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知将来的威胁巨大,丰臣秀吉为什么没有消灭德川家康?
对日本历史有了解的朋友们都知道,德川家康在丰臣秀吉死后取代丰臣家统治了全日本,建立了江户幕府。为了保证江户幕府能千秋万代,德川家康之后灭亡了丰臣家并让丰臣秀吉彻底绝后。

实际上德川家康在丰臣秀吉活着时就已经是全日本实力仅次于丰臣家的大大名,丰臣秀吉也知道德川家康是他统治的最大威胁。既然如此,实力占优的丰臣秀吉为什么没有消灭德川家康呢?

桶狭间之战后,德川家康成为与织田信长地位相等的盟友,而丰臣秀吉此时只是织田信长的仆役。不过随着织田信长实力的快速发展,德川家康逐渐从地位相等的盟友变成织田家的附属军团。

本能寺之变后,独立的德川家康迅速控制了织田家的武田旧领,将自己的实力扩充了将近一倍。而丰臣秀吉则在此期间基本继承了织田信长的基业,两人争夺全日本统治权的战争随即爆发。

天正十二年(1584年),德川家康在小牧·长久手之战中打败丰臣军。但丰臣秀吉的实力并没有受到很大损害,随后又用外交手段让德川家康失去了参战的大义名分,双方之后陷入战略僵持。

丰臣秀吉想要统一日本就必须解决德川家康,而解决德川家康有两种方法:一是发动全部兵马与德川家康开战,将其彻底击败;二是利用实力优势和策略迫使德川家康低头,将其变为附庸。

因为德川家康的实力很强,所以丰臣秀吉与德川家康的全面战争大概率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消耗战,丰臣秀吉就算能够获胜也会元气大伤。更重要的是,丰臣秀吉此时没有条件进行一场消耗战。

当时丰臣秀吉刚刚继承织田信长的基业,内部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外部则存在纪伊杂贺众、长宗我部家等等威胁。与德川家康的战争可能会激化内外的一系列矛盾,导致丰臣政权陷入危局。

因此丰臣秀吉决定先利用实力优势和策略迫使德川家康低头,等自己的政权稳固后再找茬解决。但丰臣秀吉没想到的是,德川家康加入丰臣政权后竟然没有让丰臣秀吉找到任何处理的把柄。

先是没有武力解决的条件,后是没有找到解决的机会,丰臣秀吉只能看着德川家康在丰臣政权中坐稳了第二号大人物的位置,直到丰臣秀吉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