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尔斯海默:中国是俄乌战争的“大赢家”,这是真的吗?
关心国际战略的学者,对美国当代国际关系战略大师米尔斯海默并不陌生,他在早年成功预言中国的崛起,又因为推出“进攻性现实主义”理论而广受关注,现在他又预测中美之间的冲突不可避免。米尔斯海默被《大西洋月刊》形容为冷战结束以来美国外交政策最著名的批评者之一,而且对乌克兰危机的看法与大多数美国政客和学者的乐观预期大为不同。最近,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是乌克兰与俄罗斯战争的“大赢家”。
米尔斯海默认为,乌克兰和俄罗斯之间不会达成有意义的和平协议。这里有两个原因:一是领土问题,二是乌克兰中立问题。俄罗斯人现在已经占领了乌克兰的很大一部分领土,他们已正式将这片领土并入俄罗斯,并且明确表示无意将其归还给乌克兰。乌克兰人认为这是不可接受的。他们想要夺回自己的领土,并且愿意为夺回自己的领地而战斗和牺牲。
另一个棘手的问题是乌克兰中立性。俄罗斯坚定地致力于确保乌克兰不是北约成员国,而是一个中立国家,这对俄罗斯人来说非常重要。而乌克兰人想要某种安全保障,地球上唯一能够提供这些的组织是北约。在这个问题上,无法让乌克兰人和俄罗斯人都满意。
所以,乌克兰危机的唯一解决方案就是一场冰冻的冲突。他认为,这就等于是俄罗斯的“丑陋”胜利。这是什么意思呢?米尔斯海默称,俄罗斯不可能取得决定性胜利。他们不会征服整个乌克兰。但乌克兰将失去一些大片领土。
俄罗斯最终将征服乌克兰约 43% 的领土。剩下的乌克兰将是一个功能失调的残余国家,没有能力对俄罗斯发动大规模战争;它不符合加入欧盟或北约的标准。在达到这一标准之前,俄罗斯军队会一直鏖战,普京会一直与西方保持糟糕的关系。
他预测,俄乌冲突作为一场热战再持续两年,然后就会陷入冷和平。但又强调,冷和平有可能再次变成热战,因为乌克兰人和西方不会满足于俄罗斯人取得的丑陋胜利。
不过,这样的局面在米尔斯海默看来正是中国的胜利。
米尔斯海默说:我认为中国是这场冲突的最大赢家。将全部力量转向东亚以遏制中国符合美国的战略利益。美国不应该陷入东欧战争,特别是乌克兰战争。乌克兰战争的结果是,美国几乎不可能完全将战略重心转向亚洲。
美国人愚蠢地将俄罗斯人推入中国人的怀抱,这对中国来说是天赐甘露。他还说,从中国的角度来看,最好的结果是战争继续下去,俄罗斯不输,而美国人在欧洲仍然深陷困境并感到沮丧,这样他们就无法集中精力对付中国,或者从中国手中赢得俄罗斯人。
现在的问题是:米尔斯海默所说的有道理吗?
当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很明显带有冷战思维,并不客观。实际上,中国力促乌克兰危机的政治解决,就是笃定这个世界的发展趋势不是你死我活的新冷战,也不是零和博弈。乌克兰危机的长期化的确吸引了美国的战略安全关切,但是对中国来说坏处也非常多。
首先,战争长期化并不影响美国对华战略竞争,因为美国对付中国的主要手段不是军事威慑,而是以芯片战争为代表的高技术封锁和经济发展之争。你也可以这么理解,美国对付中国与俄罗斯和方式完全不在一个频道里,援助乌克兰那些点钱对美国25万亿美元身家来说非常小,不会真正打乱美国遏制中国的计划。
其次,乌克兰危机长期化,破坏中国作为世界最大贸易国的利益。中国要想更好的发展,需要一个和平稳定的大环境,而欧洲发生的战争破坏作用很大,包括中国企业在乌克兰利益,中国与欧洲的合作被干扰等等。
最后,乌克兰危机未能速战束决,实际上强化了北约地位,等于帮助美国的霸权,让欧洲更加无法战略自主,这对中国是非常不利的。
总体而言,我们认同米尔斯海默对乌克兰前景的预测,也就是战线趋于冷冻的结果,但是不认同俄罗斯会进一步占领乌克兰领土达到40%的,而中国也不会是战争长期化的最大受益者。至于说西方还有可机会与俄罗斯和解,这个恐怕从俄乌冲突爆发以后就不现实。乌克兰危机对中国来说,坏处远大于好处,我们当然希望和平尽快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