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难一月——西线装甲兵实力


本文要感谢B站“灰狗师”与“盖昭襄王”的修正与补充:


【库尔斯克/诺曼底战役彻底打断德军装甲部队脊梁?(其实没法仅靠一次战役打碎)-哔哩哔哩】 https://b23.tv/SMRrmZx
【诺曼底的西线德军真的是群老弱病残吗(1)东西线德军装甲师坦克机动力对比及补充数据-哔哩哔哩】 https://b23.tv/wJMVjHM

西线装甲集群

国防军第21装甲师:1943年6月27日在法国西北部的雷恩(Rennes)地区组建,组建核心是西方加强快速旅(旅长后来出任该师师长)和第100装甲团。尽管该师采用了与在北非军团中那支被摧毁的传奇21装相同的名称,但两者并没有任何共同之处——新21装是一个新编制,包括师部和补充训练单位都是全新。

新21装除去第5装甲团和第39装甲歼击营,其他隶属部队都将被改编。到1944年1月1日时,该师除去100/200装甲歼击营和200突击炮营,其余师属单位在其官方报告中需添加“neu”(新)的后缀。200装甲歼击营由来自113步兵师第113装甲歼击营1连和305步兵师第305装甲歼击营1连抽调组建而来。第100装甲团(独立陆军直属)编入师部。
西方加强快速旅装备了大量的非标准装甲车辆——主要是来自德缴法国坦克以及这些坦克底盘改进而来的自行火炮和自行反坦克炮,第100装甲团也有德缴法国坦克,鉴于补充优先度的原因,该师只得吸收并采用合并装甲兵的组织。在组建过程中,有未及时赶往北非作战的老21装官兵和幸存的部分骨干加入。
6月6日,D日,该师拆分成两个战斗群参加了首日的战斗:“冯.卢克”战斗群在朗维尔(Ranville)附近的奥恩(Orne)河东岸作战;“冯.奥佩伦”战斗群在卡昂北部和西北部作战。该师对卡昂附近的英军和加军阵地进行了攻击,直到6月9日。英加两军成功挡住了该师的攻势。


23辆S-35可动,9辆S-35短期在修,此外该师有98+6(短修)总计104辆长四,“StuG”(43+4)一栏是7,5cm Pak 40 auf Fahrgestell Panzerkampfwgen 38 H(f)和10,5cm leFH.16 auf Geschützwagen 38 H(f)。












在卷入诺曼底战役的德国装甲师中,国防军第21装甲师是最不寻常的那个,它没有像其他装甲师那样拥有豹营——党卫军第10“弗伦茨堡”装甲师除外,另一方面,它同时拥有一个突击炮营和一个反坦克炮营(该营拥有Pak 43)。该师两个装甲掷弹兵团(125,192)都有一个SPW营,这是相当不寻常的。另一个不寻常的点是,该师下属的第220工兵营的两个连均装备SPW。
第22装甲团师部:4辆三号(1辆指挥型),5辆长四
1营营部:2辆三号(1辆指挥型),5辆长四
1连、2连、3连、4连编制均17辆长四
2营营部:3辆Souma 35指挥型,5辆长四
5连:5辆长四,9辆Souma 35
6连:5辆长四,13辆Souma 35,2辆哈奇开斯
7连:5辆长四,13辆Souma 35
8连:6辆短四
该师拥有98辆长四以及6辆过时的短四,在1944年5月24日,有14辆长四被调给该师,但在6月1日前没有抵达,因为该师6月1日的月报是保有98辆长四。在诺曼底战役中,该师也收到了补充坦克。7月8日,该师收到17辆长四,三周后,收到3辆四号指挥型;最后,8月10日,该师又收到了10辆长四,不过这10辆长四是否参加战斗值得怀疑。
该师炮兵团(第155炮兵团)共计拥有24辆10,5 cm le.FH 18 auf Lorraine,12辆15 cm s.FH 13 auf Lorraine,8门M-30,4门10cm K 18,2门8,14cm 烟雾发射器(德佬的火箭炮)
第200突击炮营:16辆7,5cm Pak 40 auf Fahrgestell Panzerkampfwgen 38 H(f),24辆10,5cm leFH.16 auf Geschützwagen 38 H(f)
第200装甲歼击营:24门Pak 43(摩托化牵引)


