夸大之辞;
某些产品必须有详细的使用说明书;
香烟包装上必须标明‘吸烟有害健康’的字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