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看多了就会有挫败感

2023-03-04 16:29 作者:小萝卜还是小菠萝  | 我要投稿

2024元旦倒计时303天 周五总是习惯报复性熬夜 从小红书刷到微博,央视国辩2020很有代表性的一届辩论赛,当然这不是第一次刷到,就在当年因为消音的操作,让所有人都聚焦于那位来自武汉大学的辩手黄思涵所持有的论点,因为那是真正代表当代女性发声的瞬间 詹青云,是至今为止最能影响我的一位辩手,有时候辩手的状态要比言语更能影响我,就像那场“博物馆着火救猫还是救画”让我陷入沉思,当然辩论就是一件让双方辩手思维反复碰撞,听众观点反复横跳和得到共鸣论证的过程。从一开始我就坚持“生命至上”,如果说艺术和生命哪个重要,那么我认为对我来说生命重要,对民族文化来说艺术重要,而传承是我们每个人的使命和责任,所以我会为詹青云的论述所打动,也会被李诞的反驳拽回现实。 当黄思涵说到两性辩题时,她能够将当代女性的痛点清晰精准地表述出来,就像那句需要克制哽咽才能说出的话“你觉得我们是平等的,其实不是的,我花光了所有运气,今天才能有幸站在这里” 其实这个时代,最可怕的就是习以为常,明明是一个错误的事情,错误的发展方向,但大家都不敢提出质疑声,就仿佛我一旦和大家不一样,就一定会遭受不公不等,久而久之这件错误的事情被越来越多的人退让着默认,习以为常,错误都变成了“游戏规则” 席瑞一语道破内卷问题,所以近些年大家都排斥这个现象,那么真正的问题不是出在这个现象上,更不是在这些内卷人身上,仔细思考为什么会有内卷出现,真正的问题就在于社会竞争,在于分配体制,在于供需不调。 所以席瑞说的很对,真正的问题根源不解决,直接告诉人们别卷了有用吗?能不卷吗?如果一切都那么合理,人们的基础生活质量都能保障,谁又能不想一生洒脱? 很佩服那些在自己热爱的道路上能够发光发亮的同学,一直以来我没有坚持在一个热爱的领域做到精,以至于庸庸碌碌二十几年 看过了3岁小朋友跳舞记录,看过了大学生拿到大厂10万奖学金,看过了哈佛高材生的演讲,明明除了小朋友就是同龄人,人和人之间却有着那么大差距 逐渐开始不想生孩子,是因为不想让我的孩子跟我一样,平凡普通却要承担这个社会带来的巨大压力,在我没有能力给ta一个优越的起跑线,一个优秀的平台资源,我不敢贸然将ta带到这个世界,我不希望我的孩子像我一样,在最美好的年华里只有日复一日的焦虑 越来越不想结婚,是因为自己一个人很好,不想和一个陌生人因为婚姻关系捆绑,我不相信有完全契合的两个人,也不相信两个人真的可以相守一生 永远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我把青春大量时间都花在了怎么才能让我有更多的表面价值上,是急于求成的几年,付出那么多无用的努力勉强获得的入场券 然而只有自己知道,差距有多大 最近真的觉得自己方向错误,一直也在投资提升自己,但这种投资表面到让我很心虚,尤其看过了那么多优秀辩手的思维方式和知识储备,明明我也是一个和他们拥有着同等学历、同等年纪,甚至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了同等水平的平台,为什么我们之间有如隔着银河般的差距 自卑感和挫败感油然而生 经常会告诉自己要去改变,但就像我在高速上飞速行驶,千方畅通无阻,逐渐向前可以慢慢形成自己的舒适圈,突然沿途风景和路牌提醒我已错过打副本的机会,可选择继续向前或在下个岔路口驶离高速,这个时候我一边告诉自己下个岔路一定要下去,一边因为害怕离开舒适圈、害怕被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抛弃、害怕被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淘汰等种种错过下一个岔路口 就这样,我越开越远,错过的副本越来越多,虽然高速上依旧行驶畅通,经验值依旧只增不减,但就像一棵参天大树只长主枝干,主干再粗虽能抵御风吹雨打,但没有枝繁叶茂供给营养,为了维持地上的光鲜亮丽,只能在地下努力把根扎深,以大地来掩盖自己的狼狈,最终不会被困难打败,但会被疲惫打败 累这个字,已经存在字典里太久 如果有一天能够让这个字消失,那大概就是我消失的时刻,一个人真正要走的时候,往往总是最安静的时候 但我不会离开,不会逃避,对生命的敬佩和对生活的渴望使我有着强大的心理支撑,或者说是信念

看多了就会有挫败感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