党卫军第12“希特勒青年团”装甲师:该师是德国“全面战争”进程的一部分,这个师的存在,将成为德国青少年牺牲精神和胜利意志的重要象征。

SS12的师部最初设立在柏林-里希特菲尔德(Berlin-Llchterfelder)警卫旗队兵营,因为自战争爆发以来,党卫军第1装甲掷弹兵训练与补充营就一直驻扎于此。
尽管该师组建初使用的是“装甲掷弹兵师”这一名称,但一直都是以装甲师的样板训练。SS12在很多方面都可以说是独一无二,首先,该师的征兵标准是1926年生人,也就是说,在1943年,该师士兵是由17岁的少年组成。其次由于该师组建初缺少士官与军官,尤其是连长和拥有专业技能的军官。1943年4月,SS1向SS12抽调了大批的军官骨干,这其中包括原党卫军第1装甲掷弹兵团团长弗里茨.维特,后来担任SS12师长;原党卫军第1装甲掷弹兵团3营营长胡伯特.迈尔,后来担任SS12作战参谋(Ia);马克斯.温舍少校,任第12装甲团团长;库尔特.迈尔中校,任第25装甲掷弹兵团团长;威廉.蒙克中校,任第26装甲掷弹兵团团长。该师作为二战中党卫军组建的最后一支正规装甲师,无论是装备还是在盟军登陆后的表现,都无愧于“精锐”的名号。





D日当天,该师被紧急调动。6月7日,该师投入到作战中,在卡昂西北部和英加两军血战。激烈的战斗直到6月18日,盟军仍未能向南推进。


大部分人可能会被“20516”这一数字误导,毕竟这个数字超过了海峡两岸的大多数师。首先,该师直到D日当天仍面临着军士短缺的问题,但是过剩的士兵弥补了这一缺陷;其次,该师的装甲团和烟雾发射营(党卫军第12炮兵团4营)直到D日当天也没有做好战争准备。该师装甲歼击营的第一批四号坦克歼击车(10辆)于1944年4月26日通过铁路离开德国(5月24日抵达),这足够装备1个连(尽管分成1/2连各5辆)。直到6月22日,第二批11辆四歼才上路。烟雾发射营缺乏必要的运输工具,因此无法跟随该师前往阻击盟军,6月12日,该营1个连抵达前线,直到7月初,整营才全部抵达。
SS12装甲团拥有标准的编制结构,即1营装备黑豹坦克,每连17辆;2营装备长四,每连22辆,加上营部和团部的豹/长四,总共拥有79辆黑豹和101辆长四。根据6月1日的月报,该师可动91辆长四,7辆短修。SS12的黑豹情况则糟糕得多,直到4月底,该师也只有23辆黑豹可动(保有26辆,其中混杂了不少的豹D和早期豹A),整个5月,军械库送来了:16日,8辆黑豹;17日,8辆黑豹;22日,16辆黑豹;24日,8辆黑豹;总计40辆黑豹。这使得该师保有黑豹66辆,6月1日的月报,该师报告可动黑豹48辆,2辆短修。根据《Im Westen》这份文件,6月10日,该师拥有79辆黑豹坦克(6月7日发了一批,6月26日抵达)。运输6月7日这批黑豹的火车什么时候发的车尚不清楚,但根据USAAF和RAF轰炸法国铁路的力度来看,很显然是耗费了相当长的时间。整个诺曼底战役期间,SS12并没有收到来自官方的补货,但是,7月初,SS12又领到了13辆黑豹,这自然不是军械库的功劳(军械库不会来个66+13+13,毕竟SS12不是Lehr),而是6月下旬,3连的车组驾驶员和车长奉命用自家的“长修豹”跟第33装甲团3连换的。7月8日,SS12收到17辆长四(林茨的6连);8月10日有12辆长四运往SS12,但直到9月5日才抵达。
SS12的6个装甲掷弹兵营中,有1个实现了SPW化(3营)。该师其他单位也部分实现了SPW化,例如师属工兵连和防空营

国防军装甲教导师: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最强装甲师,无论是兵员素质还是技术装备,当之无愧第一。

装甲教导师,是希特勒1943年11月3日颁布第51号元首令的直接结果,鉴于盟军登陆西线这一”后花园“的危险前景,该命令要求德国军队加强欧洲西部的防御,由于不可能让一支装甲师长期驻守在西线,该师也就成了集合全德国装甲兵精英的样板师。
1943年12月,OKW加速了该师的组建速度,该师将于1944年1月从巴尔干调往法国。12月27日,根据51号元首令指示,抽调装甲兵军校的教官和骨干前往凡尔登、图尔、南锡和卢内维尔附近集结,在那里将成立国防军装甲教导师。首任师长是弗里茨.拜尔莱茵中将。可以说,装甲教导师凝聚了当时全德军装甲兵最为精华的力量。
D日当天,该师接到命令调往前线,由于盟军空袭,延误。


按照标准编制,国防军装甲教导师还有一个第316无线电诱导(爆破)连(连内有5辆钢轮虎,后来换装克虏伯早期型炮塔的虎王),算上该连,装甲教导师6月1日的月报显示装甲车辆保有数量为:99辆长四(2辆短修)、89辆黑豹(3辆短修)、31辆四歼、10辆三突、8辆老虎(其中5辆虎王)。这意味着总数达到了237辆。该师两个装甲教导掷弹兵团(901、902)的情况则有些特殊:合计只有4个营,一般装甲师有6个,但是,该师全部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机械化,一般装甲师装甲掷弹兵团能有2个SPW营已经是破天荒。装甲教导师合计拥有658辆SPW,这是一般装甲师SPW满编率的400%左右。

装甲教导师下辖第130装甲教导团,团长鲁道夫.格哈特上校,团部拥有3辆指挥豹、5辆长四
130装甲教导团1营的前身是第6装甲团1营(第3装甲师)——倒不如说是直接拿过来的。1营营长约阿希姆.马尔科沃斯基(Joachim Markowski)少校。营部共8辆黑豹(3辆指挥豹),还有4辆旋风自行高射炮,每连17辆黑豹,共计86辆。2营营长是Wilhelm von Schönburg-Waldenburg,即“舍恩堡-瓦尔登堡亲王”,他是Ulrich von Schönburg-Waldenburg和Pauline zu Löwenstein-Wertheim-Freudenberg的儿子。2营有96辆坦克,分4连,每连22辆。由于营长是亲王,2营使用了亲王家族的古老纹章作为团徽。亲王后来在6月11日亲自乘坐一辆长四在前线战斗时阵亡,为纪念他,第130装甲教导团也开始使用他家族的古老纹章。
由于装甲教导师一直作为德军装甲兵的样板师,1944年2月9日,OKW还想给该师的装甲歼击营3连配备猎虎,也把3连官兵送去培训过,不过最后这张空头支票未能兑现。
在诺曼底战役爆发前,国防军装甲教导师因其特殊性,不归OKW管辖,而是直属希特勒本人。







8月,该师有1468人伤亡,加上6月与7月的数字,1944年的夏季三月该师共有7411人伤亡。


以上是西线装甲集群

国防军第2装甲师:该师作为最初组建的三个装甲师之一,是无可争议的老资历装甲师,首任师长是某个沽名钓誉的王八蛋。该师1935年在第13巴伐利亚军区成立,参与德奥合并的行动后,驻扎在第17维也纳军区。第2装甲师参与了德国早期的所有主要战役:1939波兰、1940法国、1941巴尔干。1941年9月被调往东线,1941年10月开始在俄国作战。1943年3月5日,该师从前线撤到维捷布斯克进行休整,在那里驻扎到4月17日。7月5日,参加了库尔斯克会战。8月,该师阻击苏军进攻直到当月14日,长期作战使该师需要休整。该师于1944年初抵达西线,因此到D日那天,该师有充足的时间来训练和保持齐装满员的状态,到4月1日,该师人员比起额定超了573人。


D日当天,该师驻扎在亚眠地区,接到伦德施泰特命令后,开始向诺曼底前线进发。


该师师属第3装甲团实力雄厚,根据6月1日月报,第3装甲团有96辆长四(2辆短修),6月5日报告保有79辆黑豹(6辆短修)。在诺曼底战役中,该师没有得到任何坦克损失的补充。师属第74炮兵团属于齐装满员的水平,炮兵团拥有12辆胡蜂,6辆野蜂,此外还有26门牵引式火炮。该师有24门Pak 40和21辆四歼(5辆短修),除此之外,还有8门8,8cm Flak 36,可以增强反坦克能力。

国防军第9装甲师:该师前身是第4轻装师,同2装一样,该师也参加了波兰、法国、巴尔干的战事。该师参与了1942年沃罗涅日坦克战,北上参加第二次勒热夫防御战。该师也参加了库尔斯克会战,此后一直担任救火队员的职责。参加了文尼察反击战,一直作战到1944年3月,由于在一系列作战中其技术装备受较大损失,该师撤到法国进行休整,第155预备装甲师是该师补充的核心。该师下属有支以第11装甲掷弹兵团为核心组成的战斗群直到6月中旬才回到在法国的师部(此前在东线作战)。



属于该师的豹营(第33装甲团2营)在梅利勒坎普(Mailly-le-Camp)进行训练,5月20日,该师有24辆黑豹(2辆短修)。国防军第9装甲师收到军械派送的黑豹和长四时间很晚,6月1日,该师只有75辆长四(17辆短修),尽管如此,该师在6月10日还是达到了保有长四79辆、黑豹40辆,外加5辆三突的实力。

国防军第116装甲师:该师是由第16装甲师——一支久战疲惫之师——与第179预备装甲师合并而成,由于16装1944年4月才抵达法国,这让OKW无法在盟军登陆前使116装成为一支完全具备战斗力的装甲师。(116装,也称“灵缇师”,在整场战争中仅有一种师徽,由该师参谋部一位名叫库尔特:温特(KurtWendt)的绘图员所设计,师徽图案源自该师所养的一条叫“萨沙”的灵缇犬)


该师装甲团原先豹营来自”大德意志“师,即I/Pz.Rgt GD,该营驻扎在亚眠以北。事实是,GD豹营并没有卷入诺曼底战役,该营在诺曼底战役初期有意向加入在卡昂血战的SS12,由于行程遥远加上盟军空袭给予铁路系统的打击,该营最终于7月10日被派送给立陶宛的第6装甲师。1944年11月7日,该师回到了母师。在GD豹营走后,取而代之的是来自国防军第24装甲师的24装甲团1营(24装自此之后一直到德国战败也没有豹营,16装甲团豹营此时仍在国内,1944年9月27日才加入)。116装收到黑豹的时间很晚,6月5日-6月7日,该师陆续收到70辆黑豹,因此豹营的训练计划被推迟,据称,该营直到6月底还在进行排级演习。整场诺曼底战役期间,该师的可用黑豹来自24装甲团1营(包含1月发送该营的4辆黑豹、16装甲团的2辆指挥豹、以及6月初发送的70辆)。根据6月10日的报告,该师拥有13辆三号、86辆长四、79辆黑豹、6辆三突。师属228装甲歼击营在7月收到了21辆四歼。在整个1944年的夏季,该师没有收到坦克损失的补充。

党卫军第1“阿道夫.希特勒警卫旗队”装甲师:该师成名已久,在国内也有百度百科专门介绍,在这里不多赘述。

LSSAH自1943年入秋以来一直在东线作战,当该师于1944年4月调到比利时后已是师老兵疲之态,在6月初,LSSAH绝没有完全做好应对盟军的准备,尽管6月1日的月报显示该师拥有21386人,但其中绝大多数都是新近抵达的士兵,他们都必须得到充分的训练。此外,6月1日这天还有1081人——主要是军士和专业技能人士——在德国本土培训。
另一个问题是运输,该师3887台各式车辆仅有1070台处于可动状态。
LSSAH不得不在6月初等待进一步的坦克交付,尽管根据6月1日的月报显示,该师拥有坦克:50辆长四(8辆短修)、38辆黑豹、44辆三突.6月的坦克交付数量:
6月8日:长四33辆
6月14日:黑豹6辆
6月17日:长四20辆,黑豹8辆
6月18日:黑豹8辆
6月19日:黑豹6辆
6月29日:黑豹6辆
这些日期是火车发车时间,并非抵达的日期,在整个7月至8月间,没有任何坦克抵达该师。
LSSAH由于仍在整备,因此并不是D日第一批参加反击的德国装甲师,LSSAH抵达前线起码不会早于6月中旬。

LSSAH在整场诺曼底战役期间共计投入了103辆长四、72辆黑豹、45辆三突。尽管该师尚未做好准备,但OKW仍计划于6月8日将该师派往诺曼底前线。

党卫军第2“帝国”装甲师:该师成名已久,在国内百度百科上也有简要介绍,在这里不多赘述。
1943年12月底,该师官兵启程前往法国,2个月后,该师抵达法国南部的波尔多地区,但仍有约一个营的兵力留在东线(这些部队4月下旬回到母师)。


根据6月1日月报,该师拥有可动SPW235辆,有22门牵引式火炮,6辆胡蜂和5辆野蜂。SS2此时拥有55辆长四(11辆短修)、37辆黑豹(12辆短修)、42辆三突(9辆短修)。由于缺少弹药和备件,该师训练计划受到了严重阻碍,尤其是备件,对卡车来说是一个不小的问题。该师只有617辆卡车处于可动状态。
整个5月至6月间,SS2收到的交付坦克:
5月24日:黑豹8辆
5月25日:黑豹8辆
5月27日:黑豹8辆
6月4日:黑豹17辆
6月17日:长四24辆
这些日期指的是火车出发的时间,并非交付坦克抵达师部的日期。通常情况下,这几批坦克从出发到抵达需要一周的时间,但在整个7月至8月间,只有5辆指挥型四号抵达SS2(7月6日),总的来说,该师在诺曼底战役期间投入了83辆长四、80辆黑豹、45辆三突。
